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探访】山东昌乐一中:覆盖上万师生的『翻转课堂』是怎样做起来的?

作者:辛巴 发布时间:

【探访】山东昌乐一中:覆盖上万师生的『翻转课堂』是怎样做起来的?

作者:辛巴 发布时间:

摘要:全景展现一所学校的翻转课堂实验

1454037152223594_副本.jpg

芥末堆 辛巴 2016年1月29日 潍坊报道

一直以来,“翻转课堂”都是个舶来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泛指线上授课+线下辅导讨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现在,翻转课堂也在一些国内学校,开始了本土化的“实验”。

在 2016 寒假来临前,芥末堆来到位于山东潍坊的昌乐一中“取经”,探寻这所拥有近万学生的高中是如何实现常态翻转课堂教学的。从翻转课堂的流程和教学平台的产品设计,到全校范围内推进落地,昌乐一中的实践历程或许都是一个优秀的参照样本。

昌乐一中从 2013 年开始尝试翻转课堂,如今该校六个年级、一百多个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全部“翻转”。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非易事。昌乐一中翻转课堂的“牵头人”——副校长张福涛说,最初想到做翻转课堂,初衷是想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个性化地学习,而互联网是最合适的方式。

山东省的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张福涛发现,课堂上经常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和进度,总是在“陪听”,很痛苦。因此,他想利用互联网改变这个状况,因而引入了翻转课堂。目前为止,昌乐一中已经形成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教研体系,和软件、硬件基础,以及覆盖 9000 多名学生、600 多名教师的教学方式。

翻转“AB课”

芥末堆旁听了昌乐一中的高二年级的2节数学课,授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学质疑”(A课),以及在老师的辅助下巩固、答疑的“展示辅导”(B课)。

A课即自学质疑课,多在晚自习时间段,即晚上 7 点-10点,分不同科目,通过四个步骤完成: 

  1. 根据导学学案,阅读教材;

  2. 结合平板电脑的学习材料和微课程,完成导学学案,学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目标、重点难点、例题、笔记等; 

  3. 完成知识点在线测试题目; 

  4. 学生互判、全班分成 6-12人的小组讨论。

第二天上午的 B 课则是展示辅导课,老师会结合前一天自学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情况,做补充和强化讲解。此外,还会安排不同小组的学生,派代表为全班同学讲解习题。

0128_1_meitu_1_meitu_1.jpg

(左图:平板电脑充电柜; 右图:翻转课堂学案的习题、反思页)

相应地,昌乐一中也将教室空间、课表排课等,配合翻转课堂做了适当调整:

  • 首先,是对教室的改动,每个教室由三组对坐的课桌组成的,学生座位互相面对面,几个人一个小组坐在一起,方便交流讨论;

  • 教室前的课表分 AB 课:每天除晚饭后第一节自习由学生自己安排,晚自习其他课时全部是自学质疑的“A课”,上午多为 “B 课”。

  • 教室后面还有专门的充电铁柜,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格子刚好放得下一个平板电脑,这个柜子是昌乐一中自己设计定制的。

从产品设计到“推广节奏”:要尊重教学规律

翻转课堂需要大量的课程材料、微课、学案等内容支持,昌乐一中的老师们是这些内容的主要开发者。“微课视频必须短,只讲难点,不然一段15分钟的视频讲解,学生会暂停、思考、记笔记,看两遍一节课就没了。”张福涛对内容的选择十分挑剔,要控制时长、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简洁有力,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因此目前为止,昌乐一中使用的微课内容都是学校老师自己开发。

硬件和系统方面,张福涛则选择与平板厂商合作定制学生平板电脑,并对软件和上网等功能做严格的管理。教学平台则是与山东出版传媒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名为“阳光微课”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老师可以利用平台录制、播放微课,上传作业、学习资料等。如果以一款互联网产品的标准看来,这些产品都还尚显粗糙,但平台上每一个功能都是经过推敲、围绕教学需求开发的。张福涛认为,这些产品都还只是“能用”的水平,流畅度和体验都有待提升,但这些功能的设计足够尊重目前昌乐一中的教学实际,后续将迭代,开发“2.0”版本。

0128_2_meitu_3.jpg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从零开始搭建一套有在线教学方法论、有内容、有平台的教学体系,而且落地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昌乐一中也成为国内翻转课堂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吸引各地学校、研究人员来校观摩和学习。

可以说,昌乐一中整个翻转课堂的设计和落地,副校长张福涛的想法和实施能力功不可没。在收集中张福涛对芥末堆说,做翻转课堂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他当时花了两个月,请助理找来资料,每天阅读研究,看完了再给老师做培训。之后试点,每天到教室里听课、评课,与老师们磨翻转课堂的每个环节,才渐渐开发出现在的教学流程。

从试点到推广,昌乐一中的“全面翻转”的节奏把控也值得研究。“选了两个试点班,从早到晚,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来,第一周物理、化学,第二周生物,第三周英语,第四周政史地,我就和老师聊,为他们做培训。”平板电脑最初只有微课程一个功能,保证学生可以随时“回炉”重温知识点,后续逐渐添加了在线习题、社区等功能,这也照顾了老师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由于该校本身就是当地的省重点之一,生源和师资水平稳定,也有利于翻转课堂的顺利落地。

“最初的目标就是,学生成绩不下降的前提下,减少学习时间”张福涛说,“最开始没想到这么复杂,也没想到能和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战略趋势可以结合到一起。”不断尝试、修改之后,昌乐一中确定了翻转课堂体系,定名“二段四式十环节”:即“自学质疑阶段”和“练习展示阶段”两种课型,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四个教师备课步骤,以及两个学习阶段个五个环节。

化学老师出身的张福涛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对新鲜的技术和趋势有一种敏锐的嗅觉。据张福涛早年的同事说,他曾经在月工资仅几百元的时代,就“花一万多块买电脑研究新技术”。虽偏居山东一隅,他也积极地与全国甚至全球的教育同行学习、分享。作为国内的教育创新案例,他曾受邀代表昌乐一中到卡塔尔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交流;他也多次跑到北京、深圳等地找产品、找学术专家;为了给翻转课堂找到更多合适的支持产品,今年1月他还跑到伦敦的 BETT SHOW 教育科技博览会,从海外的做法中寻找灵感。

“翻转课堂2.0”的几个迭代方向

当然,作为一个1.0版本的翻转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bug”。

  • 以数学学科为例,翻转课堂强调同学间互助学习,但通常老师们会在学案上布置过多的例题,十余道题目完成也快下课了,留给后续纠错、讨论和反思的时间很短,很难发挥互助学习的优势。而留给老师们的讲解时间有限,很多即兴的灵感和激情难以发挥。

  • 在一道观摩的外校教师看来,翻转课堂形态下的历史和语文等学科也有类似的问题,老师们的学案多数时候只是给出了知识的“骨架”,方便学生记忆,但这些学科本质上需要对事件和文章有深度的理解,以及归纳概括、辩证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而靠学生自学、老师辅助讲解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 又比如 A/B 课的安排,包括晚自习在内几乎每节课的科目、内容都被安排得很满(每天只有第1节晚自习除外),这对于有重点提升某一科目需求的学生来说,学习安排的自由度还不够。

这些都是目前昌乐一中在开发翻转课堂 2.0 时打算着手解决的问题。不过虽不完美,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已经是 K12 全日制学校利用新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和体验方面的积极代表,“全校 9000 学生都是在线教育的活跃用户”,这已然证明了互联网可以在 K12 教育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2015年12月,昌乐一中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联合北师大 9 大学院研究提升语文、数学等9大学科的翻转课堂水平,利用学术研究支持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技术与学科教育、学科素养的整合。

对于翻转课堂的迭代,张福涛说他会重点关注三个方向: 
第一,是平台、资源检索上更加优化,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找到合适的内容,解答疑惑。同时家长对学生学习过程实现在线监控。 
第二,是对平板电脑的应用可以更智能的控制。一方面中学生自制力不足,要研究如何限制游戏、上网等行为;另一方面,市场上很多已经成熟的学习APP产品,张福涛也希望把他们引入到平板的系统中来,他提到了两款产品:一个是“英语流利说”,可以免费学习口语,给练习打分,在移动设备上安装就能使用;另一个是苹果商店此前推荐的“烧杯”,可以在屏幕中演示150种化学试剂、300种化学反应并呈现真实效果。目前昌乐一中的教师团队正在研究各应用平台上的教育产品,希望把合适的应用引进到学校的教学中。 
第三,是对学生学习的改进。在翻转课堂模式受到关注后,昌乐一中组建了包括技术团队、学科专家、评价专家、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在内的5支专家团队,目标是优化流程,规范翻转课堂的标准,提升教学效果。

张福涛说,他还有个更远期的目标,就是希望把学生在线学习的数据应用起来,“我们希望做的是基于数据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甚至每次考试前,为每个学生提供自己的学习方案。”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探访】山东昌乐一中:覆盖上万师生的『翻转课堂』是怎样做起来的?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