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芬兰人有多爱阅读?看这所刚开的图书馆就知道了

作者:少年商学院 发布时间:

芬兰人有多爱阅读?看这所刚开的图书馆就知道了

作者:少年商学院 发布时间:

摘要:新开一家图书馆,总统来致辞了。

9.jpg

没有哪国,新开一家图书馆,一国总统要来致辞。芬兰总统这么做了。

2018年12月5日,芬兰独立日前夕,首都赫尔辛基新开了一家图书馆,叫Oodi,这里译成颂歌。芬兰总统Sauli Niinistö站在市民面前,做开幕词。我在现场。

640.jpg

 

(芬兰总统现场致辞,来源:总统府官网)

他都说了啥?我概括一下,有三:

第一, Oodi不仅仅是一家图书馆。这座面积17250平方米的图书馆,是对我们独立百年和国家文明的致敬。这是芬兰和每一个芬兰人应得的地方,是赠送给全体公民“独立百年”的生日礼物。

第二, 打开图书馆的大门,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总统讲了自己家庭的阅读故事。他第一次访问图书馆时,就被各种书籍吸引。当时他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选择一本好书?作为孩子,一次只能借五本。他在挑选中纠结。

二十年后,经历重复。他带着儿子去图书馆,孩子选择一本书、改变主意、放下、再次选择。他知道,他放下的每一本书都会有其他孩子再拿起。正如图书馆门口警示牌写的那样:你留在这里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长! 

一代又一代,图书馆资源带领芬兰成为一个爱阅读的民族和国家。这背后是对自己母语的自信、文化的认同。一个有身份认同的民族,是强大的民族。

第三,Oodi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它实际上是一个智慧集市,一个思想和行动可以自由流动的市场。它被新旧建筑,音乐,文学,自由表达,艺术,公民和民主所包围。 

Oodi,要告诉每一个人:图书馆可以在时间洪流中存活,要以创造性的方式。让人在其中享受科技、人文、建筑美学和游戏。

总统特别指出,玩耍不仅仅是孩子的兴趣,而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特征。希望芬兰人可以忘记时间和环境,参与游戏活动,而这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0.jpg

看完,你什么感觉?

反正我是被总统的真诚打动。一个能在这样重大公开场合,鼓励本国人民好好阅读和玩耍的总统,该是多想自己的人民能活得幸福!

还有,总统特别坦诚地指出母语阅读之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这一点是芬兰教育的根。做不好文化认同的国家,做不好自己的教育。我在芬兰居住,学教育,于此同时,每年有一个月会去另一个欧洲国家生活。

我看到,像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这样的国家,文化底蕴要比芬兰浓烈太多,但跟芬兰教育相比,却落后一大截。这背后的根源,就是过去这一百年,各个国家如何重塑自己的文化体系和引领国民身份认同。

芬兰绝对是一个懂文化认同的国家。在新移民身上尤为明显。它给新移民提供芬兰语课程,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政府还要发钱给来上课的人。

它同样尊重移民有权说自己母语,去医院看病、去社保部门、去幼儿园开家长,都可以请翻译。全部费用由政府承担。 

9.jpg

再来,总统指出,这家图书馆是一个思想和行动可以自己流动的市场。这给全球图书馆难题带来芬兰解法。我们都知道,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普及,纸质图书和传统图书馆越来越难存活。

Oodi图书馆,以建筑美学作为突破口,让读者享受人与物理空间的互动。但互动远不止这些,还有人与科技产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说了这么多。来看Oodi图书馆什么样。 

一睹为快

第一层,开放式公共空间。可以给市民提供休闲、碰面和互动的场所,有电影院、展厅和咖啡厅。也可以举办活动、讲座、音乐会和演出。

99.jpg

第二层,创意工作区。是开展工作坊和各种兴趣爱好者的空间。设有音乐室、工作坊、游戏房,以及配备了3D打印机和其他工具设备的工作空间。

o.jpg

第三层,书的天堂。你坐在里面,简直像鱼遇到水一样,快活。

i.jpg

(三楼,中间是书籍)

画.jpg

(三楼,两头是这样的活动空间)

外部和周边,都有啥?

Oodi坐落在芬兰议会大厦对面,这个选址方案象征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面对面”对话的关系。这两栋建筑中间,隔着公民广场。广场周围艺术和文化机构林立,包括当代艺术博物馆、赫尔辛基日报、音乐中心,还有中央火车站。

这块地,是芬兰市中心的最后一块地皮。从中央火车站出门右拐,一两百步就到Oodi图书馆。芬兰在这样“黄金地段”不盖购物中心,反而盖起图书馆。为何?  

j j.jpg

(馆外是舞台,给市民提供文艺演出) 

本馆设计师Antti Nousjoki表示:“我们一周都有不少时间,可能每天有两小时要在市内打发。与其在购物中心或咖啡店消磨时间,不如我们盖一个公共非商业空间。这是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人冥想,让人阅读,思考和动脑筋。”

要我说,给市民提供公共空间,要便利。这是第一层。2017年,芬兰修订公共图书馆法案。新法案规定,图书馆负有促进终身学习,公民积极参与意识,以及民主与言论自由的使命。

Oodi图书馆,提供了这样的活动空间和氛围。站在图书馆里,隔着玻璃墙,你就看见对面的议会大厦。政治和阅读一样,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

l.jpg

还有第二层:成为国家名片。上面说了,芬兰盖这个图书馆,要给世界图书馆难题提供芬兰解法。跟教育出口一样,这都是芬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比如教育转型、生物能源、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等,芬兰都有解法。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无疑,芬兰战略目标很清楚:借助旅游打卡,本身就是宣传国家形象。

n.jpg

这一点,从Oodi图书馆馆长口中得到证实:“2010年,我们计划建此馆的初步设想是要20万本图书,每天容纳5000来访者。到2018年落成,变成只放10万本书,每天可以容纳10000来访者。”书把空间让给了人。吸引更多人来此体验。

试想,一个刚出芬兰中央火车站的外国人,迎面而来这样一座“乌托邦”似的图书馆,内心澎湃,如何平静。

;.jpg

不只是借书、看书

传统图书馆,就是借书、看书。但书籍并不是图书馆的本质。那什么才是?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英国投入图书馆的开支人均仅14.40英镑,而芬兰的人均开支却达到50.50英镑。当英国关闭了478家图书馆,芬兰却投资9800万欧元建了这座图书馆! 

当其他国家的图书馆正在减缩开支,而芬兰却反其道而行。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奇怪。芬兰是个热爱阅读的民族。小到芬兰婴儿以书为玩具,每个婴儿的第一本书是政府母婴盒里送的。大到成人喜欢路途以书为伴,坐在地铁、大巴上都要手捧一本书。 

在数字化时代,芬兰仍然斥巨资建图书馆。归根到底,跟它抓住图书馆的本质相关。

这个本质是什么?是资源共享。传统上,图书馆共享书籍、共享知识。芬兰Oodi图书馆的厉害之处,是它要引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共享“书籍”之外,还可以共享其他,比如物品,比如空间。

【.jpg

作为一个新赫尔辛基人,我在Oodi图书馆可借这些“空间”:

4小时免费租房间或空间;音乐室、休息室、视频音频制作室、数码钢琴、展示墙、音乐演奏室、音乐制作室、平面设计区、数码打印、图片扫描,dvd制作、部分会议室可免费租用;缝纫机、电脑、切割机等工具使用;电子书、电子音频书、全球杂志、溜冰鞋、雪橇、家庭咖啡馆、语言学习班、作业辅导小组、乐器初学者班、写作小组...... 

再说说那些你可能想象不到的......物件——北欧行走杖,耳机,手提电脑,垃圾捡拾器,Roskapihdit ,游戏控制器,网球,血压仪,mölkky, u盘,演出服,滑雪靴,网球拍,计步器,乐器,扫描仪,并球棍,电钻,雪鞋,飞碟,各种球,眼镜,摄像机,读卡器,键盘,麦克风,指南针,哑铃,温度计,ipad,雨伞,充电器,冰球头盔,老花镜......

b.jpg

更进一步说说,在图书馆里租房间。我们生活在芬兰的华人家庭,孩子平时在芬兰语学校上学,但家长仍然希望他对自己的母语和文化有认同。一周会有一次的中文班。说是中文班,不如说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练习中文口语表达。这样的活动受到Oodi图书馆的大力支持。

78.jpg

我想新时代图书馆要做得好,无非抓住“资源共享”这个本质。做到这三点: 

1. 共享更多资源。图书馆的形式和功能一直在演变,但“资源共享”这个本质逻辑不变。在图书馆创新上,我们该思考的是:还可以共享哪些资源。

2. 坚守图书馆的公共属性。这包括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每一个读者只有处于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舒适的空间,他的阅读体验才会最优化。

Oodi却更进一步:提供公共空间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促进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关注社会问题、讨论民主和言论自由的场所。

3. 连接人。让身在其中的每个人,与书互动、与其他读者互动、与社会话题互动、与创意活动和文艺演出互动。

给孩子的优化设计 

既然这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芬兰孩子会是此馆一生的使用者。那它有没有针对儿童、青少年阅读做的优化设计? 

当然有。我听馆长Anna-Maria讲述:“我们馆员有三支队伍组成。其中有一支是专门为儿童活动服务,有专职人员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另外两支,一是为工作室和创意工作坊服务;另外一支是向导和讲解员,为游客和移民服务。” 

“我们甚至还有阅读教练,他们就像一对一训练的私教那样,只不过训练的是孩子的阅读能力。”

g.jpg

当我带2岁儿子来到三楼“书籍天堂”,头顶是起伏的白色天花板,有一种看见芬兰冬天白色大地的即视感。只不过,它在头顶。 

于erzi 而言,这里更像一个游乐场。可以跑、可以跳、可以跟其他孩子做游戏。图书馆不是什么高大上、静悄悄的、严肃的地儿。让孩子觉得有趣、有人玩才会经常来。 

对成人也一样。爸爸妈妈周末带孩子来,当然希望可以找到一个跟孩子可以“分”、可以“合”的地方。分,是让爸爸妈妈有成人自己的时光,看书、喝咖啡,孩子就在眼皮底下。合,是可以亲子阅读,找一个舒服的地方,给孩子讲故事。

o o.jpg

Oodi图书馆拥抱市民的这一需求。它通过图书放置把成人阅读和儿童/亲子阅读分两头。那一头是安静的成人阅读空间和书籍。这一头是儿童/亲子阅读空间,可以坐在木地板上看书,可以躺在阶梯上看书,还可以从这头跑去那一头,让身体动起来。或摆放地毯,给孩子以更舒服的姿势来听故事。

uu.jpg

和芬兰朋友Lee讨论这个话题时,她也觉得这个馆对爸爸妈妈带娃来亲子阅读很友好。听听她怎么说。 

这和国内的儿童阅读区/馆有很大差异。比如,北京有个很著名的“蒲蒲兰”儿童绘本馆,我们带娃去阅读,里面也是有很多有趣的儿童阅读环境设计。

比如孩子可以钻进玩具洞洞里阅读、可以爬上一个有趣的大积木玩具上阅读等等,可能比较符合低领孩子坐不住的特点,有趣才坐得住,才有阅读的前提嘛(芬兰幼儿园有一种椅子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个人从用户体验角度,觉得当时去北京的蒲蒲兰绘本馆,我们大人有点“无处安放”。好像是个孩子的世界,不太找得到适合我们大人阅读的地方。

这就比较尴尬了。我们不陪娃,娃就在里面瞎玩。陪,设计得又过于“孩子”,而不是“亲子”阅读——可能这个是在Oodi图书馆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大人可以跟娃一起阅读,大人也方便拿自己的书(同一层),大人也可以喝咖啡就坐在附近。

再有,阅读毕竟不是“社交”,更多是一件私密的事。这个馆就用“大空间套小空间”的方法,让孩子能享受一个人的“私密阅读”时光。随处可见的球椅,孩子钻进去,一个人阅读。

099.jpg

当天,我儿子遇到一个芬兰小女孩,两个孩子不认识,一起跑来跑去几分钟后,便一起钻进这个圆椅里,打开一本《姆明》,相互指给对方看,眼睛笑成一条缝。

此情此景,让我感动。对教育没有很深理解的国家,盖不出这样的图书馆。因为它指向未来:未来,穷人家的孩子每天抱着屏幕看,精英阶层的孩子可能在公共空间学习做手工、与人互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少年商学院”,作者钱文丹。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 少年商学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少年商学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芬兰人有多爱阅读?看这所刚开的图书馆就知道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