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至12月,笔者跟随广州市第三批教育专家研修团赴芬兰考察。出国之前,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级教师,笔者非常想知道芬兰学校是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同行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则希望取到芬兰信息技术教学的“真经”。
然而,在走访坦佩雷的学校时,我们了解到,芬兰基础教育相关法律规定应开设的课程之中,根本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仔细琢磨,该国的“工艺课”“现象教学”等与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类似性,但信息技术课的确是无迹可寻。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之一,笔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被激发了:芬兰一线教师到底是怎样渗透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又是如何形成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
一、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
原来,芬兰的秘诀是跨学科教学。
2004年,在芬兰的课程改革中,其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就体现了跨学科教学思想。2014年,跨学科教学成为芬兰推进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的关键路径,芬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横贯能力”(即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上,“横贯能力”需要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探索,需要跨学科教学的有力支撑。
2014年,在芬兰推进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把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定为“培养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的人才”,并定义了学生需要具备的七大横贯能力:(1)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T1);(2)文化素养、沟通与自我表达能力(T2);(3)照顾自己、日常生活技能(T3);(4)多元识读能力(T4);5.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T5);(6)职业技能与创业精神(T6);(7)参与、影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T7)。
简单来说,横贯能力是相对于传统学科能力而言的,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需要具备的通用能力。它不等同于一般知识或能力,属于综合素养的范畴,包括价值观、态度、意愿在内的面对具体情境的综合表现。这种能力跨越学科界限,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面对个人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需求。
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七大横贯能力之一和新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T5)”贯穿于所有学科教学之中。所以,芬兰不设置单独的计算机课程,但要求学校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或学校的各项活动里面。
二、由课例看芬兰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无痕”
01 生物“跨界”信息技术:润物无声
2017年12月8日上午,芬兰坦佩雷和万达学校的Pirgo Ranta老师(任教初中生物)指导该校初二的20个学生学习“生态系统服务——文化服务”课程。这个课程内容源自芬兰新课标生物学科的“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学目标(芬兰教学目标的概念与我国不同。芬兰只针对学科教学内容,不含横贯能力培养目标)是“评价自然环境的变化;评价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理解生态服务系统的涵义”,横贯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是:(1)多元文化素养;(2)参与、投入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3)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
据Pirgo Ranta老师介绍,在前一次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实体和意义。而且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已经熟悉了“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另外,教师课前在相关的学习网站上发布了小组活动要求。拍摄组的学生要分享能表现自然生态有价值的照片;写作组的学生可以选择记叙或散文的写作,也可以讨论拯救自然的重要性;调查组的学生要对成人和学生的定量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
开始上课后,Pirgo Ranta老师先用PPT带学生回顾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之后创设一个情境:一家公司在风景优美、生态良好的湖边搞开发建设,会给那里的生态系统带来哪些破坏?
接着,学生分成几组开展学习活动,有的学生拿出手机径直走出课室,出去拍照了;有的拿了平板电脑查阅资料;有的到讲台桌用教师的电脑(现场提供的平板电脑不够用)登录网络。
笔者初步观察到,课从这里处于“放”的状态,Pirgo Ranta老师及助教轻松地巡视,对每个小组进行个性化指导。再认真查看,发现不少学生在填写网上调查问卷。这份关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调查问卷,是学生课前在教师问卷的基础上完善的。课堂上师生(中方有听课教师在翻译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扫描二维码进入系统作答提交后,平台会反馈数据,学生可即时查看答题统计分析数据,这些数据可成为学生研究的客观材料。虽然课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即时呈现出平台自动统计分析数据,但是因为时间所限,“调查小组”根据数据形成了怎样的观点或报告初纲,并没有在班上反馈。“摄影”及“写作”小组进展如何,有没有遇到困难等,也没有反馈、评议。教师说,下节课各小组会分享汇报。
综观Pirgo Ranta老师及学生课内外学习“生态系统服务——文化服务”的情况,学生至少有以下行为促进其“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的提升:
(1)通过“翻转课堂”熟悉“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2)在相关的学习网站上设计调查问卷;
(3)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学会查看平台电脑上的自动统计分析数据,形成观点并撰写调查报告;
(5)分小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汇报。这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要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本位知识”,而是因为要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所以,生物课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行雨无纹、润物无声。
02 历史与科学“跨界”信息技术:融合无痕
毗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埃斯波国际学校(Espoo International School)曾为我们演示过两节小学课例:五年级的历史和环境研究(小学科学)。这两节课最吸引人、最相似的特点,就是跳出了单纯学习学科知识的窠臼,师生跨学科教学活动自然、流畅、高效,信息技术跟学科的整合踏雪无痕、水乳交融。
历史课上,教师先指导学生随机分组,再要求各小组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在开源平台上编制带有游戏性质的测试题。之后,有的小组到其他课室、走廊去完成任务。笔者观察留在课室里的一个小组,发现三个学生操作平板电脑驾轻就熟:找到网站,注册,打开链接,互发信息……各小组的重头戏是利用开源软件在后台编码、解码。笔者对计算机编程一窍不通,一向以为那应该是程序员才会的技术,没想到芬兰十来岁的孩子就在玩程序语言,玩编颜色、编动画。尤为重要的是,他们不是在玩成人设计的游戏,而是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
环境研究课学的是关于火星的内容。上课的年轻女教师是美国人,具有微软培训师资质,信息技术对她简直是小菜一碟,拿捏得非常到位。开课后,她先用精彩的讲解引入教学内容,主要讲述活动项目和学习任务。然后发出指令,只见学生有序领取平板电脑,自觉分组开展有序的学习活动。学生登录指定网站之后,用手在屏幕上自由点击各种天体,观看、想象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迹,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迹,对比地球与火星生命生存条件的差异,并在平板电脑上回答。教师后来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统计分析答题情况,组织优秀的学生到讲台操作,展示成果。最后,教师播放宇宙飞船视频,不断根据情境设置问题,学生则大胆交流和回答。
芬兰新课标要求中小学学校要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信息技术给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变化,与学生及家长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针对每个学生制订更加适合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还要求落实跨学科教学,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横贯能力目标的立体式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横贯能力。
从上述两节课的师生行为来看,七大横贯能力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T5)”培养无疑是出色的,因为学生都在熟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学科知识的同时,他们的信息素养也随之提升。值得学习的是,科学课还兼顾了测试、反馈、持续性评价,历史课还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了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创编”活动——这与笔者在国内观摩到的数字化课堂相比,深刻很多。
三、芬兰课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芬兰推进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选择跨学科教学为关键路径,主要基于以下因素: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学习者将割裂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关联,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分科课程由分离、僵化、封闭走向融合、灵活、开放。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21世纪,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以上课改理念和实施路径,能给我国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带来有益的启示。
01 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跨学科意识
由于国情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一些教学内容抽象空泛,缺少生活气息。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习惯于“教教材”,课堂上以讲授知识为主,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如果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吸收芬兰的新课改理念,借鉴芬兰教师培养学生“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T5)”的做法,就有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跨学科教学。
当前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无不把构建综合课程作为改革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树立跨学科意识,在实际教学中重组教学内容,多把生活问题情境抛给学生,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从而在生动活泼的“用技术”过程中提高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02 改变教师能力结构,提升信息素养
芬兰不单独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而一线教师均能胜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信息素养的角色,说明芬兰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高,如上文提及的三位学科教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师教育专家Hannele Niemi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芬兰教师的ICT技能水平就很高。现在芬兰教师需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数据、学会使用虚拟学习环境(如Moodle、iCloud等)开展教学与研究。
笔者所在学校有近150名教师,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都有待提高,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创新的个案很少。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既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专业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需要尽早改变能力结构,及时提升信息素养,确保未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进行有机融合。
0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踏上芬兰的土地之前,笔者曾听说目前编程是北欧国家教育大纲的一部分,他们希望学生从小学习编程。但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同于美国一些地区,不是单独就编程学习编程,而是将编程作为一门技能。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无痕”的芬兰课堂上,笔者终于见到学生是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用编程作为工具来进行探索甚至是“游戏”的。芬兰的这种思维模式旨在实现以下目标:让编程和代码更容易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感受与科技相关的活动,体验到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芬兰的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的音乐声中,通过重复“拍手,拍手,踏步,踏步,跳跃”等一系列舞步来感受“循环”这个计算机科学的概念,在手工课上通过编织来学习循环概念……
兴趣是学习之母,以个性化、智慧型和开放性为特征的未来教育正朝我们走来,我们唯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开展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早接触,用中学,让信息技术像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作者江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