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文,今日,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远程教育中心联合果壳网MOOC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该书总共从MOOC学习者、MOOCs课程、课程设计模式,教学交互,高校情况以及慕课建设发展等角度深度调研,分析了中国MOOCs的情况。据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的MOOC设计模式中,近七成的课程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此外,课程总体交互水平偏低且严重不平衡也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有八成以上的学习者有交互学习意愿,但在近七成的课程中,老师并未回复过学生帖子。
平台课程:以理工科为主 76%的课程没有学习目标
据白皮书统计,从学习内容方面看,科别多以理学、工学类课程为主,本科层次和通用课程比较多。以此推导,原因可能为本科层次学习者时间比较充裕,对知识的需求比较强,而通用课程适用范围广,普适性强。
但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白皮书中从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路径五个层面来分析。据白皮书显示,从622门课程在平台上呈现的路径来看,96%的课程是讲授式的学习路径,也体现出目前学习路径仍然十分单一;77%的课程以视频作为学习资源。
除此外,白皮书也显示,72%的课程没有学习目标,或学习目标模糊不清。具体体现为:没有时限、没有对象、没有标准、不可测量。事实上,绝大多数课程的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学习资源并没有以学习目标为导向。此外,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关联度不高。
据白皮书显示,各主要中国MOOC平台评价比例如上图,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以各类阶段性考试为主。关于学习评价这一块,在调查的622个课程样本中,采用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混合形式的课程占53%,未说明的占42%,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占3%,总结性评价最少占1%。而单元测评、参与讨论和期末考试是绝大部分课程所采用的评价类型。
白皮书中以四个MOOC平台的证书授予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中国高校对MOOC引进的情况:大部分高校对MOOC引进持观望态度
白皮书中显示有27%的高校将MOOCs作为学校重要战略,34%的高校没有制订MOOCs的相关战略,39%的高校对MOOCs持观望态度。学校对于MOOCs的主要态度如下图:
学校建设MOOCs的出发点:
在MOOC平台的建设模式上,调研中的17所高校选择与企业合作研发,36所高校将直接选择国内慕课平台,6所高校则倾向于与海外慕课平台对接。而在优先建设的课程选择类型中,过半的调研高校表示将优先选择该校学科优势最明显的课程,其次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关于最受关注的,慕课平台的证书与学分互认的问题,则有以下几个特点:
存在平台差异。不同平台的证书授予情况和收费模式差别很大,体现了平台所在领域和业务模式的多元化。
课程数量未占主体。大部分MOOCs仍然是以吸引学习者参与,提高办学机构声誉或普及优质学习资源为主要目的。
存在学科差异。理工类课程数量和证书课程数量均最多,哲学类授予证书的课程数量占比最高,医学类课程的收费认证最为活跃。
与评价方式相关。MOOCs的课程证书授予方式与课程的测验、考试等客观性评价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主观性作业的相关性不大。
微专业建设。作为MOOCs的课程体系化建设的一种方式,微专业已经被用于企业或高校的平台当中,网易云课堂和学堂在线的微专业建设成效较为显著,经济学的微专业课程占比最多,理学的微专业课程数量最多。
白皮书中表示,证书的学分认定是对办学质量的一种期待和认可。而目前,也有很多现象说明,目前证书的学分认定趋势逐渐明朗。其一,目前高校对自己学生开设的类似慕课平台已可以抵扣学分。其二,高校联盟建立的校际学分互认体系已经存在,如“好大学在线”: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 ewant:两岸5所交通大学的学分互认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涉及29所高校。其三,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的区域高校学分互认:如上海市教委正式发文批准成立 “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 心”等。其四则是目前部分区域开放的大学运营的学分银行,如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等等。
【芥末堆注】此次白皮书的数据采集包含平台课程调研、相关高校调研、学习者调研三个部分。其中搜集了包括华文慕课,中国MOOC大学等12个中国MOOC平台,1388门课程反馈;在高校调研部分,共调研了42所高校,59名管理人员;在学习者调研方面,数据主要来自MOOC学院的MOOCs学习者大调查中的13579名MOOC学习者,包括学习者的基本信息 、MOOCs学习经历、学习偏好、学习动机等八大维度。
因MOOC学习者调查在此前芥末堆发布的报告中有详细记载,故在此文中不再累述。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