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家长“炫权”的背后,不仅仅是“以权压人”

作者:南都观察家 发布时间:

家长“炫权”的背后,不仅仅是“以权压人”

作者:南都观察家 发布时间:

摘要:除了极少数的“炫权”,更普遍的情况,是明里暗里提出利益交换。

412260553425551368.jp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为一名教师,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家长的“报官名”,或许不仅仅是出于“炫权”和以权压人的目的,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利益交换。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至上,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单一,教育资源的分配又严重不均。而恰巧,这单一的评价体系的主动权,这有限教育资源的分配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教师手中。

近日,一张家长与老师的聊天截图火了。截图中,这位妈妈报出了自己任公职的单位,还把孩子爸爸、爷爷,以及近亲属在政府职务一并讲了出来,请老师对孩子给予关照。事件迅速发酵,媒体调查发现,这位妈妈所报家人姓名和官职基本属实。目前莆田市纪委已介入调查。

有朋友问我的看法,我的态度是“见怪不怪”。并不是说大家少见多怪,而是想强调,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我已经遇到过或者听说过太多类似的家长“炫权”举动。

因此,莆田的这个“报官名”事件最终发酵成全国性事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看来,舆论的怒火,一方面是借这个事件表达对仗势欺人和关系社会的不满,为积压已久的情绪找出口;而另一方面,则把这个事件看得太“简单”了,家长“炫权”或许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出于耀武扬威、威胁老师的意图。

毋庸讳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官本位的关系社会中,等级秩序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人,有权有势便自认为高人一等,可以仗势欺人。而在我的从教生涯中,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有家长因为我批评他家小孩,威胁我说他的谁谁谁在教委,要投诉我;还有家长让我给她孩子调动座位,但孩子个子太高我没同意,几天后校长就找我,让我必须帮孩子调座位……

我想,大多数网友都曾遭遇过“以权压人”、潜规则、权力寻租……“报官名”事件很容易让他们联想到这些受压迫的不愉快经历,心中的怒火轻易被点燃。他们借抨击截图中的家长,宣泄对种种不良现象的不满。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何况,如果能因此将本来就“不干净”的人拉下马,那么能拉下一个是一个。

但作为一名教师,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家长的“报官名”,或许不仅仅是出于“炫权”和以权压人的目的,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利益交换。截图中家长不厌其烦地摆出这些人和职务,尤其是将老爸在教育局的朋友都拉来助阵,固然是提醒老师:我家后台硬着呢,千万别怠慢我家孩子;但可能也是告诉老师:希望你能好好待我家孩子,如果您有什么需要,我也会尽力帮忙。

我遇到过这样“炫权”的家长,但是极少数,更普遍的情况,是明里暗里提出利益交换。比如很多家长会旁敲侧击告诉我,他家有亲戚朋友在教育局、医院或政府部门任重要职务,让我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包括逢年过节时家长送的礼,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交换,送礼是希望老师能够多多关心自家的孩子。

而无论是“炫权”还是利益交换,本质上深刻折射了两个社会问题:一个是很多人都提到的,关系社会,权力傲慢,有权好办事;而另一个鲜有人提及的,就是“家长-教师/学校”这组关系的扭曲,是教育本质的扭曲,并由此衍生出一种普遍的教育焦虑。

我得坦诚,在“家长-教师”关系中,教师占据主动权,我是这组关系中的既得利益者。虽然我们都知道,家长和教师,教师和学生,都该是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但实际上,因为掌握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权,教师是占据绝对上风的。

比如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决定班干部的归属、班规、座位安排、每年优秀学生的人选、是否让家长进入班群(我身边有教师遇到挑刺的家长,就把他踢出群,这样孩子就会错过作业布置等通知,家长会道歉然后再进群);而作为一名科任老师,如果我偏心的话,我完全可以给一个学生多一些关注,或者完全不理会某一名差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因此,我所接触过的几百名家长,95%以上都对老师非常尊重,不少家长是毕恭毕敬,甚至有时他们客气友善得让我不知所措。不过,我也得承认,在教师这一行业,“人走茶凉”太过普遍了。只要孩子一毕业,平日里待你再客气的家长多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甚至直接将你的微信删除或拉黑。——这里我丝毫没有责怪这些家长的意思,这当然是他们的权利。

我只是想说,家长的举动倒也颇为形象地说明了:不少人对教师表现出尊重只是一种功利需要,他们敬畏的不过是教师手中分配资源的权力,一旦孩子从权力的“阴影”中挣脱,他们自然不愿意再“卑躬屈膝”。

很多网友看到截图中的家长“炫权”,但截图以外,教师“炫权”也并不鲜见。我也不怕“自曝家丑”,调查学生家庭背景是许多教师的惯常操作。我大学毕业前到一所名校实习,当时跟的班主任直接给每个高一新生发了一张卡片,要求家长明确写清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职业信息,由我来汇总。某天晚上该班主任的亲戚到某医院就医,他便要求我查查看有没有哪名学生的家长在该院上班,让我把电话都报过去。

“教师-家长”的关系扭曲,根本症结是教育的本质被扭曲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数至上,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单一,教育资源的分配又严重不均。而恰巧,这单一的评价体系的主动权,这有限教育资源的分配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教师手中。很多家长由此敬畏老师,但内心中的焦虑和不安也是挥之不去——自己的孩子会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吗?如果自己对老师“不够好”,老师是否会对孩子不公平?

因此,我从“报官名”的截图中,看到的是“恩威并施”,截图虽没有赤裸裸的仗势欺人,但依旧令人感到不舒服。可某种程度上,我又理解这位家长的“焦虑”,在一个关系盛行、潜规则泛滥、凡事功利化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相互设防是常态,家长不信任教师、病人不信任医生、百姓不信任官员……这种不信任也催生出种种怪现状,又何止是“报官名”呢?

假设是我接到这样的信息,我想这样回复家长:您放心,我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让每个孩子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在分数这一指标外珍视他们的每一种可能性,这是我所能做到的。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种种怪现状,我们还需做更多。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南都观察家”。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南都观察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南都观察家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家长“炫权”的背后,不仅仅是“以权压人”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