芥末堆芥末堆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十三):认知风格的有关讨论

作者:虾子摸象 欧阳骁 发布时间: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十三):认知风格的有关讨论

作者:虾子摸象 欧阳骁 发布时间:

摘要:到了第十三篇,第一个专题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 也立即结束了。最后一个问题是认知风格的问题。如果在学习领域的话,大家习惯的说法是叫“学习风格”。但是早几年虾子就学习过了所有与“学习风格”有关的问题了。如今回忆起来,竟然一点印象也没有,而且一点笔记文档都没有。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传统的“学习风格”基本没什么营养。觉得虾子说错的,可以来讨论。

到了第十三篇,第一个专题《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也即将结束了。最后一个问题是认知风格的问题。如果在学习领域的话,大家习惯的说法是叫“学习风格”。但是早几年虾子就学习过了所有与“学习风格”有关的问题了。如今回忆起来,竟然一点印象也没有,而且一点笔记文档都没有。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传统的“学习风格”基本没什么营养。觉得虾子说错的,可以来讨论。

为什么我们需要讨论“认知风格”的问题呢?这正是为了“个性化方面”的考虑。我们希望解决“偏好”问题。既然在学习特点方面,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风格”。于是虾子当时转而寻找相关的理论。最后,终于在《组织行为学》里找到了相关的解决方案(部分的),正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认知风格”——准确说是一个叫“MBTI”的工具。

说起来,MBTI的存在已经存在了许多年的历史了。它最早的鼻祖是一位叫“荣格(1875 -1961)”的心理学大师。“荣格”跟“弗洛伊德”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年纪好像是小个十几、二十岁的,它们是忘年交,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它们之所以是这样的关系,其实是因为早年之时有相同的“学术”认知。它们是同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但是后来他们各自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走上了两个分支。现在流行的读本《乌合之众》其实也是“荣格”基本观点的现代演绎版本。

如果是这么算的话,那么MBTI还真算是够传统的。确实如此,但是真正完整的MBTI版本是一对母女根据荣格的观点发展出来的。荣格并没有完整提出MBTI的全部,他提出了3/4。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对母女在荣格的心理学类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个性测验模型。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和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把这套理论模型以她们的名字命名,叫作Myers-Briggs类型指标MBTI。

这些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以便大家知道其渊源而已。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它们对在线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网游行业”已经火了十几年了,最近热潮才有点降下来。我们在第11篇文章《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11):“元认知”与“自我系统”需要考虑在内吗?》中曾提到罗辑思维罗胖说过的一段话:

“罗胖曰:按马斯洛心理学的原理,安全可是人的第一需求,可是一个人分享的欲望居然可以强烈到战胜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本能!未来商业动能很大一部分,就藏在这个关于分享欲望的故事里!”

虾子还截图说:

可以简单“自我”说是:“一个人深层次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自我实现相关的深层次动机”。并提到我们将在本篇和第25篇中进一步讨论这个话题。

“自我”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个性化的”全部,它们是冰山下面的全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意识”。个性化的话题除了考虑“知识点”本身的问题外,就应该从这里下手。刚才我们说的了“网游”的问题。网游时代,无数人沉迷其中,所谓“沉迷”的另外一种说明就叫“迷失自我”。这个我们一会儿会详细说。但是究其“沉迷”的原因,其实是在“自我的宣泄”,它让人们在其中“自我实现”。尽管是虚假的,但是依然可以“称王称帝”,或者成就“英雄之旅”。网游行业许多有见地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英雄之旅”甚至是策划基础课程的第一节,几乎早期从业者都知道这个。

现在网游的热度下降了,大家开始寻求其他的发展。教育也是其中之一。虾子认为以后教育可能会和游戏化产生诸多交集,甚至直接打通教育和游戏之间的鸿沟,实现寓教于乐。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内容素材资源的出版社,更是往这一方向前进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得在教育和游戏两个领域都同时做到“极致”,具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打通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课题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教育梦想。显然,我们从未做到过。是否能做到?虾子觉得有可能,不过关键看我们如何定义“做到”了。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快乐,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不同的。就像幸福感,人人不同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自我”的原因了。这是我们首先的课题。

在游戏圈里,有人研究这张图,以解释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快乐”偏好。

这事呢,跟MBTI是有关系的。至于“游戏化教育”的更多内容,后续的两个专题《追求极致的有效学习——基于脑特性的学习原则》《追求极致的有效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其实都是在这方面的努力。预告一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和游戏的本质几乎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学习本可以像游戏一样迷人的。

我们回来继续讲MBTI,如果我们希望应用它。总得测量它吧?无法测量,就无法应用。好消息是:这个量表是存在的,而且随手可得。网上都有。但是坏消息是:奉劝各位别用量表,因为有问题。一个东西只有沾上了“数据”、“测量”,就像施了魔法一样,让你觉得都是“真理”。但是,错误的事情在网络时代,也许能“骗一阵”,但绝对无法“变成一项事业”。

说说它的问题吧。其实量表一开始是没问题的,后来才有了问题。啥意思?三个原因:(1)翻译的问题带来许多误解;(2)年代久远,缺乏专业修订;(3)核心问题:认知风格本是人格的一部分,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它的测量却是受认知影响。举一个例子说:比如里面有一个测量维度是关于计划性或严谨性的维度;本来从人格角度来说,有的人随性一些,有的人严谨性一些。但是后天的教育会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有计划”,我们的家长、老师总这么告诉我们,因为工业社会压抑了我们这方面的特点。这就是其中的问题。不过理解了其中的问题,就可能寻找到其他相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句麦肯锡的话怎么说的?“知道问题,等于解决一半问题。”事实上根据虾子实践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的MBTI是相当稳定的,绝大部分。而且虾子团队也找到了相对适合在网上测量MBTI的方法。一会儿告诉大家。

接着,我们开始讲MBTI的原理……

(……省略号的部分,虾子本来是打算写出它们的,但是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保持一个神秘感。先让有兴趣的童鞋体验一下。如果确实想知道原理,可以联系虾子或者虾子团队的同学。)

那么如何体验和联系呢?虾子团队的童鞋,做了一个问卷用以测量MBTI。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一下。 根据虾子团队测量的结果来看,85%人群是有效的,并且只需要做很少的题目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结果,而传统的MBTI测量版本,少则40-50题,多则90多题。虾子截图一部分,给大家看一下。

此外,再告诉大家一点,它其实是为了游戏化而设计的一个基础模型,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测完的朋友,虾子或虾子团队的同学会与您联系告知您的MBTI特点,以及奉上相应的报告。

推荐阅读: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十二):知识的应用与问题解决的训练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十一):“元认知”与“自我系统”需要考虑在内吗?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十):是否存在支架式教学的系统解决方案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专题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十三):认知风格的有关讨论 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