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123RF”
高校产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产业经济模式,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等相关者所形成的网络是获得研究信息的主要来源,几乎在全国各高等学府中高校产业都以一些具化的实体企业形态所存在着。下图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列举的国内代表性高校上市企业:
“做一家世界级的高校企业”。高校产业的集群效应在国家经济的产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热闹到门道,高校产业带上的“小学徒”正在向“企业大师”的方向前行着。
科研成果转化遇瓶颈,时代铸就高校新形态
一个学科做不了的几个学科一起做 ,一个学校做不了的几个学校一起做 ,学校做不了的,行业企业也出一份力。
呕心沥血堆砌成的科研报告、发明专利成为废纸张张,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广遇到障碍,先进的科研成就得不到实践和生产,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一次次挫败着斗志昂扬的排头兵们;另一空间里,步履维艰的企业正缺乏技术支持与高端人才的助力。
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经商潮,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朱镕基总理提出“教育消费”这一概念,随后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大批覆盖工业、农业以及少数服务业的校办企业,名声较为响亮的北大方正和清华同方便位列其中。
高校产业的诞生正如一根连接器,恰如其分地降临在了二者之间。但从经济形态上看,这一初始阶段的“体制化产物”却是披着高校的外衣做着企业的事。无论是战略决策还是财务管理都缺乏规范化章程,这给学校自身造成了潜在的风险,也限制了新生企业壮大的可能。
此后,对于市场规范化管制的呼声愈加强烈。
清北引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蹒跚学步又十年寒窗,每个中国孩子都曾怀揣着北大清华梦,远远地看着陌生的首都。
2005年清北两校率先启动了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时期,学校与企业之间已经可以做到基本的泾渭分明,产权的划分清晰,还设定了专职委员会以及管理层专事专办,企业经营逐步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这之后的八年高校产业扶摇直上,在极速化成长与几何式扩大的规模中迎来了属于它们的“黄金年代”。
世界高科技公司的摇篮硅谷常年稳居全球人均GDP第一产区,但鲜有人知的是在它背后做强大的实力支撑的是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2012年接任清华控股的董事长徐井宏曾手指着北京中关村表示,中国第一学府会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的硅谷。
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出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产规模位列中国高校产业第一,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科技企业孵化投融资、资本运营等业务,资产经营领域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产业、能源环境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和股权投资等。
而在产融结合方面,相较于搭乘着早年金融与房地产“快车”的北大系企业,清华似乎慢了一步,因此它又筹备搭建新的攀升藤梯,如在线教育,集成电路等。
互联网风潮袭来,转型变革刻不容缓
“围城”之内,认清产业发展桎梏的企业们如梦初醒,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这些年企业的循环往复、生生死死高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每天诞生上千家企业的同时也有数百家企业消失。有种声音隐约在说着,中国的高校一直在政府丰硕的羽翼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随着市场不断革新,缺少“保姆式关怀”的这些高校无法成为这场比拼中独立的竞争者,即使顶着高校光环登录A股后也很快不见踪影。
2014年中国经济定调进入发展新常态,抛开人口红利逐步减退、资源短缺、物价上涨等共同难题,挡在高校产业面前最大的一块“顽石”便是科技技术竞争力超预期的飞速上升。国内外科技水平的不断拔高,云、大数据、AI、区块链等越来越多新的名词冲入原本平静的市场,高校企业原有的市场竞争力大幅滑坡,甚至面临淘汰。
不容忽视的问题还比比皆是:专利、版权、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利器难以出鞘进行转化,缺乏渠道与多样化的机制政策,此外,除少数王牌高校产业外,其他高校产业整体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低,产业内部暴露出极端不平衡的状况。
作为最早提出智慧城市理念的高校企业,浙大网新自2001年6月创建以来,在信息技术服务、环保节能、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由于商业模式过于被动,产品化程度迟迟无法提高,未能实现平台化运营,当成本背负更少、机制更为灵活的互联网创业大队加入竞争,它便在这场比拼中千疮百孔,败下阵来。
但随后浙大网新开始利用自身背靠强大科研能力的优势,展开一系列的政府投行以及项目合作,同时放低姿态融合学生群体的创新方案,向新兴业态的转型上不断努力着。浙江大学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烈表示,目前浙大网新的“互联网+X”业态已然形定制开发技术,垂直行业认知,创新运营模式三大要素。
真正的企业家诞生在秩序的、法制的规则中,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社会深刻的变革将会形成一个由企业家主导的全新时代。
如果未来能够将全国高校产业的母子公司联结在一起,将形成规模浩大的产业集群巨人,影响助推各新兴行业,进而萌发创造出新的生态系统,释放出巨大的创新与创造力。
任何产业从构建到衰败都必将经历种种波折,而眼下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对于高校产业来说及时做到转型升级并不算太晚。找准定位,放大优势,辨识人才,培育新的技术增长点,加快成果转化。相信这些核心竞争力尚存的“实力派”完全可以复制那段充满掌声与鲜花的时间轴,重回黄金年代。
本文转载自“亿欧”。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