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通识教育≠学科abc+技能abc

作者:第一教育 发布时间:

通识教育≠学科abc+技能abc

作者:第一教育 发布时间:

摘要:通识教育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提升实用技能?

9.jpg

通识教育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提升实用技能? 

在上个月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的复旦大学第二届通识教育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通识教育主管领导、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对通识教育存在误读。

通识教育要求跨学科的视野,却不是不同学科入门知识的集合,也不能沦为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教育。 

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红皮书》(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为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确定框架;但直到最近十多年,通识教育在国内才蓬勃发展起来。

其中,复旦大学是最早启动通识教育的高校。 

2005年明确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成立复旦学院,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5年在复旦大学第一届通识教育研讨会上,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2018年成员高校已经达到44所。

目前,复旦通过不断的精简,总共开设了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散在50个基本课程单元里,隶属于7大模块,分别是: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640.jpg

除了在高校方兴未艾,通识教育的做法和理念正在慢慢下移。

中高考改革、大学自主招生等政策,倒逼学生从中学阶段,甚至更早,就注重全面提升人格素养和学习能力。

在部分高中,学生可以预修大学课程,进入大学以后换成学分,类似于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 

通识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看来,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三个重大的误解;相应地,他给出了复旦的做法与经验。

0.jpg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误解1:普及知识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绝不是文科懂点理科、理科懂点文科、哲学懂点历史、历史懂点社会学,如果是这样,复旦80年代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孙向晨表示,“通识”二字对应的英文“general”,在英文中的原意解释为“一般”。或许是受此影响,不少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学科入门知识普及的阶段,而类似这样的概论课,复旦通识是坚决排斥的。

概论课传递的是知识最浅层的东西,就事论事,在信息化时代已经不那么有价值了,只要鼠标轻轻一点,维基百科、百度百科里面什么都有。更何况,概论课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总结,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抹杀他们的兴趣。 

如何让通识教育高于普及知识,在广度的基础上体现深度?复旦的做法是从阅读经典入手。 

在复旦,有一多半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与经典有关。尽管学生选一门课,只读一本经典作品,但由点及面,以点带面,从中了解相关学科的整体视野,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孙向晨特别强调,通识教育如何通过深入一点,为学生带出一个方面的学术视野? 

比如,学生选修《礼记》课,虽然读的只是《礼记》,但是从深入的阅读体会出发,知道除了《礼记》,还有《周易》、《春秋》等,从而对中国的经学传统有所认知;同时,通过《礼记》反思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资讯爆炸的当代,阅读经典被一再提及,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在孙向晨的眼里,经典是历代人智慧的积淀,这也是为什么和出土文献相比,传世文献在语言上更顺畅,义理上更圆融,内容更饱满,道理更通透。

“经典是把前人的生活经验引进到当下来,阅读经典就是通过读书不断扩大自己,对世界有纵深的理解。 

不过,读经典作品,并不是毫无头绪地泛读。经典是抓手,在此基础上的反思才是重点。

复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都经过严格的设计。课纲下面列的不是知识点,而是思考点,同时给出精细的阅读范围,明确对应到一本书的某章某节,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目的是要手把手地教会学生阅读,深入阅读是自由思考的前提。 

“知识只是载体,人不可能穷尽每个领域,而是应该借着知识的载体,反思知识的内容,反思我们的世界。” 

在孙向晨看来,反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在自我之外找到相应的参照点。阅读经典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些参照点,由此出发,反思社会、文化、传统、生活、语言等周围的现象。 

比如,通识核心课程里面有一门《说文解字》的课,老师一开始提交的课纲完全是按专业课的上法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知识点来进行授课。

“这样的课程设计被打回了,我们并不需要在通识课上培养古文字专家。”

在最后成形的《说文解字》课上,老师通过解读古文字,引申出中文独特的构词法,由此生发出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字演变传统、汉语思维传统以及语言表达特性的反思。 

学生在上完课后恍然大悟,汉语世界的形成不是理所当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思维特征原来都会受制于汉语文字的构造。由此他们对于所处世界的理解就增加了厚度。 

“现在大家都知道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很重要,这样的思维怎么训练?其实就是在阅读和反思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从来没有一种现成的创新方法。”孙向晨说。

00.jpg

误解2:素质教育 = 通识教育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成为教育领域时常提及的词汇。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其合理性,对于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的弊病,有着明显的纠偏作用。

“人们常常会觉得跳个舞、画张画、练练书法、踢好足球,这些都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范畴相比通识教育过于宽泛,所以不能说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孙向晨指出,通识教育的界定要更规制一些,主要注重人格上的健全、视野上的交融、以及可迁移能力的训练。

其中,可迁移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团队中学生口头交流与书面写作的能力、外语交流的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训练的。

在通识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外国的学者提到,一项针对雇主的调查发现,在雇主所看重的所有能力中,能有效地交流,是排名第一的能力。

“复旦九成以上的通识课程都设有小班讨论的环节。”根据孙向晨的介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第1、第2模块,主要是文、史、哲领域的课程,规定其中的每一门课,一学期必须有五次的讨论。

讨论的环节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除了题目,还要根据题目给出参考阅读的材料,题目可以分解成不同的角度,每一次都要求由学生来做报告(presentation)。 

在孙向晨看来,学术讨论和日常观点交流是不一样的。

“在学术讨论中,当我说不同意你的看法时,是要说得出为什么,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的。而不只是我尊重你,于是对你的说法不置可否。” 

在学术讨论中,首先要学会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发表任何意见时都要有论证的支撑;其次要学会聆听,能够真正听懂他人的观点,尤其是不同于自己的观点。

除此以外,无论是支持、修改,还是反驳别人的观点,每一步都要给出辩护理由;最终是能够让大家共同介入进来,直到达成某种共识。 

“讨论必须做到那么细,而不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这个过程是需要反复训练的。在国外,一般每一门课每周都会有一次正儿八经的讨论课。”

孙向晨说,讨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锻炼表达。当学生能够和其他人发起讨论时,就会主动寻找并研究相关资料,尤其是作业以外的书籍,从而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享受乐趣。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写作-实践的环节,学生从学什么到怎么学,知道如何去听、去看、去找资料、去做presentation、去虚心地接受意见、去反驳别人,学习获得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9.jpg 

误解3:技能集合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重视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但并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与集合。 

在多年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孙向晨发现,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各自都有思维方面的短板。

文科生普遍缺乏科学思维与科学的基本素养,没有思考问题的科学路径以及科学的判断能力,容易被舆论意见所左右。 

孙向晨举例说,网络时代谣言四起,有时甚至搞得人心惶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科学方面的素质。比如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哪些说法是有道理的,哪些说法是过度发挥?缺少科学素养就很难知道如何去判断。 

如果学生有基本的科学素养,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遇到这些问题时,就会知道如何去看资料?到哪里可以找到这些资料?进而形成一些基本的判断,而不会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对理科生来说,常常会对问题的理解相对比较线性。学理科的人有时一心想通过技术改造世界,那么生态后果呢?伦理后果呢?跨世代的可行性呢?对于不可预估的因素,他们往往缺乏警惕的意识。

比如,沸沸扬扬的贺建奎“基因婴儿”事件,当事人完全没有考虑到科学背后的社会、历史和伦理因素,导致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

“人文通过历史、社会等因素提供情境(context),所有事情都要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之下,但理科生明显对情境的敏感性不够,这是传统教育的短板,也是通识教育施展拳脚的地方,努力让思维达到某种平衡。” 

因此,复旦的通识课程最主要的是要告诉学生接近问题、思考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比如,社会研究和当代中国模块,提供社会调查、建立模型、数据统计的方法,并反思这些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模块,去除八卦类的科普课程,从数学思维、数理逻辑去理解推理演绎的思维方式,由此对物质世界展开观察、探索和归纳。

在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的模块中,如何把生命过程视为整体,从中解读生命、环境和健康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越没有现成答案。但对问题保持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路径进入,这些都是可以教的。”孙向晨说,通识教育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高度的自觉。 

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之后,建立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起高度自觉的学习意识,以后进入专业学习时,也带着这样的态度,那么专业学习的效能会成倍地提高。

在2018年复旦大学毕业典礼上,本科生代表、来自数学系女生的发言,让孙向晨感动很久,她感谢复旦通识让她认识到世界的广大,发现自己丰富的潜能。

在中国,通识教育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历史,还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识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革新,欧洲的大学通识教育也开始迈步。其中的很多关键理念,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地思考与借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作者天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 第一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第一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通识教育≠学科abc+技能abc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