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不好好写论文,你有什么脸读研

作者:有间大学 发布时间:

不好好写论文,你有什么脸读研

作者:有间大学 发布时间:

摘要:“研究生的生活,更像是当代的围城。”

-.jpg

2018年考研已经结束了两三天,200多万名考生迎来了短暂的解放,他们一边忐忑不安地祈祷着成绩,一边也憧憬着未来的学术生活。

而你若再看看往届那些佼佼者,那些进入到心仪科系的老研究生,他们脸上的表情,似乎少了些从前那样的期盼。

“研究生的生活,更像是当代的围城。”这第一道坎,便是怎么也写水不完的论文。选题报不出,苦;文献读不完,苦;导师天天催着交稿,苦;交了还要打回重写,不能再苦了……

640.jpg

当代大学生写论文进度表。 

有人说,读研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那段充裕的、少有外界纷扰的时间里,一心一意地研究自己喜欢的事情。没能经得起“水论文一时爽”的诱惑,浑浑噩噩地制造了一堆“学术垃圾”。

如果有时间,小新同学劝你,好好写论文吧。因为比你优秀的人,在写论文这件事情上,其实比你努力多了。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不会写论文的词曲人不是好歌手 

-.jpg

将亲身经历、所见所感作为论文撰稿的重要素材,想必能让不少抓耳挠腮苦读文献的学子羡慕不已。

香港“词坛教父”黄霑在港大答辩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时,还出现了“无人敢审”且直接通过的“盛况”。

他从“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等思想理论入手,结合自己对香港流行音乐的创作和制作经历,梳理探讨了从1949年到1997年近五十年间,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论文的末尾,他给出自己所见的结局是《沧海一声笑》里的那句词,“豪情还剩一襟晚照”。在他看来,粤语流行曲没落的趋势已难望再有奇迹出现,也许有一天,它会变成一种古董式的“精英文化”,消失在大众的视线里。 

与其说是上交了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不如说这是黄霑对香港乐坛的回顾与思考,是自己的一往情深,更是留给后生的最好印记。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我的论文,成了这门专业的教科书 

9.jpg

不懂“5W”的记者不算好记者。

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同学,就算毕业后再怎么把理论知识忘到脑后,也不可能会忘掉那经典的“5W”。 

“5W”理论的提出者,正是世界著名的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上世纪20年代,一战过后,受其导师查尔斯的研究兴趣的影响,拉斯韦尔首先确定好了论文选题——宣传。接着,这名普通的研究生开始开展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访问工作,对一战中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的宣传手法进行分析,一点一点地将这些信息内化于自己的文章里。

1927年,凭借《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这篇论文,拉斯韦尔拿下了博士学位。后来,这本书成了现代美国传播学研究中的开创性著作,也被广泛地使用在美国研究生教育中。 

那时,拉斯韦尔只是一名24岁的研究生。 

《死屋手记·空间的诗语结构》论文,比其他的一切都重要

8.jpg

王澍设计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sina

建筑系的同学,一定不会对王澍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位现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第一个获得“建筑界诺贝尔”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是在极度“愤愤不平”的心情下,完成了研究生时期的论文。

研三那年,借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死屋手记》,王澍为自己的硕士论文取了相同的名字,对当时国内的建筑学状况进行批判。 

然而在答辩时,由于表现“太狂了”,并对评委的修改意见表示拒绝,他没能拿到学位。 

后来,王澍接受收集时回顾这段时期解释:“人生一世是很短暂的。我年轻时会站在街边看,指着街头行走的人,说这些人已经全部死了。可能很多人觉得我非常极端……但我觉得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状态,对存在、对真理、对人性要有一种追求。” 

敢在答辩时以学位为代价来“刚”守立场,估计没多少人舍得这么做吧。 

《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一位中学教辅丛书主编的自我修养 

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学子的记忆里,一定少不了一位叫做王后雄的男人。

简洁的白色封底,中间一把巨大的钥匙,刷完这本练习册,就仿佛拥有了高考高分的通行证。据统计,王后雄系列教辅书年销售量达1.5亿册,与《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天利38套》等,共同承包了全国900多万高考生的血泪青春。

7.jpg 

20年前,王后雄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老师。教书的同时,他不仅在教育学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的钻研,还在当时国内尚没有一本适用于化学奥赛辅导书的情况下,熬夜收集资料、研究赛题,推出丛书。 

而在博士论文的选题上,王老师则以《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为题,将自己对教育之爱又升华到了更深入的层次。

o.jpg

毕竟,既要懂得脚踏实地研发练习题,也须不忘抬头观望风向变化,才算是一位合格教育者的自我修养嘛。

《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论文车祸也不是不常见

画.jpg

一起来享受艺术吧,朋友。

去年9月,导演毕志飞携其力作《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高调面世,随即承包了豆瓣史上最低2.0分,吓得各大院线紧急撤档,毕导本人却高呼不服。 

今年,毕导不负众望,斩获第9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导演奖。

虽然实践水平引来了失望,但毕导的学术实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硕士、北京大学影视学博士,还是有官方认证的。 

l.jpg

在其个人简介中,毕导延续了一贯的作风,“撰写了博士论文《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被誉为是国内对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研究最为全面、深入的一项研究。”

而在“paperbullet”作者@灰狼的“扒皮”里,毕导不仅是百度百科的忠实搬运工,更在睁着眼说着长篇大论的瞎话。

“在著作中,在国外大约有十本关于马丁·斯科西斯的著作,大多出版于上个世纪,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是2007年……之后到目前并没有新著问世。”

真相是,在毕志飞撰写博士论文的时间点,关于马丁·斯科塞斯的国外出版物仅英文版就不下50本,而在2007年到2011年之间出版的英文书籍也不下10本。

“在《出租车司机》结尾特拉维斯大开杀戒的一场戏末尾,用了特殊俯拍长移动镜头,这种镜头角度在那个年代是很少应用的。”(第61页)

然而熟悉电影史的人都知道,这种镜头在弗里茨·朗和奥逊·威尔斯那个年代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这和看不完文献,感觉字数还无比堪忧,又马上要迎接死亡线的你,是不是像极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撰稿 | 瓜子,编辑 | 秋裤,排版 | 阿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有间大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有间大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不好好写论文,你有什么脸读研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