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同学因为逃课,被要求抄写3500遍“我错了”。图/万家在线
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延续其顶尖理工研究型大学的人设,推出作业查重服务,在全国高校炸出平地一声雷,无数依赖复制粘贴完成作业的大学生已经瑟瑟发抖。
这个作业查重系统非常科学,用横向(数据库内)、纵向(每年对比)和校内互检三个方式,全方位严防抄袭,争取让水课和水论文无所遁形。如果成功推广到其他高校,估计靠百度挣学分的“好日子”即将宣告结束。
且慢,“你们不能抄作业”,听起来怎么那么像小学老师的口吻?
来自大学老师的关怀:从考勤开始
大学师生之间打过最漫长又激烈的战争,是考勤的战争。扒开大学老师的考勤史一看,就是一部活脱脱的信息科技发展史。
在互联网尚未发达的年代,就有老师开发了“对照入座”的考勤方式,每个人上课前要先从老师处拿走自己的照片当作签到,原始又管用。
后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一位计算机系的老师发明了领先全国的“蓝牙点名”,要求学生用学号命名手机蓝牙,缺席者一目了然,从此拉开高科技考勤的序幕。
大学老师考勤,各出奇招。图/快报
有《南风》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大一学生的出勤率是87.6%,大二为75.7%,大四的只有49.5%。严抓出勤率这种小学班主任专利,其实也是老师的无奈之举。
动辄上百人的大课,能混个脸熟的学生可能还不到一半,期末出成绩时,要如何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出勤率于是成为了老师简单快捷的救命稻草。
时间往后拉几年,湖南工业大学一名老师率先使用微博发照片签到、江西师范大学一名老师实行二维码签到考勤和随机问答、四川大学一名老师自主研发“刷脸机”考勤,跟风效仿者无数。随着指纹打卡签到、手机APP外加GPS定位签到的普及,人到了却忘带手机导致“缺勤”的荒唐事,也时有发生。
刷脸签到,看你还怎么逃?
高校老师的花式点名,早已从教育版转移到科技版。放飞天性睡懒觉、逃课出去浪,在期末成绩里都是要还的。
奇葩又夸张的考勤方式杜绝了漏网之鱼的出现,但看起来未免有点太像小学门口那位戴着红袖章、板着脸登记迟到同学班级名字的保安叔叔。
是大学老师,还是大学保姆?
考勤仅是起步,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到来。山东建筑大学英语课的某位老师要求全班同学上交手机到讲台,放眼全国大概不会是孤例。
浙江传媒学院有位老师,多次劝说学生上课不要玩手机无果,一怒之下摔了三名学生的手机。老师在与手机争夺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较量中,也许永远只能依靠暴力取胜。
下课了还没完,有老师要求把课堂笔记拍照发到微信群上检查,以免“学而不思”,人在教室心在浪。
几年前,石家庄铁道大学举行了课堂笔记展示大赛,学霸和学渣瞬间泾渭分明;湖北大学有瑜伽课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要求同学们预习资料,上课随机抽查背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多年来保持期末将成绩单寄送家中的体贴传统,引发同学们对信件的围追堵截;回到宿舍,黑龙江大学新传学院的老师用微信拍照查寝的方式,确保同学们从课室到寝室一路平安……
大学老师的关怀,好像没有终点。
老师们的关怀,似乎没有终点。图/《阳光灿烂的日子》
成年大学生离家独立生活,转眼又迎来了新的保护罩,催上课、催笔记、催作业、催背书、催睡觉、催反思、催进步……大学老师的业务范围从讲课扩展得如此宽泛,不断刷新鸡毛蒜皮的下限,摇身一变成为大学保姆,还不加收课外辅导费。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关怀,涵盖学习和生活,就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的程度,让人不禁疑惑大学生们到底是在读小学还是读初中。
“上课了,手机交出来。”
是这届学生不行,还是这届老师不行?
据说王俊凯在北影的高出勤率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表扬说“这是我带过最好的一届”。没有王弟弟这种好榜样加持的大学老师们,就只有絮絮叨叨做保姆的命了吗?
低出勤率和低参与度,说白了就是对课程不感冒,学生本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是其一,但老师和学校都难逃责任。
老师讲课沉迷自吹自擂或陈腔滥调,干货不足五分钟;唯恐不能树立师威,一开始就用挂科和出勤率“恐吓”学生,与学生为“敌”。居高临下的课堂气氛之中,同学们自然认为上课浪费时间,倒不如窝在宿舍打游戏,收获些纯粹的快乐。
课太水,难免想瞌睡。图/sohu
受尊敬的大学老师最大的魅力必然是内在的,也许是学术水平过硬,用实力征服学生,也许是讲课幽默,和学生平等交流,更多则是两者兼长,有口皆碑。
河南大学的常萍老师,不出书不评职称,专注教学,直到退休还只是普通讲师,上课却堂堂爆满。浙江财经大学的刘晓芬老师,35年来只用八块黑板教学,学生提前一两天就得贴便利贴占座。相信这些老师,是绝不会搬着板凳坐在教室门口“勤勤恳恳”地检查作业的。
正如一位自称“很骚”的大学老师(知乎@梁边妖)所言,做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动物性”,就是要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照本宣科的填鸭教学早已过时,吸引学生并不是谄媚,而是构建起双方都能有所收获的交流。
受尊敬的大学老师最大的魅力必然是内在的。图/epochtimes
不过最根本的,还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太多,僵化的教学大纲限制学生的选择,真正的兴趣无处施展。
有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才可能在喜欢的课程里发挥潜力,从被迫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被激发起表达欲望之后,亲手写作肯定比全网搜索、复制粘贴出一篇毫无价值的假论文肯定更容易。大学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和监督,就显得多余了。
标榜自主学习的大学沦为巨婴托儿所,成为事事都管的保姆型老师,到底是对学生自理能力的不信任,还是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怀疑?老师在千方百计“管好”学生之前,也许先该尝试改变一下自己。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作者阿钱。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