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性霸凌”:你也经历过这种校园霸凌么?

作者:简单心理 发布时间:

“性霸凌”:你也经历过这种校园霸凌么?

作者:简单心理 发布时间:

摘要:消除“性霸凌”的关键,是尊重。

性霸凌6.jpg

图片来源:pexels

1、

前不久蔡依林发了新专辑,这周末终于有空听了一下。

里面有一首歌,叫《玫瑰少年》——

听到这首歌是令人震惊的,因为其中记录了一个似乎已经被遗忘的故事。

被称为“玫瑰少年”的故事主角,本名叫叶永鋕,是台湾初中三年级的男孩。在妈妈的眼中,他是一个每天帮自己按摩做饭的乖孩子。在邻居的眼中,他是一个体贴到让人妒忌的小男孩。

性霸凌1.jpg

但最后,他却因为“喜欢女孩子的东西”,而在学校遭歧视霸凌致死。

同学们时常在他去洗手间的时候,脱掉他的裤子“检查”是不是女生。为躲避同学们的欺凌,他只能在上课的时候、在没有人的时候偷偷去上厕所。

性霸凌2.jpg

某一天,他被发现倒在洗手间血泊中。据说是因为在下课前五分钟去上厕所时,身体不适突然晕倒,导致头部遭到重创,最终不治身亡。

有人说,叶永鋕间接的死于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暴力与欺凌。因为如果他不需要在没有人的时候去上厕所,或许就可以得到更加及时的救治。

2、

在网络尚不像今天这么发达的年代,多数人尚不了解“校园霸凌”,多数人即使知道,也不觉得这问题有多严重,“无非就是小孩瞎胡闹呗”。

今天不一样了,大家可以看到赤裸裸的视频和图片,受害者们也可以站出来讲述霸凌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校园霸凌终于逐渐开始得到大众关注,一切看起来终于越来越好。

但我们想说的是,作为校园霸凌的一种特殊情况,这种“透过语言、肢体或其他暴力,对他人性别特征、性别特质、性倾向或者性别认同进行贬低、攻击或者威胁”的“性霸凌”,仍然极其容易被忽视。

比如,有人会因为不符合“性别特征”遭受欺凌——“性别特征”也就是“生理性别”,就是我们通常根据生殖器官、生理特征(比如喉结胡子)来划分的“男女”——你一定见过,那些喉结不明显、声音纤细的男孩被同学嘲笑,而声线粗、甚至胸部发育过早的女孩,也可能被同龄人当做异类。

性霸凌3.jpg

也有人会因为不符合“性别表达”遭受欺凌——“性别表达”一般用来形容外貌和行为表现,比如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惯说男人是“阳刚”的,女人是“阴柔”的,从而期待男女在外貌、行为举止、对事情的看法、态度等方面都明确符合“阳刚”或者“阴柔”的要求——所以,温柔的男孩容易被欺负,泼辣的女孩也容易遭排斥。

还有人会因为“性倾向”,也就是性取向,遭受欺凌——这一点不难理解,大概分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在学校,很多暴露自己同性恋、双性恋倾向的小孩,很可能会被嘲讽到抬不起头的。

还有人因为不符合“性别认同”被欺凌——有些人心理上会无法接受社会或者外界指派给自己的性别,可能通过异性服装、或者变性手术来改变外貌或者身体器官,以表显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性别认同——因为喜欢女孩衣服而被骂变态的男生,还少么?

性霸凌4.jpg

所以,什么是“性霸凌”?

一个平胸的女生从小被嘲笑“飞机场”,一个温柔的男孩被骂“娘炮”“娘娘腔”,性少数群体被人说成“天天就知道搞基”“他就是个人妖吧”......

这些都是“性霸凌”,“性霸凌”有着无穷的可能性。

3、

要知道,人类对于性别的认知和理解,是不断变化的。

在传统观念中,男女仿佛是位于同一条坐标轴上的两级,代表着截然相反的气质、态度和生活方式。

但传统的就一定是对的么?

简单粗暴的划分性别,是否可能并不适合世界的复杂和多样?是否也限制了每个人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研究发现,即使是使用生理来进行划分,也远不止“男女”两种性别。譬如双性人就拥有全部或者部分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这些生物学事实,已经在冲击“生理性别只有两种”的认知。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对“性别表达”进行批判:男人和女人都有选择“阳刚”和“阴柔”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双性性格”(Androgyny),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喜欢异性,也可以喜欢同性。我们可以选择和自己生理一致的性别,也可以选择不一致的性别。

就像蔡依林在宣传《玫瑰少年》时讲道:“不要活在社会的框架里。阴柔不一定是不好的,阳刚也不一定是你要追求的。”我们每个人都被灌输过太多男人应该怎样,女人应该怎样的标准,却很少去思考这些标准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限制我们去成为真正的自己。

性霸凌5.jpg

“玫瑰少年”叶永鋕的母亲
“如果觉得他这样不正常的人,他本身就不正常”

当我们重新理解“性别”,不再贬损他人的性別表达、影射他人性取向、嘲弄他人性格特征、嘲笑他人性别认同与众不同的行为,是不是就不会再有“性霸凌”?

消除“性霸凌”的关键,是尊重。

4、

关于“性霸凌”,还有一些事实:

2016年,联合国针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的调查中,有25%的青少年曾经因为性别或性取向遭受欺凌。同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遭受恐同欺凌的儿童和年轻人,其面临压力、焦虑、抑郁、自卑、孤立、自残和自杀倾向的风险都会增加。

2018年5月7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了第一份因“性倾向”而起的校园暴力全球报告,结果显示,因性别认同而遭暴力情况普遍存在,轻则成绩受影响,重则离开校园,甚至有更高的自杀倾向。在某些国家,多达85%的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学生在校遭受因性倾向而起的暴力,其中还有45%的跨性别者因此离开校园。

就像《玫瑰少年》歌词所说:“多少无知罪愆,事过不境迁。”在叶永鋕离开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校园性霸凌现象。

在国内,甚至在全世界,性别平等教育其实都才刚刚开始。

2018年3月,日本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正式修订完成,其中8家出版社将校园欺凌写入教科书,有4家出版社的教材引入了关于科普LGBT、性别认知等内容,这在日本初中教科书中尚属首次。

2018年11月8日,苏格兰表决通过了在全国各公立学校强制性开设LGBTI全纳教育的计划,成为了全世界首个做出此举的国家。

2018年9月,广东省中小学开始全面实行性别平等教育,同年12月,天津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在两份红头文件中,都强调“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必须承认,真正接纳性别多元化,对大众绝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这是值得的。对多元化的接纳和尊重,将会给到每个人安全感和自由度,也一定意味着一个更加令人期待的世界。

幸运的是,即使脚步缓慢,也有许多人在努力尝试改变。Ta们勇敢、真实、毫无顾虑。

世界在进步,就是好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作者悠悠、酒鬼。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简单心理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简单心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性霸凌”:你也经历过这种校园霸凌么?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