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万笑天 成都报道
没有人知道,2019年的这个教师节,50岁的郑文锋是怎么过的。
对于《等深线》(ID:depthpaper)记者的收集邀约,他的友人转述了拒绝:“他能理解这些学生的做法,并且不希望事情再发酵下去,一个年轻人如果在这件事上被扒出来,他的后半生就毁了。”
过去100多天里,身为大学副教授的郑文锋以被举报的形式,卷入了舆论风暴:有1个学分的“创新的本质”课程结束后,他劝阻学生以“四大发明”做论文,随即遭到围攻和举报,最终被学校以“师德失范”停课两年。
舆论哗然。《光明日报》、侠客岛(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媒体账号)、央视等先后刊发评论,认为学术话题当以宽容氛围争对错,但绝不应该上纲上线营造“寒蝉效应”。
但最终,一切悄然。真相究竟如何?那名学生是谁?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答案。喜欢在课堂上争论的郑文锋,正用一次次的拒绝、静默,隔绝着屏幕另一侧的汹涌情绪。
“对于学生来说,还有很长的时间从人生中寻找一些体验,或许有一天能够明白,成为某些更好的事情的推动者。”他的朋友转述说。
10年创新课
“最近他出门坐飞机都能被认出。” 郑文锋的朋友说,空姐看到他的名字会问,“您就是那个郑老师吗?”
从成都市中心坐车近1个小时,才到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高树林立、流水潺潺,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研究生均在此学习。电子科大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A类高校,由教育部主管。
暑假,安静的校园里,副教授郑文锋,却两度被推至舆论风口。与其他老师相比,郑文锋有过丰富的从商经历:他做过销售员、投资经理、学校校长和公司总经理。33岁回到校园读完硕博后,开始教书育人。
作为内蒙古赤峰人,学生说他穿着比较随意,但普通话标准,语气也很温和。2009年,在进入电子科大第二年,他听从学生建议,设立了“创新创业”类的选修课程。
“当时100多人的教室,都放不下来听课的学生,很多人都是站着的。”他的一位同事认为,或许他从商的经历,让他对创新的理解和教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系统。
同事估算,过去10年里,听过郑文锋“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已经过万。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评价是,这门课程并不容易,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很多要求,“但只要每次都到,想挂科还是很难”。
课堂上,郑文锋会让学生称呼他“老郑”。“老郑的QQ头像是自己帅气的正装照,但真人看上去年纪要大一些,身材不算高,皮肤要黑一些。”这名学生说,他上课几乎全程面带笑容。
据学生介绍,期末考核时,会分成4-5人的小组,每个组要展示自己想出的创业项目,再录一段视屏,几乎每个学生都要上台发言。郑文锋喜欢争论,他曾告诉朋友:“如果课堂不讨论,那我自己觉得我没有尽责”。
有学生回忆起,一次讨论时,有同学都要急了,但郑文锋仍是笑着表达自己的观点,继续讨论,“他在课堂上经常和同学们辩论,他很喜欢这种模式”。
对课上出勤的考察,郑文锋很少点名,会在课后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写在纸条上充当签到。在他晒出的成绩单上,可以看到有0分的学生,“这应该是没来上过课的学生”。
还有上过郑文锋“创新创业”选修课的学生表示,郑文锋会利用自己团队做的平台,让学生创建自己的团队和种子项目,用项目和商业计划书代替论文。
“我们走完了从创业计划书到招募合伙团队,一直到IPO路演的所有流程,也才明白创业不是有好点子就能成功的。”一名曾担任课程中创业小组组长的学生说。
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讲座,郑文锋也常常参加。讲座上,郑文锋会列举一些国外的事例。例如,他用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创业故事,让学生理解企业家的特质;以微软为例,解释现金流是一个公司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特殊的老师
从前的经历,郑文锋也会常常向学生提起,说一些自己的故事,这是他非常独特的部分。1992年,郑文锋从成都地质学院(即现在的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并未选择继续读书,而是进入了成都蓝天汽车内饰件厂,成为了一名销售员。
在之后的10年中,郑文锋还做过贵阳证券公司投资咨询部经理、贵州天和磷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果树旅游学校执行董事兼校长、贵州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科技公司主要做电脑配件还有装配,他自己会做一些项目的开发。”熟悉郑文锋的人士说。
2002年,在本科老师的建议下,郑文锋报考了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并顺利考入。得益于之前丰富的商业经历,在硕士期间,郑文锋还担任了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之后在成都理工大学读完博士。
博士毕业后,郑文锋进入电子科大。“因为他的工程项目背景好,当时的评价体系也侧重这方面。来电子科大没多久就拿了几百万的项目。”
学校评价体系以学术为重后,郑文锋做了一次转型,2011年到美国做访问学者,从那时开始陆续发表了SCI论文。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电子科大也更加重视这类课程。
2015年9月,电子科大正式挂牌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在同事看来,早早锁定这样一个学科,加上其自身早前丰富的从商经历,郑文锋完全有机会,给电子科大在创新教学方面带来更大成绩。
有学生选修这类课,并非只为拿到学分。一名电子科大的大三学生公开说,他在大二听《问题驱动的创新创业》,郑文锋的这门选修课,是为以后尝试学校的“大创”项目做准备,希望先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
熟悉他的人认为,在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10年中,郑文锋的创新体系也在发展变化。其主要是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系统科学的结合,这种理论的创新主体是企业家。
熊彼特将创新理解为“把发明成果引入生产体系”,是对发明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发明是一种科技活动,而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
论文争议
“创新的本质”是电子科大一门面向全校研究生的课程,通过考核可拿到1个学分。从6月10日开始,连续上四天,每天上午4节课,16节课后,学生要完成8000字左右的论文作业。
在课程的前两天,即有相应的论述作业,后面的作业均可用之前的作业成果,作为写作素材。结课作业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思路,按照标准学术论文模式撰写,若查重高于10%,则会算作学术不端,不计课程成绩。
一名学生的论文选题是“四大发明”。6月13日,他将写好的论文发给了助教。之后,郑文锋将这篇论文的题目和前几段内容截图,发在了课程QQ群中。而争议也就此展开。
郑文锋在QQ群中说,“创新别用古代”“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并表示不能写类似“四大发明”的创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也没形成事实上的生产力或协作。在早前的课程里,郑文锋指出创新是一个科学的系统过程,包括迭代、多元、协作等要素。
大约40分钟后,八九人加入QQ群中,开始对郑文锋进行指责。郑文锋对此表示,“‘四大发明’没法写,没有任何细节和数据”。之后的讨论继续扩大,并开始质疑郑文锋的学术水平,要求他把论文发在QQ群中。
有知情者表示,在课程QQ群中,郑文锋要求所有人实名,在上述事件发生之后,没有实名的几人被移除出群。
几天之后,郑文锋登上了某问答平台的热搜榜,问题为“如何看待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公然侮辱四大发明”。也有网友对郑文锋在群内的态度,存在异议。
一个月后,电子科大给出了对郑文锋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结果,依据《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取消了郑文锋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资格,停止教学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24个月。这一处罚也与2018年1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相符。
郑文锋为通讯作者的一篇题为《工科高校创业课程交互式教学探索》的论文中,讨论了将交互式教学,用到工科高校的创业课程中。该文表示,在实践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理解,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也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上述论文中,还列举了两种促进师生间交流的方式,一是课上面对面的交互式学习,二是建立课程QQ群。论文称,实践看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得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对同一知识的不同理解,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
“创新的本质”课程中,有大量的讨论问题,主要针对的是商业上的创新。在这里,创新是一个开放多元动态演化系统,其中迭代、多元和开放是创新的系统科学本质。长期的自我复制和迭代、多元竞争和协作、 开放的耗散结构不断输入信息、能量、物质,推动创新系统朝着可能的层次跃升,有崭新的现象和秩序涌现,是一个促使创新发展和演化的系统。
郑文锋的课上,经济规模的增长,以及技术的提升不是创新。他认为,创新包括的五个方面是,新产品、新方法、新资源、新市场、新结构。在此基础上,推动的长期迭代演化,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发展和扩张;在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人类的大规模协作;开放以获得演化需要新物质、新信息和新能量,是创新发生的过程。
有知情者说,在课程的最后,提到了“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郑文锋在问题下方写道,“我们不是为了回答它,而是为了颠覆它”。
有趣的是,在郑文锋静默之后,关于四大发明本身的争论,也归于平静。
(编辑:郝成 校对:翟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等深线”。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等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