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学习力的17课:聪明≠智慧,发现问题是第一要义

作者: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

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学习力的17课:聪明≠智慧,发现问题是第一要义

作者: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

摘要:小孩儿能做研究吗?

640.jpg

图/pexels

第1课  小孩儿能做研究吗?

为啥中国孩子年年获PISA和奥赛奖,但直至2015,才有一位成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为啥美国中小学生下午两三点就放学,基本没家庭作业,但他们长大后雄踞诺贝尔科学奖榜首?为啥起早贪黑的中国孩子,起跑领先终点落后?为啥整天就知道玩的美国孩子,起跑落后终点领先?

把汉语“研究生”的定义 (大学本科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机构深造、做研究的学生)译成英文,美国人全懵圈!因为美国二年级小学生就开始写科研论文……

儿子8岁时写的第一篇蓝鲸鱼的“研究报告”,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我更感兴趣的是,孩子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比任何蓝鲸的知识更有价值。

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与他们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好奇心越弱。必须在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最活跃的阶段,鼓励孩子做研究,种下一颗良好的种子——就像在股票市场买了潜力股……

人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如种子在发育阶段,没得到科学的护理、适当的施肥、充足的阳光,种子就发育不良。待发育不良的种子已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环境,将难以成为参天栋梁。

第2课  该收集观点还是创造观点?

8岁孩子研究蓝鲸,是在收集、整理前人的材料。这是必然阶段(可惜许多成人,包括研究生、甚至学者,永远停留在此阶段,只不过做得更漂亮、更专业罢了)。但这个必然阶段,一定是过渡阶段,不能是永久阶段。我们要把收集观点的孩子,引导上创造观点的道路。

看着人声鼎沸的科研成果展览会,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基础教育,在一块、一块地铺垫着诺贝尔奖台的台基…… 

传统的做学问是“注疏解”——给经典“注”,然后在“注”中“疏”,再在“疏”中“解”。比如《红楼梦》,中国知识分子花在“注疏解”上的功夫,恐怕曹雪芹本人也始料不及。更有甚者,范仲淹在楼上或楼下写《岳阳楼记》,也研究得津津有味,争论得呜呼哀哉。

钱学森质疑中国教育没培养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是只注重培养“收集观点”的人,而不是“创造观点”的人才。

在孩子开始做研究时,既不能求全责备,又不能满足于收集观点,必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培养能“创造观点”的孩子!

第3课  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家长的陷阱:既然好奇心与生俱来,不需引导和呵护!

美国一位3岁女孩的妈妈,因老师过早教字母,把幼儿园告上法庭。女孩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鸟蛋,但认识字母“O”后,失去了这种想象力——索赔1000万美元……

孩子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一个是幻象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好奇心会驱使孩子去想象幻象世界的东西;好奇心也会驱使孩子去探索现实世界的现象。因此,好奇心是探索、研究的动力。

好奇心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首要任务是去引导和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第4课  化好奇心为想象力

当某些事物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心”!

我们可用最通俗的语言从字面去解读“想象力”:“想”是幻想,“象”是图像——“把幻想变成图像的能力”。

好奇心是做研究的原动力,这种冲动驱使你去追究为什么?想象力是做研究和创造的翅膀,让你能为研究产生和设想很多假设。

好奇心引发想象力;但好奇心和想象力,可互为因果。因想象力也可触发更大的好奇心。

游戏是孩子沟通现实世界和幻象世界的桥梁。游戏是孩子想象力发育的摇篮。以成年人的眼光划定孩子的活动范围,会人为地切断孩子通往想象世界的道路。

孩子的“研究”往往是一个好奇的发问;这种好奇能不能衍变成真正的研究,需要想象力这座桥梁。

收集观点的研究,只需要好奇心,不需要想象力。如蓝鲸的研究,需要好奇心去收集已有的现成答案,想象力不起什么大作用。

创造观点的研究,孩子不仅要有好奇心,而且还非得有想象力的翅膀,去设计各种实验方法去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假设。

第5课  第一要义:发现问题 

培养孩子做研究,首先要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但我们的教育给孩子挖了一口很大的陷阱:以为首先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先发现问题还是先解决问题?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先发现问题还是先解决问题?连“问题”都没发现,怎么解决“问题”!?

若总是大人交问题给孩子去解决,而大人的问题又已有现成答案,孩子就老是跟着大人做已知的循环,充其量当个技术员,而不是科学家。孩子也只能是收集观点的人,成不了创造观点的人。

无论大人或小孩都是先有问题,然后再去想办法解决。现在好了,不允许你有问题。有问题就成了“问题孩子”,好学生都是“没问题孩子”。谁还愿意有问题呢?不允许有问题的后果: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像那只被剪了翅膀的天鹅,飞不起来!

给学生一个问题还是给学生一个结论?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

建议家长们参照“黄全愈素质教育实验班”的故事,用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只问问题,不给答案,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6课  怎样培养孩子的哲学思维?

有一种说法:“15岁前父母与孩子对话的深度,决定未来孩子思维的深度和格局”。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教育理念上的一大突破和创新,就是philosophy for children(儿童哲学)。美国实验的结果令人惊奇:参加过哲学思辨能力训练的孩子的数学成绩、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大大提升。

“儿童哲学”并非传授哲学知识,而是引导和启发儿童与生俱来的思考潜力,使孩子更具有推理、判断与创新的思维能力,更具有批判精神、更通情达理、更有民主意识。

“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家长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一个“助产士”,帮助孩子产生和形成对问题的看法,跟孩子一起完成思维的飞越。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可以通过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激发孩子的哲学潜能。在家庭教育中推行哲学思辨能力教育,是全新的课题。为了“未来孩子思维的深度和格局”,值得去实践。

第7课  条条大路通罗马吗?

我们面前有一个美丽的陷阱:以为最快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太多中国学生习惯聚合性思维,喜欢用最简便、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去得到答案;思路不开阔,不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妙处和意境。

考试的有限时间,往往也会限制思维的空间。因此,孩子们的求同思维就成了思维定式,反而不习惯海阔天空地去思考,去搜寻、去尝试不同的方式。

发散性思维指人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发散到各个方面,从而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奇妙和意境。

强化聚合性思维的训练,可说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培养在流水线上做简单装配的工人。他们只需要精确无误地把分配到手中的零件,装配到人家设计好的大机器上就行了。

不看你学了什么死知识?看你会用什么活知识?不看你怎么学死知识?看你怎么用活知识?不看你学了多少?看你会用多少?

不培养发散性思维,孩子就成了不会拐弯儿,不会变通,不理解“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只会一条道走到黑的“一根筋”。

第8课  难道只能由一个答案?

方式的单一和答案的唯一,是我们教育中的两大陷阱。

“死脑筋”就是指没有发散性思维,没有逆向思维,没有创造性思维,心里只有一个僵化的死答案。

18年过去了,“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的弱智(甚至反智)怪象,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孩子,以致已见怪不怪了。

老师有老师的“权”,家长有家长的“权”,特别是在鼓励孩子的独立思考,允许学生拥有不同观点,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的时候,所谓“一介布衣”,往往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如果你鼓励孩子,超出标准答案,跳出框框,到局外去寻求丰富多彩的答案,你一定会被人们的创造性震撼!

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并不缺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诉求,缺乏的是营造“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氛围和环境的胸怀和理念。

老师不是神,但是老师的讲台是神圣的;家长不是圣人,但是家长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家长和老师都不是一介布衣,而是可以种植参天大树,也可以“制做盆景”的“园丁”。

有不是“死脑筋”的家长,才会有不“一根筋”的孩子。

第9课  如何用智慧创造自己?

由老师灌输的死知识,“学会”了,有多少就只有多少,不会自己增加。培养了“会学”的能力,江河湖海的鱼,尽在手中!由老师讲解历史悬案,讲得再生动,脑袋里也不过装了一个悬案而已。自己掌握了了解、研究历史悬案的能力,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研究任何历史悬案!

没有重演历史的“木偶剧”,不是一张张重复历史的幻灯,不是按照历史的剧本去一句一句重复死人说过的话;而是让学生重新再创造历史。

可以几家人联合起来,让孩子们就一些社会热点,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或找一些有趣、有争议的案件,让孩子重新审理。让孩子用智慧创造自己,说不定20年后,你家也会走出一个大律师。

第10课  为啥聪明≠智慧?

到底什么是“学习力”?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学会”;另一个是“会学”。两个相同的字,前后位置一调换,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一不小心就掉进大陷阱。

一流考生不等于一流学生。考生善于在已知世界中寻找答案,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前者满足于“学会”,后者追求“会学”;前者喜欢老师的“以鱼”,后者乐于老师的“以渔”。

 “聪明的孩子”能够回答问题;“智慧的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俗人爱答案,智者寻路径。回答问题是对已知知识的记忆,但提出问题,往往是对已知知识产生的新思考。比如,“聪明的孩子”可轻松回答: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水分子。但“智慧的孩子”可能会问: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是燃烧物质,为什么一旦结合,就成不可燃烧的物质? 

“聪明的考生”不习惯质疑权威,不习惯思考与考试无关的问题,不习惯思考事情的成因,不习惯自己动手去实践自己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学习力是有缺陷的。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会学”的能力,让我们的下一代具有哲学思辨能力、科学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以渔”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第11课  我们是怎样把孩子教傻的?

明明考题问的是“你”(学生)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而标准答案却是“我”(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

以僵化绞杀鲜活,以单一封杀多彩,以武断屠杀思想……总之,以此“荒谬”为唯一正确的“标准”,去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审美意识和独立思考。

迫使学生压抑自己的思想,傻乎乎地去寻找“标准”——去捉摸“老师在想什么?”说其荒谬,是因为我们以老师的荒谬为标准去绞杀孩子的独立思考,去窒息孩子的审美意识,去扼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孩子想不傻都难!

其实,“误尽苍生”的不仅仅是语文,各门学科都是“帮凶”,只是语文课硬生生的“拉郎配”、活生生的“乱点鸳鸯谱”,显得更滑稽可笑罢了。何况学生在枯燥的数理化中,有时毕竟还有发现“真理”的快感。

为了得高分去揣摩老师的心思,不但训练出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跟屁虫”,而且还培养出善于揣摩上意、趋炎附势的小人。即便得“高分”,也是以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枯萎为代价的。

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让别人的脑袋为自己思考——没有独立思考、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创新意识,睁着眼睛说瞎话,跟着老师指鹿为马的孩子,不是被教傻了吗?

第12课  正确答案是最高标追求吗?

另一种危害更大但隐蔽得又最深的“被教傻”:在正确答案的引导下,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绞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虐杀同学的创新意识。这种“被教傻”,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微笑着死去……

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这些必须,并且可以死记硬背的没有任何创意的“正确”答案,这种满足就会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绞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虐杀同学的创新意识。

几乎所有汉语的人称都直接与人有关,唯独第一人称例外:“他”是“人也”,“你”是“人尔”,“她”是“女人也”,都与“亻”直接有关。但“我”的古代象形字,是一尊刑具。其部首是“大动干戈”的“戈”,是杀人的武器。(连日本也受影响,把“我”写成“私”), 万恶之源,当然得动用“刑具”。

如果一个人不愿或不能进入第四区,因为没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质疑精神、创新意识,其人格必然是有缺陷的。

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第3区和第4区的桥梁,而是老让孩子在第2区和第3区徘徊,就是一种可怕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动力定式驱使的定向思维。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以正确的标准答案为诱饵,把孩子困在第3区的“框框”里面——这就是美丽而迷人的陷阱,被教傻了都不知道!

第13课  背诵历史就会思考历史吗?

要避开这个陷阱,避免孩子被教傻,我们必须在第3区和第4区之间,搭建一座“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桥梁。其实,我们离“钱学森之问”,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差的就是这一步。

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西安事变”的史实后,让学生死记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知识点,何错之有?甚至,带领学生去“注疏解”式地证实或证伪这些知识点,又何错之有?陷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冠冕堂皇。撩开其迷人的面纱……哦!原来错就错在仅限于对权威的“注疏解” ;错就错在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现成答案去翻来覆去地“炒旧饭”;错就错在以正确的答案,冠冕堂皇地把孩子限制于“确认行为”的第3区这个框框里。

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可以概括为两字之差 :“考”生 pk“学”生。或者说,是第3区和第4区的一区之隔。两字之差,一区之隔,却是云泥之别啊!“考”生总是在第3区确认已知的现成答案;“学”生却能跨进第4区去探索未知的答案。

在第4区里,特别好的老师/家长不像老师/家长;同样,特别好的学生也不像学生。

为啥自1901 年颁发诺贝尔科学奖以来,经历了117年,中国才产生一位本土获奖者?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在第3区和第4区之间,搭建一座“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桥梁,我们的孩子就傻乎乎地停留在第3区,去回答那些千篇一律的、不需要创新和探索的死问题,孩子也就不用去第4区探索“钱学森之问”!

第14课  乌龟能比兔子跑得快吗?

没有科学思维,孩子能不傻吗?

美国人认为 “乌龟总以为它们能在赛跑中击败兔子……但它们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乌龟爬得很慢,所以勤奋不懈,这是一个童话的假想,没有规律性;但乌龟根本无法与兔子赛跑,却是不争的科学事实,也是自然规律。

科学的第一要素是去发现规律。兔子比乌龟跑得快,这是科学事实,也是自然规律。但“先进必定自满,落后必然奋发” 是一种有文学色彩的假定,没有必然性。当我们的孩子用这种没有必然性的假定,去忽视科学的第一要素,去否定科学事实和自然规律,孩子不是被教傻吗?

科学的第二要素是科学的精神:质疑,独立,唯一。

孩子们只有认识到科学常识的(相对)永恒性,才会具备批判性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伦关系,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孩子的道德教育很重要,但道德教育不能绑架科学教育,不能代替科学思维;道德教育不能以牺牲科学三要素为代价,成为不重视科学常识,不重视自然规律,不重视科学精神、科学目的和科学方法的“三不孩子”……

第15讲  每个孩子都需要科学思维吗?

我们要避开一个陷阱:以为只有学理科的孩子,才需要科学思辨能力。其实,无论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培养科学思辨能力。

如果你去问美国孩子:乌龟跟兔子赛跑,哪个跑得快?美国孩子会认为你有病!

今天学的“知识”,将来可能就用不上了!但科学思维能力不会过时。当孩子有了科学思维能力,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它会贯穿孩子的一生,因为它是一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孩子可以持续地获得新知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旧知识的颠覆者。

第16课  什么样的孩子更会“读”书?

读书的陷阱:书,是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

在现实中很多人不会读书。尽管他们读过不少书,但充其量是复印机、打印机、扫描机,把人家的书复印到脑袋里罢了。

第一个,也是最低的层次,就是“带着顶礼膜拜的心情”读经典、读范文,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过眼,不过脑,不走心,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书读得再多,也不过一台复印机而已。这叫“进得去,出不来”。

与作者和书本平等对话的心境——读人家的书,竟能读出自己来。除了理解人家的东西,分得出好坏,还能悟出自己的东西。这种境界叫“进得去,出得来”。读人家的书,完善自己的思维。

书本到底是一种学习资源?还是至高无上的纲领?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批判性”在这里不是指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地反对一切。这里的“批判性”包含有逻辑思考、信息分析、综合评判等高级思维活动的含义。

批判性阅读是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答案的过程。批判性阅读不仅要求学生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东西。当批判性阅读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时,阅读就不再是“念书”“背书”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深度思考,主动学习,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

批判性阅读的关键是独立思考。经过独立思考,全盘接受也是批判性阅读。

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什么谜底?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要不唯书,不唯上!

能将一本书读出破绽来,可算是读得入门了。小到找出个错字,大到将一本书都据理否定。有些书,只要大致翻翻,不值得深究。有些书,需要仔细阅读,弄清来龙去脉。有些书,不妨想象它为“敌人”,去发现其中破绽,找出其中的问题,甚至否定了这本书的合理性,你就站在了这本书的肩上(朱永新语)。

首先,要读出书中的“作者”;然后,读出书中的“读者”——自己!

第17课  什么样的孩子更会“听”话? 

哈佛大学校长,Faust博士在2017年的开学典礼上说:教育的目标就是确保学生能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美国小学一年级,“童子功”的入门功夫叫“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聆听”。

批判性聆听就是对他人的口语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带着脑袋去听,而不仅仅带着耳朵去听,把所听到的信息过脑、走心。否则就变成录音机、传声筒。

在聆听的过程中,对信息作出迅速的分析和判断,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一年,我带着美国友人在国内某公园里散步,忽然碰到一个“传销飞行集会”,我顺耳听了一下:天哪!我这个美国教授都有点心动了……因为太具煽动性!如从小缺少批判性聆听的培养,很容易被蛊惑!

“批判性聆听”不是处处唱反调,为反对而反对。许多时候,孩子的“起疑”“存疑”,更像“批判性地聆听”。

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孩子具备了批判性聆听的技能,才能把握自我,保持独立思考的清醒头脑。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作者黄全愈 |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整理自《走进美国家庭教育:培养中美教育“混血虎”》系列课程。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腾讯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腾讯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学习力的17课:聪明≠智慧,发现问题是第一要义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