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一定会成为爆发点。但是这个结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哪个行业都能这么说。 重要的是几个判断:
1、在线教育的哪个细分领域会爆发?是成人教育?应试教育?
2、在什么时间点爆发?是一年还是十年?
3、行业性的机会在哪里?是平台?内容?还是工具?硬件?上游?下游?
4、在线教育的哪种商业模式是更合理的?B2C?C2C?猎头费?课程收费?软广告?应用内购买?
一、在线教育的哪个细分领域会爆发?
首先,在线教育行业,有哪些细分领域?我做了张简单的图示:
教育行业可以用纵横两个维度来拆分:纵向的年龄,横向的是教育内容、方式的属性。
年龄不用多说,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属性,是按功利属性无级变速来划分。
补充一句,单按年龄或者单按功利与否来划分,都是不够准确。
四个象限,分别给1、2个典型用户/场景:
左下角,低龄非功利:比如早教;比如“小记者”培训;比如夏令营;
左上角,高龄非功利:比如上知乎,看网易公开课、报名Coursera、学古琴、学烹饪……
右下角,低龄功利:学而思在这里;百万琴童也在这里;家教1对1、各种补课班都在这儿;
右上角,高龄功利:CPA、会计上岗证、考研……都在这儿呢。
决定会否爆发的因素有两个:
1)细分行业自身的发展程度。
这里还要看两层:
A、对应市场的成熟度。指这个细分领域的用户有没有消费的习惯,即“有没有需求(市场)”;互联网改造一个行业的前提是,这个行业本身在线下的时候是有交易需求和实际交易场景的。
B、细分行业的成熟度(规范程度) 。行业成熟度(规范程度)是指,有没有健康的规范,业内人士服不服,规则有没有被玩坏,有没有明显的瓶颈(天花板)。
A是必须的,如果市场需求都没有,那么肯定谈不到爆发;
B要看平衡,不是越成熟越好的,钢铁行业很成熟了,很难爆发;机会往往在于规范还不成熟。当然,如果太不成熟,很容易成为先烈。行业成熟的过程,是大鱼可以吃小鱼的过程。规则已经明确了,但还没建立起来,这个档口,BAT砸点钱你就不要玩了。
2)“互联网”对这个细分行业的影响。
传统行业,用传统的方式是无法爆发的。互联网是鲶鱼,可以改造一个行业。
如果这个领域是可以被互联网改造的,那么这个领域爆发的机会就大。改造的难度越大、成本越高,爆发的机会越小。
判断改造的难度和成本,要回过来看这个行业的特性。钢铁行业能被互联网改造吗?(不好意思我老说钢铁行业……)不敢说绝对不能,但机会可能真的不大。互联网技术不足以优化这个行业的产品、体验,不足以改造它的运营方式、商业模式。
方法有了。看这四个象限。
左上角,大家上Coursera学知识,好东西,有需求。但是没有消费习惯,市场其实很小。比如白领学太极拳、学古琴。你的时间往往不允许你花很多钱去学一些东西,虽然你挺有钱。
右上角,考上岗证、考公务员,刚需。线下已经爆发过了。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改造吗?如果是标准化的考试比如国考,猿题库就做出来了。但互联网能影响到哪一步?空间有限,因为规则是既定的,而且不是由你互联网来定的,是国家定的。天花板很明显,而且很低。
右下角,应试考级。线下已经爆发过了,学而思、精锐、龙文,都是这么起来的,可也都撞到了天花板。按现在的路子,是谈不上爆发的,互联网能改造这个领域,但最大的天花板是,行业体量就这么点,大玩家已经出现,高考再那么一收,整体的盘子很难变大了。
左下角,能力提升,需求、市场正在形成。二十年前高考是唯一的进身之阶,这个象限根本不存在,现在已经不同。中小学课本都在变化,家长也在变化。80后成了家长,这些人自己都是受了应试的苦过来的,知道应试有屁用,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这是需求。
互联网对这个领域的改造,目前还没有成型的路子,但往上可以参考Coursera,往右可以参考学而思网校。不成熟,也许反而是机会。虽然,机会也许不大。
二、从行业分工来看,机会在哪个阶段
先普及背景。教育行业的分工,按阶段可以这么分:(以下讨论,均适用于上述四个象限不同领域)
左边这列,是产品部,右边这列,是市场部。这是对应到教育机构。当然也可以对应到学校——学校本质上也是一个教育机构。
产品部门负责:
1、内容生产,就是编写教材、教学方法研讨、撰写教案、课件等;大型教育机构肯定有这个专门部门,哪怕是1对1机构,也有教研。学校里叫“教研组”。小型机构往往没有这个部门,找个好老师,TA负责教研上课,完全不需向机构汇报。
——这个工序,互联网有很大机会去改造。很多老师现在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我也干过这事儿,把百度百科搬运到课堂上。说得好听,这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这种壁垒不应该存在。互联网时代,内容可以UGC,不再是独家垄断。这和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不一样。这些东西的生产制作成本极高。教育内容的生产,成本低到:给我一台电脑,给我一个月时间,我能给你小学五年的语文课教案。
2、内容传授,就是上课。上课的形式多样,大班、小班、1对1。前一个环节对这个环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环节也是直接面对用户的最直接的环节。口碑大都形成于此。小机构能活下来,就是因为这个环节里,可能存在名师。大机构胜过小机构的地方,也正在于:我可以培养出好老师,或者,我根本不需要名师。
多说两句。对线下机构来说,这个环节应该是成本最高的。不是因为老师课时费高。新东方不需要名师的原因是,他可以用强大的内容和考核环节来达到效果,所以不会被名师绑架。而内容和考核环节都是需要钱的。所以上课这个环节成本高,是隐性成本,表现在其他方面。
——这个领域,互联网改造的机会可能更大。与此相关,我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学龄阶段的非应试教育存在新机会:知识应免费,发力点在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大家可以参考。教育这件事,真正出彩的是内容传授,是教学方法。内容无法成为壁垒的,方法才是。新东方爱讲笑话,笑话这种内容不是壁垒,壁垒是,你怎么想不到通过笑话来吸引大学生呢。给我一个月我能做出五年的教案,这是内容,有这本事的肯定不止我一个,随便找一个1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都不用一个月,她把10年的教案拿出来,就比我牛逼十倍。
但我和她一样上一节课,我还真不见得比她差。——至少,我有信心更多孩子会喜欢我。
3、考核评定。越功利的领域,越容易考核,这个环节就越简单。新东方是托福市场的大玩家,学而思则是奥数四大杯赛的大玩家,他们每年都在四大杯赛上投入大量成本,以保证自己的学生拿奖。对非功利的领域来说,这个问题同样绕不过去,怎么办?自己建立考评体系。我以为,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你有机会成为规则制定者。
——这个领域,互联网未见得有多大优势。尤其在功利的领域里,因为即使你指定了规则,买单的人还是很有可能不认你的规则。不过也不绝对。不排除有颠覆性的技术或者方式出现,改变格局。至少,我能看到大数据在其中的作用。猿题库就挺成功。
市场部门负责:(不太准确,往往是运营部门,或者教务部门)
1、招生。这事儿真没有那么简单。你很可能不是输给同行的竞争对手,而是输给学生的时间。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个双休日,你最多也就上八门课。有你没我的。这是行业真正的难点,如果能打破这个瓶颈,那么整个行业的规模都会上一个档次。现在线下的操作,很多还是资源主导。这是现状。
——互联网能做很多,已经有很多以招生渠道自诩的网站,天天在给我打电话了。拿互联网做销售渠道,当成营销工具,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思路。我相信这些网站能提供一些价值。但我不看好这种模式能做成一个大众点评网。教育产品的消费使用过程,和餐饮行业完全不同。这个模式本质上是无力的。沪江网就在转型自己做内容了。但是在线教育的爆发,一定离不开在这个领域里的突破、创新。
补充一句。互联网金融,并不只是通过互联网卖基金这么简单。在线教育同理。
2、服务。这点上,至少大机构相互之间已经做到红海了,很难突破了。教学服务,不论是面向用户(学生)还是面向客户(家长),以现有模式能突破的地方太少了。但是大数据很可能带来机会。
——Coursera之所以能向Google推荐人才,并向Google收取猎头费,正是因为Coursera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在升学过程价值非常大。面试找工作、考研、高考、中考、小升初,都是高一级机构在筛选学生。如果有人能提供完整的学生信息、学习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或分析,这显然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至少可以和高校职业发展部门合作吧,至少可以和大企业校招结合吧。
3、反馈追踪。这是偏营销的方面。怎样展示学生成果?怎样形成品牌?龙文教育是张榜公示成绩,Coursera可能是靠大家的口碑。小机构不会来做这件事,大机构也很可能忽视,这个环节对业务本身的提升有限。
请继续关注下篇【在线教育爆发的机会在哪里】
【芥末堆注】文章来自少年行创始人浦宇平,欢迎与作者交流,作者邮箱:puyuping@gmail.com,微信公众号:shaonianxingedu。
【推荐阅读】教育行业互联网化,技术是关键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