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不强制打卡,这届大学生没救了”

作者:陈臻臻 发布时间:

“​不强制打卡,这届大学生没救了”

作者:陈臻臻 发布时间:

摘要:我到底是来上大学,还是来打卡的?

13f04aa79f830173ee6e8feabf087ee1.jpg

*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撰稿陈臻臻,编辑秋裤,排版馅饼

滴,跑步卡!

不少人大概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上了大学每天还要被强制晨跑,这仿佛是在重复着高三时的机械生活。 

8858dac87fb9295836947489d561822c.jpg

比高中惨的是,高中不去晨跑,顶多给老师点名批评批评,大学没晨跑,体测成绩不达标,可能会影响成绩,以后毕业证拿不拿得到还另说。

想到这里,哈着热气,站在起跑线上开始跑步的大学生们,又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我真的太难了。

一场事先张扬的打卡悲剧

大学强制学生跑步打卡,将毕业证与体测成绩挂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份文件明确表明,如果学生的体测成绩达不到50分,将按结业或肆业处理。

鼓励学生运动是好事,但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在没有专业体育知识和体育教师的帮助下,贸贸然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或许会引发悲剧。

10月16日,沈阳某初中在进行1000米测试时,某初三学生起跑后不久倒地,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宣告死亡。

e58469844fc10e3d6434daee64b23a43.jpg

体测悲剧不时传来,到底是学生体质太差,还是体测太严格?/unsplash

10月27日上午,同样是1000米体测,徐州医科大学某学生在跑步时突然倒地,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体测是无数大学生的噩梦,看着这些案例,噩梦或许真的会成真,而大学生体能大不如从前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检测发展历程》的数据,大学生的肥胖率以每5年2%~3%的速度增长,同时,大学生视力不良的检出率高达86.36%。

61eac8f73e1e1bb09f867f8c96640583.jpg

中国学生越来越胖,视力越来越差。/unsplash

高中钉在教室学习,大学摊在宿舍咸鱼,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在阳光下运动或许不再是主流的生活方式了。

学生的体质在下滑,体测的合格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1990年男子50米跑的合格标准为7.1秒,到2014年降低为9.1秒;1990年女子800米跑的合格标准为3:50分,2014年的标准线降低到了4:34分。

即使标准放宽了,学生们还是体会不到当中的良苦用心,大家依旧觉得体测很难,依旧不想去运动。

a477220c69fcb2f804e963c4d3c158e1.jpg

长跑测试是学生时代的噩梦,800米后的窒息,不是谁都能经受得住的。/unsplash

学生的叫苦不迭,和我国重学习轻体育的氛围不无关系,网易数读调查了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69%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运动锻炼,还有57.1%的学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无法迈出锻炼的步子。

在学生年代,数学老师走进来说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上数学,这样显而易见的谎言大家都懂吧。

就算有些学生决定运动健身,但高校运动设施不完善,体育教师质量参差不齐,遏制了学生挥洒汗水的冲动。

19beb1e243f42d746cc3517668cf9c00.jpg

没有充足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大学的运动之殇。/unsplash

有学者在2019年以贵州某大学体育场馆为调查样本,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为标准,结果发现,该校区的体育场馆无法满足在校学生运动的需求。

比如,《目录》中要求学生数量达到2万以上,需配备4个400米田径场,4个足球场,80个篮排球场以及2个室外游泳池。

该校区只建设了2个400米田径场,3个足球场,12个篮排球场,0个室外游泳池,没有达到一项标准。而这样的情况,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并非个例。

13f04aa79f830173ee6e8feabf087ee1.jpg

新校区尚且如此,大学体育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可见一斑。/unsplash

主科学习围剿体育课,体育课被压缩,埋下了学生不喜欢体育的种子,想要运动的躁动被数量不足的体育场馆浇灭了热情,学生的体能越来越差,这颗种子在自由的大学校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最后,学校只能靠强制打卡将这粒运动绝缘体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但苦的还是学生,在凛冽寒风中跑步,弥补高中少运动的错。 

每一种打卡,都是一次行为艺术

曾几何时,打卡是上班族考勤的工具,如今,打卡机制早已蔓延各大高校,取代人肉喊到,成为先进考勤制度的时代标杆。

为了满足学校的考勤要求,五花八门的打卡行为层出不穷,让人不禁陷入沉思,做什么事都必须考个勤、打个卡,我这大学生活过得是有多失败?

安徽一高校曾在教室设置人脸识别器,用于日常考勤以及课堂纪律管理。

当学生走进教室,系统自动识别出学生的身份,将学生的考勤记录送达系统,来去之间,只消几秒钟,打卡便完成了。 

除了基本的考勤功能之外,人脸识别器还能自动识别学生的上课状态,走神、玩手机、打瞌睡,一切尽在人脸识别器的掌控中。

213bf573091272c05b9acd360011d3f3.jpg

人脸识别仪进驻校园,或许学生应该学会表情管理。/unsplash

原先,人脸识别器还没有这么凶残,它用于大门和图书馆的门禁系统,方便师生出入校门,但是现在人脸识别器监视学生在课堂的一举一动,难免有学生心存抱怨,水课玩玩手机还不行吗?

为了方便打卡,郑州一大学某班班长还购买了指纹打卡机,同学上下课各来打卡一次,不再人工喊到。

班长直言,自从用了指纹打卡机之后就不怕得罪同学,以前点名喊到,总有同学跑过来让帮帮忙,少写一次旷课,给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fff5ca192c4472f33a20ae7b38eca686.jpg

20d15a57d7a03dbfaf984272de1abffb.jpg

河南高校某班委自费购买指纹打卡器,方便同学,方便自己。/微博

当冰冷的机器代替了受人情左右的班长之后,翘课的同学少了,教室再次高朋满座,当有同学凑近求着给次机会,班长摆摆手道:“对不起,我只是台无情的打卡机器。”

科技方便了打卡,说到底科技终究是冰冷的,打的是卡,伤的是人心,充满人性化的打卡机制才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2017年10月,云南某高校要求晚上查寝时,寝室长带领室友们按照奥特曼的姿势拍照。

8c1ca4a898093c17f7a5fceef768bf5e.jpg

大学生们右手平举胸前,左手竖着搭在右手上时,对着手机佯装发出光波,如此怪异的姿势让他们卸下了成年人的正经,梦回童年,同学们纷纷表示,很有趣不反感。

可能奥特曼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帮上这么一个大忙。 

我到底是来上大学,还是来打卡的?

打卡制度花样百出,指纹也好,人脸识别也罢,就算是趣味十足的奥特曼拍照法,也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

为了增强莫名的震慑力,打卡制度一般和奖学金、评优等考核制度挂钩,倘若学生不认认真真打卡,对不起,前述的这些奖项则雨你无瓜。

比如,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施行跑步打卡制度,若学生未按规定完成跑步的里程数,将会影响体育成绩以及奖学金的评定。

91aba6b0282b03b39c9218b393437a40.jpg

将打卡制度与奖学金挂钩,学生不得不遵守规则。/unsplash

同年,打卡的旋风刮到西安邮电大学,当时西安邮电大学上线了“智慧教室考勤系统”,学生需刷卡考勤,考勤记录差的学生或许将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在“如果不怎么怎么,就会影响成绩”的“要挟”下,无论制度多奇葩,学生不得不被服从。有些高校一刀切的做法,不考虑循序渐进,往往会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近日,长沙一高校在宿舍楼下设置人脸识别器,用于宿舍查寝,然而,整栋宿舍楼只有一台人脸识别器。

10点半开始查寝,学生们裹着棉服,排队刷脸的队伍排出了宿舍大门。在寒冷的冬夜,谁能理解学子身在宿舍,却流着鼻涕排队刷脸的痛苦。

321170bc838f7a133577da29e62c35aa.jpg

遇到如此折腾的学校,往届学生表示,幸好毕业了。/微博

有时候打卡制度出台得快,打得学生措不及防,当学生熟悉了学校的打卡系统之后,总有些聪明的小脑瓜能找到bugs,并且用人力来揪出其漏洞,更高级一点的,则需要动用科技的力量。

手机打卡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的跑腿创业者,他们或是体育学院的学生,或是好心的舍友同学。原本的代课群变成了跑腿群,群中发出的一个个打卡求助是他们质朴的生财之道。

c57f56b526bc16a4460f72acd19e856f.jpg

创业,从代打卡开始。/unsplash

App定位打卡的难度系数会高一点,但不用着急,办法总比问题多,在网上搜索“App 打卡 破解“,你会找到无数种越狱的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学校发布打卡制度,学生找漏洞,仿佛打游击一样,你来我往,新出的打卡制度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获取改进的机会,就被下一个更先进的打卡制度取代,学生们再次寻找系统漏洞,如此反复,制度沦为废纸。

然而,惋惜制度沦为废纸的同时,也要思考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大学设置考勤、跑步、查寝,甚至检测学生上课状态的仪器,颇有家长拉拔小孩长大的架势,一边要求大学生长大成人,一边对着大学生耳提面命,要早起早睡,要上课,要跑步,这无不是一种矛盾。

松弛有度的大学生活才符合大众对大学的想象,再者,军事化管理的大学生活真的出得了人才吗?

887779f9d2542b28da0496b0e613adf6.jpg

良好的制度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unsplash

看到这里,胡适第一个出来反对。

1911年6月,出国留学的胡适学会打牌,自此成为牌友,学术统统为打牌让位,从他的日记中,或许能够窥探出在学术和玩乐面前,学术大拿也有艰难抉择的一面。

7月13日至15日,胡适连续打了3天牌,到了第四天,他开始反省自己。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第五天和第六天,胡适还是选择继续打牌。

自然,打牌不是胡适生活的主旋律,在他的日记中也有读书会友的记录,是一种颇为充实有趣的大学生活。

胡适的大学生活没有打卡,照样过得自在充盈,就算有打卡的机制,或许也阻止不了胡适打牌的想法。

902f7ac2b346a1c8b984d01ff11b930d.jpg

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支配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大学之道。/unsplash

同样,在实行打卡制度时,学校似乎忽视了一个事实,学生作为一个成年的个体,已经有权利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

那些站在“我为你好”的高地上,强制学生跑步、早起、上课等的行为,只会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一些应有的自由。

如此指挥大学生该怎么生活,是把他们当3岁小孩看待呢,还是说从幼儿园开始,他们都没被教好?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有间大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有间大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不强制打卡,这届大学生没救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