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exels
小学五年级就给女生递骚扰字条?“该打。”
近日,网曝一名五年级的男孩给女同学递了一张写含有性骚扰内容的纸条,被老师发现后,因说服教育没什么力度,老师就用软尺打了男孩手心。
事后,男孩的母亲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演变成了双方家长与学校的互掐。而关于对孩子“性骚扰”行为的正确引导,更是无从说起了。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则名为《我辛辛苦苦的考大学,摸一下女生就全没了》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文章中,广东某高校的一名大二男生黄某,因在校期间潜入女生宿舍实施威胁而被校方勒令退学。
黄某不觉悔改,反而觉得委屈:“读了十几年书,这样就没了?”
黄某的“委屈”似乎也不是来得毫无道理。毕竟,性教育总是被挡在课本之外,读再多年书,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关于两性知识的引导几乎无迹可寻,又谈何对“性”的理解?
扭曲的性观念
在中国的教育里,从来就没有“性”的一席之地,光明正大地谈论这个话题总让人觉得可耻。除去繁衍后代的需求,其他有关于性的行为,在人们眼里总是肮脏至极。
鲁迅先生曾经这么评价过国人:“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而百年过去了,国人的性观念似乎也没有多大进步。
可是性并不止于性交这一方面,更包括对待性的态度(懂得享受性带来的快感和对他人的影响),关于性的基本知识(身体构造,疾病类型,自我保护方式等)以及表达自己的方式(勇于谈性)等。
中国人对性的态度以及表达,总是能在各种性侵案件被曝出时,让人惊掉下巴。
比如,事情未有定论,总会不少人跳过了施害一方,而开始窥探起受害者的隐私来。
此前已经发酵了六个多月的高云翔性侵案,至今还未结案,但早早就有人在网上“公布”起女受害者的照片,甚至开启人肉搜索,探探这位女主“颜值究竟几分?、“体态样貌输不输董璇?”……
一些人认为女性之所以会被性侵,都是自身的问题。
在一系列滴滴女乘客性侵案的报道中,也不乏指责受害者的评论。有人扒出女乘客的照片来品头论足,认为受害者会被性侵,一定是受害者自身不检点,穿着暴露,深夜出门,给了司机性暗示。
可有多少女性甚至幼童在光天化日之下,衣着保守,言行端正,依旧遭受了性侵害。
正如研究性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研究中指出的那样:“在西方,不少的人对某类性行为或对性欲、性犯罪本身怀有罪恶感;而在中国则应当对荒淫无度怀有羞耻感,而不是犯罪感。”
学校的性教育,总是迟到
电影《嘉年华》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十二岁的小文和新新被当地的一位官员刘会长带着入住宾馆,并遭受到了性侵。事后,家长带着两个小姑娘去医院进行伤口检查。
新新在做完身体检查后,跑到小米身边,一脸天真无邪地问了一句悄悄话:“小米,你知道他们说的处女膜是什么吗?”
被性侵伤害之后,受害者连性侵是什么、到底怎么就发生了都不知道,这才是最令人心寒和悲哀的。
图/《嘉年华》
在这背后,是我国性教育的严重缺位。相比较于国外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国内学生接触到的很多时候都是初中生物课本上人体构造的知识,而有些老师甚至会觉得尴尬而含糊带过。本该从幼儿园、小学就做正确引导的性教育,永远都在迟到。
人们观念中对于“性”的习惯性隐藏,也让性教育的推行与普及举步维艰。
北师大曾出过一本性教育课本,书中提倡男女平等,告诉了孩子们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危险,三观极正,却被家长们投诉尺度太大,网络大V们也纷纷借此炒作,断章取义。最终,该书只能无奈下架。
不论多正经的性教育课本,在成人眼中总是有颜色的。
正经的性教育课本没有了,孩子们该如何学习性知识呢?除了在岛国的爱情动作电影和网络上流传的黄色小读本中窥探成人的世界,又有谁来给他们讲解心中的困惑,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但这样学来的性知识,也都是片面而扭曲的。
2017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儿童保护制度建设研究:目标、策略与路径》的作者经过分析,指出中国受到多种形式性侵犯的未成年人在为 10% 以上,其中插入式性侵犯约 1%,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
如果真的想保护孩子,那么请早早地教会他们保护自己。图/pexels
而据近年报道的性侵案例来看,被性侵儿童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父母们担心孩子过早了解性知识会学坏,可坏人们却不会因为孩子年纪小而放过他们。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多数都是熟人作案。父母对性教育的忌讳,恰巧给了坏人们机会。
稚子无知,可为人父母的亦同样无知,就真的可笑可悲了。
“孩子,长大你就懂了”
美国的研究机构曾做过一项统计:如果不提前做好性教育,美国每年出生的50万婴儿,在成年之前会被性侵,而且,受侵犯的孩子平均年龄为9岁。
2017年,全球约有1500万15到19岁的青春期女性曾被性侵,在这些受害者中,只有1%的人表示他们曾寻求过专业帮助。
作为对孩子最初的启蒙,家庭教育中的性教育,万万不可缺席。
上一代人性教育的缺失,不能再重演在孩子身上了。图/pexels
在印度短剧《父与子的性教尬聊》里,父亲阿南德对于儿子帕普一连串关于“性”的好奇,并没有选择逃避不提,而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作出了解答。
比如,用化用故事卡通形象的方式,告诉帕普“什么是自慰”;用孩子能理解的比喻,告诉他小朋友是怎么来的;认真地告诉他如何使用避孕套,而不仅仅是用“糖果”这一比拟来敷衍他。
阿南德向帕普解释“自慰”。
在与帕普探讨“性”的期间,阿南德的脑海中总是会闪现出自己父亲的形象:“不要教孩子这些东西,骂他,让他闭嘴……”
对于阿南德来说,自己儿时的性教育是缺失的,但他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
阿南德父亲对性教育的态度,一味地回避。
我国性学研究专家方刚曾指出,“性教育要从0岁开始,父母亲密关系的实践、原生家庭的状态对孩子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性教育。”
而事实上,“中国的性教育处于总说要做,但就是不做的状态。”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如果学校依旧不予重视,家长仍用那句“长大你就懂了”来揶揄,那么中国年轻人的性认识,可能真的要等到发生性关系那天,摸黑之中,懵懂速成吧。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作者阿梓 小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