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8日的“2015知识青年烩·大学无界”活动上,清华大学副教授刘震与大家分享了他尝试和推广 MOOC 两年多后的感受:MOOC 没有让老师的工作更轻松,也无法跨越“数字鸿沟”,作为一名教师,他更看好“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
刘震老师说,他很早就接触和学习了 MOOC,并从2013年开始推广 MOOC,参与学堂在线的筹备工作,并于2014年开设了他的第一门 MOOC。最初,他的想法是:MOOC 的视频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但后来他意识到自己“上了贼船”,因为需要备课、录制、线上线下交流等等工作,“MOOC 的工作量投入不是原来想象的那样。”
虽然这次知识青年烩的主题是“大学无界”,但刘震老师说,观察几百万 MOOC 学习者数据的背后,发现大学依旧是“有界”的,是不会被推翻的:
首先是覆盖面,MOOC 目前覆盖的主要还是接受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没有网络的山区,互联网还无法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是效果,刘震老师说,“反思我自己的课,第一学期的选课人数达到一万三千多人,但坚持学习下来的并不多。”原因是,MOOC 要求学习者能够主动的学习,而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这样的学习动动机。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刘震老师更关注教育的理念、目标,和教学设计。在两年多实践之后,他认为大学的趋势应该是混合式学习:大学要用互联网工具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求,“但作为大学教育者的责任却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还应包括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刘震说。
在他看来,或许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对大学来说是更为关键的任务。因此,在积极拥抱 MOOC 两年之后,刘震也开始了自己的混合式教学尝试,他为自己的课程开发了一个叫做“天天学马原”的 APP,用于讲解和备考,并在线下做更多延展性的知识讲解。“线上更加严谨和系统化,侧重知识的传递,线下课程的定位会更强调互动,给学生更多关于学科的拓展知识。”刘震说。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