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那子 3月20日
自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一带一路”逐渐成为国际舞台的关键词。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国际化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对于大学建设而言,打造国际化战略已经被各所大学提上日程。那么对大学而言,大学能做什么,目前各所学校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呢?
3月17日,在由雅思考试主办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举办的“高校国际竞争力建设实践经验”分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副处长余新丽、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林莉、利兹大学商学院国际交流处主任王旭、海外学习基金会中国总监赵宁、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等嘉宾就上述问题进行分享。
与会嘉宾认为,当打造国际化战略提上日程后,中外高校纷纷通过扩展海内外布局、深化与世界大学的合作等方式扩展海内外市场,布局学校全球合作网络。同时,与会嘉宾就如何评估国际化战略的执行情况,世界大学的排名为什么会长期存在、未来国际化战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讨论。
当打造国际化战略提上日程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副处长余新丽演讲中简单梳理了我国国际化发展路径。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至今,我国逐步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国际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进一步把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举措。
今年2月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下简称《现代化》)也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十大战略之一。《现代化》要求,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拓展人文交流领域,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特色发展。
除了从宏观视角解读之外,余新丽也介绍了目前几所学校的做法。清华大学通过扩展海外布局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以及通过跟外国院校合作创建创新基地的方式吸引优秀生源;浙江大学通过深化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与剑桥等一批大学的学术交流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同时也在优化国际科研合作战略布局;复旦大学通过颁布复旦大学对外开放与合作战略报告,强调实施重点合作伙伴三年行动计划;南京大学也正式启动了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发展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则通过交大全球合作伙伴计划、胜任力培养计划和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等多项举措,布局上交大的全球合作网络。
北大的录取留学生思路
打造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如何吸引外籍留学生呢?会上,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林莉介绍了北京大学在本科生的招生策略。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北大还是其他大学,学校的本土化战略大多是为了响应“一带一路”的号召而推进落实。其中“五通指数”是“一带一路”的一级指标体系。林莉认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五个指标也为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指明了招生的方向——多层次、多类别。
在具体招生策略上,林莉强调说外语是北大必须考核的项目。虽然对雅思、托福等考试项目没有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的院系招生过程中,会对分数有一定的要求。据悉,北大对学校所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雅思要求在6和6.5以上。“这只是入门的要求。”林莉强调说,具体院系对外语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据介绍,北大本科生留类别会相对较多。根据留学生的中文程度,北大会分别设置不同的项目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中文水平。
据林莉介绍,预科项目是主要针对没有语言基础的学生,刚刚于2018年实施的“海外博雅人才计划”面向的则是国内重点中学在国际部学习的部分学生和部分“一带一路”国家重点的中学。其招生机制是入学考试。
林莉演讲中详细介绍了“海外博雅人才计划”相关情况。据林莉介绍,硬性要求包括,对于境内高中生来说,成绩排名必须达到全年级留学生排名的15%,海外的国际学生则要求在全年级前5%。经过材料审查之后,学校会采取面试的形式,面试主要采用中文。如果受到区域的制约因素考虑,可以采取远程网络的形式进行面试。
据悉。海外博雅人才计划,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经录取24人,目前马来西亚的7所中学已经加入计划之中。预计,2019年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也将陆续加入。
除了海外博雅人才计划之外,北大还有留学生本科生招生、预科生-本科选拔免笔试面试项目、政府奖学金项目等五个项目来促进留学生的引进工作。
海外大学如何实现国际化战略?
会上,王旭详细介绍了利兹大学的做法。据王旭介绍说,目前,利兹大学共有34,000名学生,其中7000名学生来自不同国家,8000多名教职员工。“国际学生占比为20%。”王旭认为这是学校国际化战略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王旭在会上介绍“本土国际化”的概念,她认为土国际化需要从国际和跨文化角度出发,有目的性的将所有在本土学习的学生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将学生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相比较其他项目,本土国际化更关注结果,并非投入。
据王旭介绍,利兹大学在实现本土国际化方面有三种做法,课程嵌入、国际性的课堂模式、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线上互助平台。例如,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一部分课程将作为文化能力培养的训练模块之一,让学生准备好全球思维,并让学生准确理解国际化含义。课程以国际性的课堂模式进行,学生在线提交作业。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共同完成项目,最终学生会见面并以国际小组的形式做最后的答辩。
除了课程设置之外,利兹大学也有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例如,跨文化大使项目和全球社区计划。王旭介绍说,在跨文化大使项目中,会有一些跨文化表演节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跨文化技能以及沟通技巧,逐步培养他们成为全球领导者。
利兹大学商学院也会举办本学院的活动,例如文化洞察力活动、商院美食烘烤、全球职业周。
“促进学院的国际化。”王旭介绍说,商院美食烘烤会邀请20个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共同参加。并让学生在由不同人群组成的团队中迎接挑战,如烘烤,食物测验,盲品测试和松露制作等。除此之外,活动也会推出本土国际化的内容,将国际和跨文化体验融入利兹商学院的学生生活中。
“将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融合在一起。”王旭在演讲中十分强调跨文化培养,她认为需要通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全球竞争力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而让学生们成为全球化公民和职业领袖!
世界大学排名是否会一直存在
当国际化成为一所大学的战略时,我们如何评价这项战略最终的执行情况呢?
余新丽认为这需要从两方面考虑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包括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方面的实力和优势。而软实力则包括高校声誉、大学的内部治理,大学的文化建设的实力和优势。“硬实力是显性,软实力是隐性。”
目前很多世界大学的排名在学术指标的比例是有所不同,张巘认为关于学术指标的比例需要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考虑。
张巘介绍了QS世界大学排名的占比情况。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占比20%;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占40%;全球雇主评价占比10%。张巘分享中具体解释了后两个指标的考量标准。“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是一个学校在过去五年中,整个学科不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综合的学术能力,在全球最顶尖学者之间的同行评议。而全球雇主评价是考察这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在全球顶尖用人单位心目中的认可程度。
除了QS,张巘还介绍了USNEWS、ARWU、THE等其他排名的侧重点。张巘认为USNEWS强调学术性,其中论文发表情况占75%。THE对于科研经费的关注度较高。ARWU引入了是否有拿过诺贝尔奖作为评价的一个因素。
张巘认为,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不同层面对世界大学排名都有很大的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需要参照排名选择对其个人职业发展起到最大促进作用的学科、大学和国家,不同国家大学需要排名对他们跨国交叉学科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人单位需要通过排名筛选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多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筛选,同时一个国家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大学数量和质量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未来学校国际化战略的趋势
不仅仅是学校,学生也在积极寻求出国学习的机会。赵宁分享说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学生出国动机也是不同的。
赵宁感觉说,韩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十分相像,出国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拿学历或者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准备。“是有较强的目的性。”赵宁强调说,韩国政府以及大学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例如,奖学金、助学金等,这与中国情况十分类似。据介绍,韩国学生选择学校的考核标准也是以排名为主要标准,强调学校的排名、层次,以及学校专业的排名。
“但日本情况比较不一样。”赵宁介绍说,总体来说,日本学生的英文水平相对来说较差,日本学生留学目的大多是想学习英文的同时体验欧美文化。
就目前情况来看,将国际化战略提到重要位置的都是一些985、211的学校。赵宁分析说,这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出国意愿最为强烈,同时英文水平和科研能力也相对较高。但赵宁认为未来将不仅仅局限在这部分学校中,院校之间内容的内容也会更为深入。
换句话说,高度和深度是赵宁认为未来发展趋势的两大关键词。高度指的是不管学生还是科研项目都比较注重海外合作院校的层次。赵宁详细解释了“深度”的含义,原有的模式是学生通过平台进入海外高校学习,通过学分转化的方式完成本土学业。经过实践的不断探索,赵宁发现学生对项目类型的要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学校更加在乎学生是否有真正的学习实践的体验。例如,是否有机会进实验室、是否能与科研小组一起做科研。所以,未来高校会更加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