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投资第一个教育公司到第二次创业,已经快十年了。这十年里,中国仅仅有十家不到的教育公司实现上市,这十家上市公司,仅有两家教育公司在上市之后的几年取得稳定发展。同这几个成功的案例相比,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失败案例,看到了更多从辉煌走向没落的案例。在这一轮在线教育的大潮之前,仅我本人就能数出十多家拿到千万美金融资的教育公司。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消失不见,有的在苟延,有的茫然不知所措Dead-Live。他们有的销售额也达到过10亿的量级,有的也有过年增长10倍的速度,有的也有遍步全国的分支机构与上万名员工。
我们的团队,幸运地投资了其中两家上市公司,在其走向没落前成功地套现。悲喜交集的过程有无穷的感慨,不由让我们思索教育的本质,思索教育企业应该如何走向成功。
我们明白,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我们必须站在更多的时间维度长去看一些问题。只有能够积淀下来,心中才有红花,你的眼睛才可以在泡沫中省略过病树铁栅。
在长达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有两类机构生存的期限最长,一类是庙宇,另一类便是学校。在作为个人生命的历程中,有两个地方最让你留恋,一个是家,另一个便是学校。
虽然教育的本质有多个流派观点。但对于学校,当我们回首时,多赋之于崇敬怀念与自豪之情。这种情感,是一所学校能够跨越政治朝代的变迁,长远存在的基础。用较为MBA的语言,估且称之为品牌沉淀吧。
也许这些,对于体制外以“搂钱”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培训机构,装逼了一些。对于当下浮躁的在线教育行业,谈这些也许太扯谈了。大家谈的是流量,是用户,是增长速度,是现金流。可是,如果你创业不是为了将公司卖给BAT,不是为了融资后过一把奢侈生活,你就需要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你就需要在公司创始之初就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沉淀公司的品牌?
上市的教育公司中,仅有三家做到这一点,一家是新东方,一家是好未来,还有一家是洪恩教育。他们都不是以发展速度见长的公司,在他们的成长期,有一批公司的销售额与成长速度均大于他们,个别的K12教育公司最高成长速度有一年从2亿到10亿的记录,今天的在线教育公司好象还没有一家打破这个记录。这些高增长公司大多没走到上市节点就崩溃了,即使勉强上了市也有的退市有的在苦熬。回想这些公司,内部管理中最多的词就是“圈地”,“拉流量”,“电销”。与今天一些在线教育公司谈的词,没有太多两样。
我们这里不谈如何沉淀品牌,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问题,高度取于创始团队的教育情结与人文精神。对于在线教育公司,品牌积淀将更加重要。在互联网上,没有区域的界限,传播速度更加的快速,品牌维持的压力将更加大。教育品牌的积淀,绝非依赖“马佳佳”式的路线可以积累。在教育行业,有的是教育专家,有的是对教育有真挚感情的人,体制内外近三千万教师群体中有大量的对教育对孩子终身热爱的人,你无法欺骗这一群人。他们不是权威,他们不是“明星”,他们非找挂着行业“专家”头衔的人可左右,他们是教育本质的维护者。一个教育机构的产品,如果不可能受到这些老师的认可,这家机构发展的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再快的发展速度也都是转眼烟云。
在行业中呆的时间长了,不由对教育本质的事情愈发地敬畏。看很多在线教育的创业项目,大量项目从出发点就是违反教育本质,品牌就为负,注定走不远。即使自己,也经常犯下此类的错误。有一次兴致冲冲地招呼ICANMUSIC的韦凯元,讨论一个钢琴在线教育的好点子,韦凯元听完我的描述,很不客气地说:“你这个,听上去好玩,但是违反了钢琴教学的规律............糊弄几把家长可以,但会被音乐教学的老师们鄙夷的”。具体如何违反的,这里就不能描述了。我只记得当时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互联网给在教育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我深信在线技术将不弱于印刷术对教育的促进。但是教育产品中,含有大量人性、哲学与艺术的成份,这些问题非技术狂人可以解决掉。即使你要做一个平台类型的在线教育项目,也必须解决掉“大学与大师”的辩证论题。那三家树立起自己品牌的创始人,两个是做老师出身的,一个学哲学的,这个现象能否给我们带来点启发?
品牌积累,也非一劳永逸的事情。过去的十年,即使是“奥数”这种备受指责的产品,只要你能够做到让传统授课型老师认可你还是懂奥数的,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成功。但是,随着一批接受过更为广博专业教育的年经老师的成长,他们更加专业,在各类社交工具的支持下对教育产品的点评影响力更大。无论是新东方还是好未来,如果不能持续提升产品或换代产品,他们的品牌将受到挑战,这可以说是新东方泡泡少儿英语项目没落的核心原因。
栗子老师,江湖人称瓜总,学大教育早期投资人,义方教育创始人,目前创业翼鸥教育。
本文来自作者独家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