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在“教育创新如何蓬勃发展”系列文章中关于“新式学校”主题的收获与反思,“教育创新如何蓬勃发展”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门精彩课程。在课程中,宾大教育学院孵化器负责人,原宾州教育部副部长,培生高级副总裁L. Michael Golden教授和他邀请的12个最受关注教育创新领域大咖们为学生们上13节课,并一起讨论各个领域面对的挑战。这13节课包括教育创新里程碑、教育创新的发起者与受益者、个性化学习、设计思维、社会情商教育、新式学校、人脉与社交资本、科技与教师创新、教育系统及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创新、PBL项目制学习、发展中国家教育创新、AR/VR。
在“新式学校”主题下,Michael Golden教授邀请了 Andy Calkins作为主讲老师。Andy Calkins负责NGLC(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hallenges)的战略发展及执行。NGLC是连接美国新式公立教育先行者的智库,致力于美国新式公立教育研究和搭建新式公立学校网络。Andy毕业于哈佛大学,在2011年4月加入NGLC之前,Andy曾担任Stupski基金会的高级项目官员,教育改革组织Mass Insight高级副总裁及Recruiting New Teachers,Inc.执行董事。
为什么会有新式学校
Andy提到1985年美国的大学有400+专业,到了2015年,这个数目已经变为了2000+,这个数据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说明了世界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但是1922年建立的分科制学校系统现在还在继续使用,这套系统显然与社会的需求是脱节的。
笔者认为这种矛盾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中比较明显的是毕业生和公司的用人需求不适应,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和职业之间总有一道沟要迈。在这道沟面前,有三种人:一种是迷茫型,不知道沟那边有什么;一种是力所不能及型,知道自己想去哪儿,但是缺乏相应的经验、技能;还有一种是远见型,早早地看到了这条沟,然后通过职业技能提升、寻找实习,做了弥补。然而,家庭背景是决定能否跨越鸿沟的重要因素。Andy验证了我的想法,提到15%求职者通过常用联系人找到工作,55%求职者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而拥有什么样的弱关系与社会阶层极大相关,这造成了毕业生在进入职场时的机会不平等以及人才技能与岗位的不匹配。一些教育者看到了这样的鸿沟,想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并付诸实施,于是就有了新式学校。
重新定义学生的成功
Andy首先介绍了NGLC从数十家教育、人类发展、职场研究机构成果中提炼出的面向未来竞争力模型,该模型中的四个要素是新式学校培养学生的共性追求,包括成功者习惯、导航人生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和学科知识,基本概括了新式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方向。
来源:NGLC 翻译:宁家琪
拿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故事举个例子
成功者习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驾驶习惯
导航人生能力:关键时刻刘启选择加入救援队
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把木星点着
学科知识:李一一知道点着木星会产生推力
NGLC还将成功者习惯、导航人生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和学科知识进行细化,变为20项能力,这20项能力基本概括了新式学校定义学生成功的维度,也就是新式学校的培养方向。从新式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不管是在常规状态下的工作生活,还是人类面对极大挑战时,新式学校培养出的孩子都极有可能成功。
来源:NGLC 翻译:宁家琪
新式学校通过改变学习过程和重新定义改变,使其在培养学生和建立学校制度上都极有可能成功。
改变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
新式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式主要通过个性化学习,以Vista United School District的个性化学习为例,个性化学习在教学的三个部分中体现:学习目标确立、学习路径、老师的作用
学习目标确立
“创造一个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或“设计一个急诊室”是典型的个性化学习学习目标。学生会提前知道评分方式,但其他一切都取决于学生的判断,比如最后期限,需要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设计项目使它符合课程主题。
学习路径
第一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并提出指导自己学习的问题。第二天,班级就指导问题分享了他们对该段落的回答,观察和意见。在所有情况下,学生决定什么对他来说最重要。这些自我驱动的目标和自我建立的里程碑可以教会学生时间管理和责任。学生们不怎么听课,也不会被分配使她们忙得不停的作业,但要对自己的项目和未来负起责任。
老师的作用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课上体现为老师不进行冗长的教授,而是制造开放式的学生讨论机会。老师的作用是提到一个被忽视的观点,或者确保更多的学生参与对话,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学生参与。
重新定义改变-更换动力系统
新式学校做的除了改变本身,还有重新定义改变,这是新式学校的加速度。所有的改变都要克服原有系统的惯性,重新定义改变带来的加速度,让新式学校极有可能成功。
传统学校在过去的十年间感受到了学校未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致力于提升教育品质。但是由于教育系统的惯性,大多数的尝试都停留在增减考纲、教学大纲内容,老师和学生则根据增减,多学或者少学一点。由于内容先行,教、学在后的模式没变,所以大家对教育的认知依然是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学习、老师教书的动力系统依然如旧。
但是新式学校颠覆了由内容到学习过程的顺序,将学习方式的革新,首先引入学习,从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由考什么学什么变为“我现在学习的东西非常有意义”,激励学生寻找、组织更加丰富、有价值的内容。
新式学校的革新,体现在改变考什么学什么的动力系统,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动力系统下升级,提升自驱力,让学生更有可能成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新式学校完成动力系统升级的方式是举办工作坊先让老师使用新式学习方式学习,改变老师对于学习的认知,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新式学校使用他们倡导的方式培训老师,然后让老师使用同样的方式改变学生,这种一致性让改变更容易发生。
美国的新式学校建立并不太顺利,遇到的阻力与中国差不多,比如体制内管理者和老师不愿意冒险,在现有的学校、教师评价体系下难以做出改变。Andy分享了一个他听到的故事,有一位学区监督对学校的老师说,我给你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的绩效评价都打满分,你们能不能试一试新式的教学方法?他在向州教育部门汇报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他愿意承担风险,解决这个麻烦。可能新式学校在中国的建立也需要很多决策人主动分担风险。相信随着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大,我们能看到更多有远见敢担当的先见者。
宁家琪,琪家教育咨询师,黑土麦田公益研学课程设计,宾大教育学院交叉学科人类发展专业研究生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