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索网络教育模式必须首先搞清楚教学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担负的责任,其行为模式是怎么样的,否则一切探索都不会有正确的结果。
一、传统教育的角色定位
传统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无论是体制内的课堂教学还是校外教育培训,教师都是这个教学舞台上的“主角”,学生则是“观众”。纵观现实的课堂,“主角”在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观众”在台下或昏昏欲睡;或左耳听右耳冒,不入脑、不动心;或记住了知识或结论,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结果是,知识装了一脑袋,却思维质量低下,缺少创新能力和自我再学习能力。为何如此,因为无论老师水平多高、“演出”如何卖力气,学习效果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不想学或消极学就不会实现学习目的。只有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才能改变目前教学组织方式下教师只能针对一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现实。科学实验表明: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仅为5%,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不超过30%;但通过讨论、交流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50%;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竟可达90%。因此,国家主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刘延东2012年5月16日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提出:“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
二、网络教育探索初期的角色定位
如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人们做了种种尝试,但一直没有取得好的结果。互联网来了,人们燃起了用互联网改造教学方式的希望。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各种视频课程纷纷粉墨登场。人们花高价请“名师”,用录播或直播的方式制造视频网络课程,不分授课对象、不管学生差异,让更多的学生看同一个老师讲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探索只是将线下教育搬到了线上。“主角”还是那个“主角”,“观众还是那个“观众”,教学方法还是“你讲我听”或“你讲我看”,学生还是没有主动学习,所不同的是从面向几十人变成了面向成千上万人,教学效率是提高了,但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剖析这些视频网络课程,其内容还是灌输的、预设的、死的、产品型的东西,不是探究的、生成的、活的、在线服务的东西。
三、网络教育成熟期的角色定位
网络教育只有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知识灌输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够“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才能够达到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所说的“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的效果。
有效的网络教育,必须改变教学组织方式,调整教学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传统教学有二个参与主体,一是教师负责“教”,二是学生负责“学”。网络教育至少应该有三个参与主体,分别是学生、教师、网络课程运营服务商。他们的职责应该:一是“学”,二是“导”,三是“服务”。教师要由千方百计讲明白知识或道理变成指导学生学习,由过去的独角戏“演员”变成“导演”,由知识的发布者转变成学生探究的指导者、点评者,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品头论足;学生要由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由坐在下面“傻呵呵”的听,变成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成知识产生的体验者、试错者,体验结果的报告者、评论者、借鉴者、反思者、修正者;网络课程运营服务商则提供“演出舞台、演出道具和演出服务”,组织高水平的教师编写“演出剧本”——数字学材,供任课教师(导演)指导学生(演员)学习(演出)之用。
教师要从个体劳动者,变成网络环境下社会化大教学的一份子。使教师由无限教学责任向有限教学责任转变,解决老师“一个人在战斗”的问题,为教师教学提供教学智力支撑,开放教学过程,引进外部教学能量和教学资源,形成“影子教学团队”,为教师减压、减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降低教师水平在教育质量中的权重,释放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