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低龄寄宿对农村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

作者:中国教育财政 发布时间:

低龄寄宿对农村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

作者:中国教育财政 发布时间:

摘要: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调整,改变了农村就近入学的办学格局。

131607006393020856.jp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减少,生源萎缩,与此同时,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使地方财政无力负担“一村一校”的教育投入,于是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调整,改变了农村就近入学的办学格局。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即“撤点并校”。在该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大量教学点被撤并,小学数量减少并向城镇集中。

因此对于那些家庭距离学校较远且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寄宿才能接受义务教育,但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硬件设施和生活教师等配套服务无法为保障寄宿生,尤其是低龄寄宿生的人力资本有效积累。

01    

既有研究发现,中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寄宿生的人力资本积累状况普遍较差。但一方面,这些研究的样本量偏小,研究方法以描述性为主,无法克服内生性偏差。另一方面,低龄寄宿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殊现象,目前缺乏可信性的经验研究。在新近发表的《低龄寄宿与农村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来自“撤点并校”的证据》一文中,侯海波、吴要武、宋映泉从新的角度研究了“撤点并校”政策对小学生低龄寄宿的影响以及低龄寄宿对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02

该研究首先介绍了“撤点并校”的历史背景,并且尝试捕捉此政策对学龄儿童产生的持续性影响。2001至2012年“撤点并校”的实施使得农村教学点数量在此期间持续下降;而中西部农村地区因财政压力较大而大力推动教学点撤并,寄宿制学校建设更加普遍,小学寄宿生比例持续增长以及该研究选取的样本县受“撤点并校”政策影响,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数量大幅减少。在此研究背景之下,作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撤点并校”增加了农村儿童低龄寄宿的可能性;

(2)由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对低龄寄宿生缺少专业看护,给这些小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使这两个假设在经验层面上可以被检验,该研究从这两个假设出发提出两个推论:

(1)对于家到乡镇小学距离较远的小学生,家庭附近有教学点会降低其低龄寄宿的可能性。

(2)低龄寄宿对小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卷入校园欺凌的风险增大。

利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课题组在河北和四川两省共5个国家级贫困县137所具有寄宿资格的乡镇小学进行追踪调查得到的数据,以2015年10月份就读四、五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侯海波等人对上述两个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03

在研究“撤点并校”对低龄寄宿的影响时,该研究将受访学生分为三类:

  • 一年级或二年级开始寄宿的学生被界定为低龄寄宿;

  • 三、四年级开始寄宿的学生被界定为适龄寄宿;

  • 此外还有学生从未寄宿。适龄寄宿和从未寄宿一起被视为低龄寄宿的对照组,称为“非低龄寄宿”。

该研究对学生家庭到乡镇小学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按照百分位数将其等分为七个区间,分别是(0-0.6],(0.6-1],(1-2],(2-3],(3-5],(5-9],(9-100](单位:千米)。农村小学生家庭所处的距离区间以及区间内是否有教学点共同影响了小学生低龄寄宿的选择。而区间内有无教学点受“撤点并校”政策的深刻影响,在以往“一村一校”的情况下,每个距离区间内都会有教学点,处在相应距离区间的儿童也通常会在教学点就读,而“撤点并校”改变了这一格局,大量教学点被撤并,有的距离区间内不再有教学点,学龄儿童也必须到乡镇小学就读。

因为乡镇小学的教学质量通常优于教学点,当家庭距乡镇小学较近时,即使家庭所处的距离区间内有教学点,家庭也会倾向让低学龄儿童到教育质量更好的乡镇小学去走读。但当家庭距乡镇小学较远时,若家庭所处的距离内有教学点,低学龄儿童可能会选择在教学点完成一、二年级的学习。若该区间内没有教学点,他们就需要到乡镇小学寄宿。

在检验推论一,即对于家到乡镇小学距离较远的小学生,家庭附近有教学点会降低其低龄寄宿的可能性时。侯海波等人采用线性概率模型,以家庭所处距离区间与该区间内的教学点的分布为关键解释变量,以学生是否选择低龄寄宿的虚拟变量为被解释变量,以学生个体、家庭和学校特征为控制变量。研究发现:当学生从家到乡镇小学的距离在0.6至1公里时,该区间内是否有教学点对低龄寄宿的影响不显著;随着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增加,距离区间内有教学点就会显著降低小学生低龄寄宿的概率;当家庭距离学校超过5公里后,虽然区间内有教学点对低龄寄宿的影响系数为负,但统计上不再显著。

侯海波等人选取阅读得分,抑郁风险和校园欺凌三个指标来代理小学生人力资本,以是否低龄寄宿的虚拟变量为关键解释变量,并以学生个体、家庭和学校特征为控制变量,进一步检验推论二,即由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对低龄寄宿生缺少专业看护,给这些小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低龄寄宿并非随机分布,有可能存在其他不可观测特征同时影响低龄寄宿与小学生人力资本致使普通最小二乘法有偏,该研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撤点并校”政策作为工具变量,将家庭到乡镇小学的距离与该距离内是否有教学点进行交互作为“撤点并校”政策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低龄寄宿不仅使小学生阅读得分显著下降,也显著增加了他们遭受心理抑郁和卷入校园欺凌的风险。

04

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考察了低龄寄宿、适龄寄宿相对于从未寄宿,对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寄宿对儿童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低龄寄宿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大。研究者还进一步考察了低龄寄宿对不同样本群体的影响效应,主要结论如下:在最多只有2位生活教师的寄宿制学校中,低龄寄宿生的阅读成绩显著下降,抑郁以及卷入校园欺凌的风险显著上升,而在有至少3位生活教师的寄宿制学校中,低龄寄宿对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不显著;与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抚养的被访者相比,低龄寄宿对祖父母抚养的儿童人力资本的负面影响更大;低龄寄宿对家庭经济条件中偏上的儿童人力资本的负面效应更大;低龄寄宿对女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05

在研究总结部分,侯海波等人认为,即使地方政府不积极推动农村学校撤并,一些农村教学点也会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自行消亡,寄宿制学校仍将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断调整之时,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工作依然是重点和难点。低龄寄宿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和问题,必须对低龄寄宿予以足够的关注以及相应支持,从而阻断低龄寄宿生损害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

介绍文献:侯海波,吴要武,宋映泉.低龄寄宿与农村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来自“撤点并校”的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7):113-129。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财政”。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教育财政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教育财政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低龄寄宿对农村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