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腾讯思享会、中信出版社和MOOC学院共同举办的“拆掉的大学围墙”思享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汤敏分享了他对“中国的慕课应该向何处去?”的猜想。
“拆掉传播与思想的围墙”
汤敏认为,“拆掉的大学围墙”,并不是拆除一个物理上的围墙、砖头围墙。因为大学更大的围墙是在课堂上,好的老师、优质教育只能是在好学校里的学生才能享受到,这是最大的围墙。这是一个传播的围墙,也是一个思想的围墙,这个围墙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对更多人接受一个好的教育,它的桎梏、它的封锁远远比物理上的围墙大得多。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个围墙是打不破的。从孔夫子到亚里士多德的所有实践来看,传统教育只能是在课堂上,只能是少数人享受。
在互联网时代,该把这个围墙把拆掉了,谁先拆,哪个国家先拆,哪个国家先收益,哪个学校先拆,哪个学校先收益,哪个学生、哪个老师跳出这个围墙外,他们也先收益。
慕课(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就能够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的人、学校、更多的学生分享。这和电视大学、“网易公开课”不一样,他用了全新的方式,把网络游戏等一系列东西融合进去,全世界和教育界都在快速地推动慕课革命。
中国的“慕课”应该向何处去?
最近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或者一个“歌德巴赫猜想”:中国的“慕课”应该向何处去?为什么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中国教育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中国教育问题很多,在座各位现在还在教育里,酸甜苦辣你们自己知道。
中国教育很多问题,但我认为最大的三个问题:一是教育公平问题,城乡之间,好学校差学校之间,985、211跟三本、四本之间等非常不公平。二是大学生就业难,现在连农民工都短缺了,市场上唯一过剩的是大学生。三是创新能力不够,全世界都在创新,中国要想办成创新的国度,可以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年轻人创新能力不够。当然还可以列出很多,但在我看来,这三个是中国教育最核心的问题。
以此我来回答中国的“慕课”向何处去——当然向中国最需要的、最缺的,对中国未来发展、对个人发展、对国家发展最需要的三个领域里去,而目前全世界的慕课,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是一条高大上的路,比如哈佛大学的、斯坦福大学的、耶鲁大学的、北京大学的,这些都是好的学校、顶尖的学校把他们的课挂上去,这没错,应该做,但我觉得仅有这个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那中国“慕课”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什么上?我觉得应该解决刚才说的三个问题: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
中国“慕课”要走的路:推动教育公平、帮助就业
接着的问题是,“慕课”行吗?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吗?要解决这三个问题,中国的“慕课”要走另外一条路。
先谈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最不公平的是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是好学校差学校之间的差别,我们做了一个试验,从去年开始把人大附中(中国最好的中学)的课以互联网的方式、以“慕课”的方式,直接上到中国最贫困的广西、重庆、内蒙和河北十几个贫困县、乡一级中学里去。现在乡中学是所有中学里最差的,这是因为有贫困县的中学。全国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的课上到中国最差的学校、最差的学生、最差的老师的地方。从去年开始已经做了一年,现在这个项目在几天前扩大到全国18个省130个学校里。第一年我们做了13个学校,效果非常好,最好的两个班跟没有上过人大附中的班相比,差了40分,很多差了20分、十几分,效果非常好。
现在我们在扩大实践,如果人大服众的课能上到中国最贫困、最差的学校里去,为什么别的课不去做?这就是教育公平,解决了教育公平最核心的部分:教师之间的不公平。教育公平,可以把房子建得很好,可以新的小学、新的中学,甚至可以把乡村学校建得美轮美奂,但没有好老师都解决不了问题,而我们这个项目是解决师资问题。
其次,关于大学就业问题。三年前开始做了一个大学生创业课的实验,上个学期在全国60几个大学里,刚刚开学我们做到将近100个大学,因为没有什么比要把创业的种子种在大学生头脑中更重要。教育部两年前甚至发出通知:大学生创业课应该成为大学的必修课。但在座的各位,你们哪个学校把创业课跟其他课一样作为必修课了?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那么多创业的老师,而且创业课有老师讲,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我们的课请了一批企业家来讲,如徐小平等人,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教授给我们讲课,还有刚刚出大学正在创业、正是头破血流、一筹莫展的大学生,亲自跟大学生讲他是怎么创业的,创业有多难。考试是每个学生分小组,拿出创业计划书。
我能把徐小平拉到全国一百个大学都讲一遍吗?不可能,我是用“慕课”的方式,课堂就在北京大学,然后找一个公司拍下来,直接传到其他99个大学里,全部是用大屏幕,跟北京大学的同学同堂上课,里面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流大学,也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三本都不是的学校,跟北大同学同堂上课、同堂作业、同堂考试。
创业课能这样,为什么别的课不能这样?现在我们正在设计一个新模式,现在并不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大学生学出来的知识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变一下?把大学第四年的课由企业来上?企业把他的内训课,以“慕课”的方式拍下来,放在网上,考试都放好,比如你申请联想,得先去考过联想开出的三门课、四门课来,考试过后,看你多少成绩,再到联想面试,再工作一两个月,考察你一下,这样才进入联想公司。
如果有上万人由企业开出的课,学生在第四年就按照你想去的企业,去上他的课,等于是经过他的培训,这种等于是学生与企业之间,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问题能够大大缓解。
头三年大学生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到第四年要出校门时,教育如果这么改造,既然可以拿企业来,为什么不能只限于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拿国际上最新企业的课给中国学生上。比如现在的大数据火得不得了,但中国没有几个老师是懂大数据的,能不能从国际上把数据课引进来?
如果英文不行,把中文字幕打上去,照样可以学。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那他的创新能力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按照目前的需要,中国“慕课”应该着重去解决这三个问题,行不行,我们小小的试验说明可以,未来怎么做需要国家政府、需要民间、需要学校、需要企业一起来推动,谢谢大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