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都教育
在今日(4月14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被多家媒体“围攻”,针对广大师生家长们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非毕业年级、高校、小学以及幼儿园的返校工作怎么安排?
学生返校后如何测温?
上课之后教室内一米间隔的要求能达到吗?
如果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就餐安全该怎样保障?
……
Q&A
问题一:这两天我们了解到,有的学校对开学后的上下学时间会有明确规定(比如早9:30到校,下午3:30放学),市里对这方面是否有明确的要求?部分家长正常上下班可能无法按时接送孩子怎么办?
李奕:确实在市级开学准备的指导文件当中提到了这两个时间点,9:30上课,下午3:30放学。当时的考虑主要有几点:
一是最大限度减少学生与校外人员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我们建议高三和初三开学后实行错峰到校、离校时间。
另外,在刚开始的阶段,我们不想让居家已经两个多月的孩子一下节奏那么快,希望还能有一个缓冲期。
第三,确实还有极个别的同学和老师还在隔离期或者还没有返京,在第一次的发布会当中,我们也特别谈到,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在开始有一个过渡期。
如果家长在正常上下班的时间内送孩子到校,学校也要为学生早到校、晚离校提供相应的自习的条件,以及自主学习答疑的一些服务。
问题二:市教委要求学校在开学后暂时不使用直引水,那么学生的饮用水要求和相关标准是什么?
李奕:孩子入校以后,吃喝住的问题确实是我们开学准备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学校的公共卫生空间要进行预防性的消毒处理,包括教室要开窗、通风,供水设施、饮用水的设备设施要清洁消毒。
特别提出在试开学期间,不建议使用直饮水。主要是考虑避免交叉感染,避免设备的长期不用导致的一些问题,所以建议学生带足自备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防疫工作的逐步到位,可能在学校解决孩子饮水问题上,我们还会有一些动态的调整。
问题三:对于学生返校住宿的问题学校要如何进行管理?
李奕:其实高三学生的住宿比例并不大,但是确实有一些郊区校或是距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会住校。为了更好地做好高考前的线下学习,我们要求学校在做好各方面防疫的前提下,可以安排学生住宿。
但是住宿住校期间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实行全封闭管理,不能每天还可以出去买东西,或者是跟外人接触。但在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学校不上课的时候,学生还是可以回家,所以我们所说的封闭并不是说27号进入学校以后一直封闭到高考之前。
问题四:开学之后公共区域、餐具和教室的消毒以及消毒液的配比是否有明确科学的标准?
李奕:公共区域餐具教室消毒和消毒液的配比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按照卫健部门和相应的防疫标准,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定,有严格的次数、时长以及浓度配比,还有用何种消毒液的类型的规定。
比如,教室、自习室、实验室等公共教学区域地面每日使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包括对于餐具,哪些是采用热力消毒柜进行消毒,哪些是采用有效率在每升250毫克的含氯的消毒剂浸泡,浸泡的时长是多少,都有详细规定。
所以在这方面请广大家长放心,在开学前的准备阶段,学校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认真学习的就是这样的标准。开学之后的所有的消杀都是有依据、有标准。
问题五:如果学校没有食堂,学生中午吃饭,就餐的话是吃盒饭吗?学生的安全怎么保障?
李奕:有一些学校确实不具备安排食堂用餐的条件,过去一直是送餐公司提供,这一次我们在卫健部门和防疫部门等的大力支持下,在前期阶段,跟送餐公司做了大量的检查、核查以及备料、管理流程、监督检查的防范标准的准备工作。应该说在学校开学以后没有食堂的,外面盒饭送餐的安排也能够确保安全。
我们在没有疫情期间,对于送餐就有一套卫生防疫的管理标准,包括留样、前期的检查、进货渠道的检查等等,而这一次会加倍的注意,特别是伴随着天气的炎热,在这方面的管控和监理会进一步加强。
问题六:上课之后,教室内一米间隔的要求能达到吗?学校的教室够不够用?如何监督落实呢?
李奕:北京和其他城市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首批开学的年级只有高三年级。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在这样的疫情防控条件下,我们还要集中优势的资源,集中所有的空间和人力资源,做好首批开学准备,应该说学校的教室资源、空间资源是足够高三年级使用的。
并且我们在保证社交距离,特别是一米间隔这方面是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检测密度的,市区校三级都要严格的检查。当然每个学校的教室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有的学校还能够在这个阶段把学校的阶梯教室、礼堂都启用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允许学校创造性的统筹资源要做的事。
但是一个底线就是教室内同学之间的一米间隔是必须达到,而且这方面我们会持续的检查,也是检查的重点。
问题七:关于教职员工及学生在校内要佩戴口罩,口罩有统一的标准吗?学生是在校所有时间与场所都需要佩戴口罩吗?
李奕:我们给学校配备的应急的工作用的口罩是完全按照卫健部门防疫部门的标准提供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对于同学来讲的话,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请家长帮孩子准备,因为每个孩子的脸型不一样,习惯也不太一样,特别是口罩的材质需求也不一样。我们还是希望监护人、家长帮助做好准备。特别是随着天气的炎热,在选择口罩的类型上,既要达到防疫的基本功能要求,还要相对轻薄一些,有利于孩子平时生活和学习。
但是有一个标准是不变的,在校期间,特别是在公共场合,确实都需要带口罩,这也是符合后期防疫戴口罩标注的动态管理要求。如果真的随着防疫工作的调整,从国家和市级层面提出新的戴口罩的标准,我们也会随着动态的规定及时调整。
对老师来说,戴口罩讲课一节课下来确实很辛苦,甚至口罩都湿了,很多学校也为老师提供了一些条件,比如提供单独的办公室,让他能够摘下口罩做快速休息,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所以关于佩戴口罩我们有标准有要求,也会随着疫情的发展做相应的调整。
问题八:非毕业年级以及高校、小学还有幼儿园的返校工作怎么安排?
李奕:这也是之前我们发布关于中高考时间和初高三开学安排的时候,广大家长和非毕业年级、高校、幼儿园最关注。还是要特别强调,当前我们对于中小学其他年级、高校和幼儿园的开学的时间还没有做具体的安排,返校的时间安排将另行考虑,并且在确定之后也会留足足够的准备时间,及时向社会发布。
对于中小学的非毕业年级,虽然线下的开学没有确定,但是线上的在线学习已从4月13号启动。在这方面也请家长们配合我们做好线上学习新阶段的一系列安排,这些也是开学的准备。未来线下开学启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对于幼儿园的安排,我们还是高度审慎。因为幼儿园的孩子自控能力不高,年龄又小,身体的抵抗力又弱,对于幼儿园的开学,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进行研究,放在后面来做具体安排。当然在这方面,家长和家庭的压力更大,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居家是不能够离大人的,而孩子的父母复工复产的压力也比较大。在这方面我们也特别希望咱们共同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问题九:在北京有固定住所的高校师生能不能返京?
李奕:高校学生的返校,带来的是在校内的大规模聚集,所以我们也是根据疫情的发展,随时动态研究,并且也会在形成方案之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目前我们的政策是,校外有固定居所的老师是可以返京的,因为他们不进入校内,可以在固定居所里完成14天的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观察。对于需要入校居住的老师,我们不建议返校,需要继续等待下一步开学安排的通知。
对于学生来讲,我们还是提出不离家、不返校,能够继续持续地进行在线学习。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也要求各高校在毕业年级的一系列安排上,特别是答辩、论文,包括就业的安排上做好服务与保障,促进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业。
问题十:高三的同学部分科目是选考,学校之前都是走班的方式,为了防止人员流动产生交叉感染,在开学之后是否会明确的取消走班教学?如何去弥补这对学生在复习考试过程当中造成的影响?会有哪些措施?
李奕:这是我们北京今年新高考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的高考是学生选科参考,所以从高二年级开始学生就走班教学,每个同学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最后复习的内容都是有差异的,最后参加高考科目也是有差异的。
在我们总体工作部署当中提到了学校要对走班制教学要进行特殊的设计和考虑,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开学后人员的聚集以及人员的串班和交叉。但是减少交叉和流动减少并不代表就不分科去复习了,并不是都在一个教室固定一个班,而是通过实行相对封闭的班级管理措施,安排入校离校,尽量避免班与班之间的这种交叉。各校应尽量控制走班频次和范围,减少师生交叉聚集。
高三真正开学到校之后,虽然不让同学们更多的在班级之间走动,但是复习所要考的学科是不能变,而且复习的质量和老师的安排也是不变的。这方面还请师生和家长们放心。
问题十一:本市开学之后是展开小班教学,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任课老师也会打破班级的限制,有一定动态调整?这样会不会对班级之间的教育衔接产生影响?
李奕:在这方面,市教委也特别关注,在空间调配的同时,也做好人力资源的调配。我们要求,原则上教本班的老师还不变,工作量可能要增大一些,但是通过学校的技术手段和空间安排上的协同,尽可能的让原班的老师还教这个班,让孩子感到不陌生、没有变化。同时也合理的调配补充一些其他年级的优秀教学力量,采用“交叉助教、协助答疑”的方式,来帮助和化解在特殊时期试开学阶段高三老师特别是学科老师工作的压力。但是总体原则是不变的:间距一米的标准和小班化,确保防疫的标准不能变。
所以开学之后,高三年级同学的实际获得,特别是老师的这种教育教学服务的实际获得,其实要比以往还要更丰富。
问题十二:现在有一些学校对于测温仪的设置上有一些问题,比如是在校门设置,还是说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要设置,市教委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明确要求?给学生测温的频率上有没有具体要求?
李奕:这是现在学校准备当中的一个重点,各区的学校都花费了很大的代价,做测温设备和测温的部署。从全市层面来说,对开学的测温是有一系列的标准:除了在校门口和关键场所有一些测温的要求之外,还提出了晨、午检的制度,动态监测掌握学生体温状况,并不是只在早晨学校门口测一下合格就可以了。
从市级方面来说,也在研究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做进一步的部署计划。后期我们会根据各项工作的推进及时来做通报,但是明确一点的是,要实时的监控体温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