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腾讯汇客厅】组织的沙龙活动上,优学向上创始人赵俊峰分享了自己在互联网服务优化K12课堂教与学方式的经验,芥末堆整理了活动上嘉宾分享的干货为大家奉上:
K12的教育高度依赖传统学校,所以互联网创业者喜欢的“颠覆”噱头并不足以撼动学校的围墙。但赵俊峰说,更加自主性的学习和充分的互动,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所以,开发K12的网络化教育产品,应注意不能对现行的教育过程造成障碍,产品要让老师用着“舒服”而不是抵触和反感,碎片化和社交化是切入口,产生互动后,更好的体验需求会从用户端源源不断得到反馈:
做互联网教育产品,需要回归教育的核心:好的教育一般有两把尺子,简单来说就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教与学。
从教学的角度,意味着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教育不应该有界限,而应该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的。
从学习的角度,学的概念主要是学而时习之,要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K12课堂教学的固有缺陷
K12教育目前固有的缺陷主要是工业化教育普及的内在问题——单项传输太多。这种“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就限制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理想的教育中,我们更强调反向互动,学生的主动性在传统课堂中普遍被压抑,而互联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互联网的可获得性让参与的面无线的放大,让更多人参与教和学的过程中来,在知识获取上突破了传统的单项输出方式。
在互联网浪潮来之前我对于K12的课堂教学方式就一直有反思和尝试:如何用小班级、互动等形式来优化课堂教学。起初这些尝试和互联网没什么关系,但互联网来了,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班级同学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参与课堂学习,破除了课堂空间的限制。互联网还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反向互动以及学生间横向互动等,这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很大优化。
如何将互联网服务引入课堂
首先来说一下反向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收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反馈,那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可能会恐惧,学生的学习情况层次不齐,他可能处理不了。另一种情况是老师可能会很高兴,因为能够做点对点的互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超出老师的想象,老师可以把学生对于问题差异化的理解收集出来。
现阶段将互联网服务引入K12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是:
1. 如何与现有的教学环节融合,能让老师在使用的时候感觉“舒服”,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很顺利并高效。否则他可能不用你的产品,因为传统授课留作业的方式仍然可以满足教师目前的工作。
2. 学生对在线教育的选择不独立。学生在寻找在线教育的时候没有自主权,受牵制很多,引入课堂的服务需要有学校、家长、教师团队的支持才能让老师把在线教育的服务应用到课堂中。
在K12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服务可进行的尝试:
1. 采用交互任务、碎片化。如果“野心”没那么大的老师是不会开MOOC课程的。但是对多数教师来讲,还是要低门槛。将作业、调研、讨论、问答的互动都做成碎片化,这样可以让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引入互联网服务,老师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差异。
2. 用户的结构设置上,不能回避机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服务的“革命派”喜欢“去校长化”,单这在K12项目中不是很合适的,因为校长在引入互联网服务的过程中是推广核心人物。校长都会关心学校的教学质量,孩子的学习状态,老师和家长的感受。你帮他解决问题,他就会帮你推进互联网服务。
3.注重场景和产品设计。考虑在教室、办公室、在家等等场景,考虑到状态、互动、点评、移动设备等方面。
4.做看得见的效果。好的学习状态,老师和学生比谁都清楚。给老师一些数据反馈,只要有横向互动、反向互动的变化,老师就能发掘学生学习的变化。家长也是如此,学生的横向和反向互动越多,一般都会对学生更有利。至于看出学习成绩的变动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把互动结果更多的数据化。
商业模式的设想
最后谈谈我对于将互联网服务引入课堂教学的一些商业模式的猜想:
1. 针对学校——构建免费的班级空间,班级的互动越活跃,产生的互动资源越丰富,校长更希望在班级、教师之间有分享的需求。(共享部分可以是付费和增值服务)
2. 针对个人的部分——老师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远程指导。
3. 还可以将商业服务引入课堂教学——对学校(机构)提供服务。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