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1966 年科尔曼报告的作者发现,学业表现的不同与孩子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但与每个学生的花费或其他可测量的学校特征关系不大。随后许多经验研究却发现,学校再生产或促进了不平等现象。例如,布迪厄运用“再生产”范式,指出学校被部分看作是不同阶层从一代传向下一代的过程。这一观点受到许多教育研究学者的佐证。还有一些学者更加激进,认为学校不仅仅再生产不平等,还加剧了不平等的产生。正如一些研究指出,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和机制如资金、教师质量、空间隔离以及课程差异更有利于高经济社会地位的孩子。这种观点逐渐主导了当代教育社会学。然而,一些经验研究并不认同上述的批判性看法,认为教育具有补偿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学校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俄亥俄州国立大学的学者 Douglas B. Downey 和奥克兰大学学者 Dennis J. Condron 于 2016 年发表了题为“Fifty years since the Coleman Report: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s and inequality”一文,尝试运用新证据梳理该领域的思想,在季节性比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框架,并重点分析教育的补偿性作用。
1 季节性比较研究模式
在研究学校如何影响不平等的问题时,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孩子在家庭和学校层面都受到深刻地影响,那么如何区分这两者?
其次,在理解学校影响不平等现象时需要考虑所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过程,也就是恶化性的过程和补偿性过程加和在一起的效果。
最后,是不是学校造成的不平等胜过了非学校造成的不平等?
Downey 等人认为,季节性比较研究设计有助于解决上述三种问题。美国学校校历的季节性设计为理解学校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研究者可以观察学生在校和暑假时成绩差异的变化。同时,这一方法也避免了不能同时研究各种学校过程的风险。此外,它可以利用假期作为杠杆来评估如果学生不上学不平等情况会怎样。
然而 Downey 等人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虽然季节性比较设计将研究扩展出认知技能之外,如健康和毕业等,但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例如,学校在社会经济差异带来的认知技能方面和学生的体重方面具有补偿性作用,在社会学习技能方面的作用是中性的,但在种族方面却倾向于加剧不平等。那么,学校是一边推动着一些不平等同时减少另一些不平等吗?Downey 等人认为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学校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这个框架既能够整合季节性比较框架,又能够更好地考察学校对于不平等的影响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如非认知技能和儿童肥胖问题)有何不同。
2 折射框架
Downey 等人提出的新的理论框架叫做折射框架,它的核心理念是学校是不平等的折射器。
作者认为,当学生入学时,不平等被折射了。不平等的改变依赖于新媒介(学校)相对于之前的媒介(非学校的环境)如何影响不平等的轨迹。学校的角色可能是中立的(没有改变不平等)、恶化的(使不平等更严重)以及补偿的(减少了不平等)。这个框架的优势在于它为学校的补偿性提供了一席之地,使其可以与主导性的观点进行竞争。同时,它能够综合分析学校的机制,考察学校在不同机制下的不同作用。作者认为,学校可能以上述三种方式影响不平等,但他重点考察了学校具有补偿性的案例,因为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在这个框架内,评估学校影响成绩差异的合适方法是比较学期和暑期,这实际上是运用了季节比较设计的方法。只要学业轨迹在学期时比在学假期时更平等,学校就具有补偿性。
3 学校的补偿性作用
通过整合经验研究,Downey 等人认为学校的补偿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者认为学校的课业差异促进了学生的不平等。但实际上,学校可以通过课程整合来减少成绩差异。有研究发现,学生在入学前认知差异就已经形成。那么,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能力就可能因经济社会原因而不同。但是,学校的分班是按照生理年龄,因此不同能力的学生面临的是相同的课业压力。具有优势的学生也就无法一直获得优势,因为低水平的内容对于认知获得没有帮助。
第二,学校可以通过将资源瞄准劣势儿童的方法减少成绩差异,而且许多教育政策在为弱势儿童提供更好的学校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有效的。
最后,即便教师和弱势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文化不匹配,但许多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是公平的。老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帮助优秀的学生,但总的来说,教师对弱势学生的帮助超过了教师的行为导致的不平等。
需要强调的是,Downey 等人撰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所有的补偿性学校机制,而是通过提出教育所具有的上述补偿作用,激发对于社会经济地位所造成的不平等具有潜在补偿作用的学校过程(school processes)的讨论。
4 主流思想的误区
上述分析意在说明,学校在提高认知能力方面具有补偿作用,而并非恶化作用。
那么,当前的主流思想——学校加剧不平等——造成的成本是什么?
一方面,这种错误会使研究者忽视学校外条件在形塑学业差异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如上文提到的,以社会经济带来的成绩差异早在正式上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因此,未来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跨国比较来理解社会条件的影响作用。同时,此模式也有助于学者重新思考外在的条件如何塑造学校的补偿性力量。
另一方面,这种错误可能使教育政策制定者低估学校对低社会经济水平孩子的服务质量。作者提到政策制定者在评估学校和教师表现时使用增值模式和学年制,但作者强调应该将暑期排除出评估时间外。同时,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不是教育改革是否能减少成绩差异,而是教育改革是否是减少成绩差异的最好策略。
介绍文献
Downey, D. B., & Condron, D. J. (2016). Fifty Years since the Coleman Report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s and Inequalit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0038040716651676.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财政”,原标题为《科尔曼报告五十年: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