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哲学专业才学批判性思维的时代该结束了

作者:一读EDU 发布时间:

哲学专业才学批判性思维的时代该结束了

作者:一读EDU 发布时间:

摘要: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1.jpg

早在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而我国部分高校也紧跟时代脉搏,相继开设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课程。尽管如此,耶鲁大学原校长理查德·查尔斯·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还是在2010年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切实提升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水平,发挥其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是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01 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存在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在理念上,可以分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这两个层次。作为一项国际教育界公认的创造知识和合理决策所必需的技能,它同阅读、写作一样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但在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在课程覆盖面、课程体系、教材质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开设课程的高校不多

首先,从课程覆盖面来看,本世纪初,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课程。

2008年,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教学计划中。目前,汕头大学已率先将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只有少数院校已经认可并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高校还不足50所。

2.jpg

(来源:拍信)

课程体系不完善

其次,即便有所实践,由于受到学科、专业的诸多限制,一些高校也未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体系。

不同学校之间,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差异较大,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

在国外高校,批判性思维课程通常被作为通识课程或者公共课程。但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大多作为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开设。“只有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批判性思维”成了我们的认知误区。

教材数量、质量有限

再次,在教材方面,目前我国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少。

尽管我国引入批判性思维概念的历史并不短,但直到2004年,国内才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研究批判性思维的专著——罗楠的《批判性思维》。

现阶段,我国批判性思维教材多将重点放在逻辑论证和推理上,却较少顾及更为宽泛也更为重要的思维培养,而且,缺乏对思维定式和误区的分析,以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生动案例。

教学方法不到位

最后,从教学方法来看,作为一门前沿思维训练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不应延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但现实情况却是:在国内普遍只有师生单向讲授的课堂内,学生往往只获得了一些与批判性思维概念和基本原理相关的知识点,却很难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批判性思维,更难以获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jpg

02 美国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在美国,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经过多年探索,他们已积累了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

丰富教材种类,提升编写质量

教科书是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活动的根本,可以在教师授课之余给学生提供自学的依据,并帮助学生拓展相关内容和知识点。

在国外尤其是在北美,基于不同的理念,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形成了对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看法,由此编写出大量不同风格的批判性思维教材。

参照美国做法,扩大我国批判性思维教材的编写种类,努力提升经典教材的编写质量和多样性,或将是我国批判性思维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

4.jpg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具体学科教学

批判性思维与传统的逻辑学有明显不同。

  • 通常所说的“逻辑”是一门关于有效推理或论证的形式科学,它同心理学和认识论等学科有严格区别。

  • 而批判性思维是一门综合性思维训练课程,其研究内容不仅与语言学、心理学、修辞学、论辩学互相渗透,还与哲学和认识论有密切关联。

因此,将批判性思维教育融入具体学科的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多数美国高校就要求,在授课前,担任具体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需接受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接受完系统训练后,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上已有的知识,更要将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他们需要鼓励学生敢于大但批判、质疑既定结论,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可靠根据修正或推翻原有结论的能力。

通过上述举措,美国将批判性思维教育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借助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成了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的关键。

培养目标不局限于技能训练

借助对美国两所著名的常春藤盟校——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批判性思维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

在哈佛大学的批判性思维课上,教师的职责不是讲授,而是维持讨论的热烈进行。教师和学生就课程内容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各种不同观点的辩证,共同批判谬误、发现真理。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逐渐形成令他们受益终生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哥伦比亚大学的批判性思维课则强调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理智训练,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以问题意识为特征的思维品质。

例如,“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时代的科学文明并有效地参与其中”。

这类课程主要向学生提供一些研究类似问题时值得借鉴和推进的思路,如科学家都问什么问题,他们如何用实验和观测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如何评估研究的结果,以及他们对自然界都积累了哪些知识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记忆往往会从学生的脑海中渐渐消逝,但在教师悉心培养下所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却能为他们带来一双看待未来世界的成熟眼睛和一颗善思的心灵。

5.jpg

(来源:David Hitchcock教授授课课程《Critical thinking as an educational ideal》课件内容)

03 国内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有益探索

面对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亟待提升的现状,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已开始从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方法等层面,开展了将批判性思维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初步探索,并已取得不错成效。

问题引导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一大目标和原则,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基于这种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提出了“问题引导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围绕问题,综合运用各种辩证式、教练式、研究式、实践式方法来配套教学。

这种启发和实践的教学方式主要贯穿在“三步曲”教学节奏中:

  • 首先,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案例,力图从中抽取有关原则、方法、经验和教训;

  • 其次,教师对学生得出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补充、概括和理论讲解;

  • 最后,教师用新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审议、写作等方式练习这些原则和方法。

一读君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法,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理性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被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探索式回答。

6.jpg

华中科技大学董毓教授在全国第三届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研讨会上交流内容(网络图片)

将国外教材进行本土化改造

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董毓经过多年探索,编写出了一本既能彰显本土特色又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批判性思维教材:《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

这本书以董毓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课程讲稿为最初蓝本,结合与世界知名批判性思维专家大卫·希契柯克(David Hitchcock)的讨论研究成果编写而成。

书中采用生活中的新鲜案例,针对中国学生的思维特点编排了相应的课件和案例习题集,便于国内学生理解。

这本书还系统涵盖了西方教材共有的论证分析内容,介绍了关于辩证认知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重视技巧训练的同时,也不忽视对学生批判性精神和品行的培养。

将批判性思维与伦理道德结合

为了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近年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例如,邀请《从0到1》的作者蒂尔(Peter Thiel)开设选修课《创办新企业》;将批判性思维教育同论辩文写作结合起来,开设《中文写作》、《写作与沟通》等课程。

开设《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课程也是是清华经管学院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5月18日,该院邀请了哈佛大学《正义》课名师迈克·桑德尔(Michael Sandel)为学生讲授第一节课。

清华经管学院之所以将批判性思维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是考虑到中国学生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背景。

这门课的授课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和小班讨论之外,还会邀请高年级曾经上过该课的学生担任“助教”(Teaching Fellow),独立讲授材料并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也能有机会检验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

修读过这门课程的清华学生普遍反映:这项课程不仅能传授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全方位地提升一个人的思考水平。

这门课程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也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嘉奖。2014年,清华大学《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7.jpg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制作)

04 小结

如今,我们正身处于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在学校期间学习的一两门旧有的专业学科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对我们而言,与其学习落后于时代的有限书本知识,还不如掌握思考判断和甄别选择的能力。

而这正是批判性思维能够带给我们的本领,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教育将不再是未来教育发展中的“自由选项”,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在我国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我们不妨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 首先,高校管理者应当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既在增量改革上下功夫,开发旨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独立课程,又在存量改革上想办法,有意识地讲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内容融入学校的既有课程中。

  • 其次,一方面,高校应重视提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上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敢于质疑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在授课、科研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坚持求真精神,不断思考。

  • 最后,高校可尝试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将批判性思维训练纳入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理性思考的基础。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说过:“一小群致力于思考的国民便能够改变世界。”尽管短期内,批判性思维课程可能对学生的求职、升学不会产生多少实际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它能让学生对自己和周遭抱有较为理性且客观的看法,使他们能够尽全力去权衡各项安排,做出最佳决策,帮助他们在未来走得更顺利、更安心。这也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一读EDU”。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一读EDU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一读EDU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哲学专业才学批判性思维的时代该结束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