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丢掉幻想,疫情后的教育行业没有报复性消费

作者:夏文和 发布时间:

丢掉幻想,疫情后的教育行业没有报复性消费

作者:夏文和 发布时间:

摘要:很多机构熬过了疫情,却死在了市场回暖的路上。

屏幕快照 2020-04-22 下午1.45.05.png

最近,教培同行的朋友圈打破以往的平静,纷纷热闹了起来。复课潮来了!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更有同行激动地说:“线下教培机构马上要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之所有这种观点,很容易理解。
 
一方面,网上上课效果一般,很多孩子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可能会更焦虑地回归线下补习;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很多机构倒闭,课外班供给减少,存活下来的机构将迎来巨大需求。
 
但,真的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也许,答案是:不会!

没有爆发性消费,只有恢复性消费,甚至报复性退费

关于疫情后教育行业的消费,河北一家做研学的创始人这样判断:“疫情后,会有恢复性消费,报复性消费不乐观。不论是家长的钱袋子还是防疫常态化,以及境外疫情的影响,都不看好”。
 
的确,国家整体经济下行,各行各业在遭遇“寒冬”后裹衣前行。裁员,降薪,破产,倒闭等例子不胜枚举,全国餐饮行业更是在四个月损失了5000多亿。
 
相比非典后的“消费狂潮”,这次新冠之下,即使会等来复工续命,伴随更多的却是“报复性缩衣节食”。报复性消费?完全没有!
 
艾瑞咨询在《疫情影响下的用户消费指数趋势报告》中称,这次经济的恢复周期相比非典更漫长,国民的消费动力明显不足,疫情结束后的3个月仍不能达到2019年的消费水平,需要更长的一个回弹期。
 
对于教培行业,虽会迎来一定的市场回暖,只不过是慢慢趋近于2019年相对接近的状态。
 
毕竟,家长的钱袋子空了,消费能力减弱,还有余钱报复性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吗?想多了!
 
以前给孩子报三门、四门的培训课程,疫情后家长可能只会选择更重要的一门,非刚需课程率先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对提供K9或K12等刚需类产品的教育机构来说,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行业竞争加剧。
 
2020年第一季度,倒闭的机构达到12000多家。而像早教类企业,企查查数据显示,一共新增192家,吊销注销220家,整体呈负增长。
 
有同行更担忧的是“疫情后没有报复性消费,反而有报复性退费。”
 
山东泰安一家做书法机构的负责人称“疫情爆发后,30多个家长前来退费,生源流失了一大片。算上房租和人工支出,三月初已经亏损了几十万。”
 
而像北京等地区,线下培训机构复课时间迟迟没有确定,很可能是暑假之后,意味着大批的线下机构面临资金困境。
 
“尝试过转线上,但失败了,孩子太小,线上课老师完全没办法控场。家长不愿意继续付费,有很多退费的。”北京一家幼儿教育老师反映到。但对机构而言,每个月校区的运营成本是存在的,无论再怎么节流,没有开源,还是很头疼。

公立学校占补课时间,降低家长对课外课程的需求

虽然教育部明确不建议占用假期补课,但并非刚性要求。现实情况是,复课后很多地区公立校已经进入了“疯狂加课补习”的模式。
 
“我们本地开学后,学生双休改成了单休,在五一放假前夕还在为是否缩短五一小长假进行了思想上的强烈斗争,进行了两到三次的通知变化。”一位老师说道。
 
不仅周六上课,多地也压缩了暑假的时间。而正常情况下,周末、暑期往往是参加校外培训辅导的时间。孩子压力过大,短期来看有可能会降低家长对K12课程的需求。
 
江苏一家英语培训机构运营总监在收集中提到:“连云港这边,从公立学校开课时间刚刚确定下来,之前通知是周六补课,上周教育局又说不补课了。来来回回调整,很乱,搞得家长也很疲倦了,所以有些索性就不上了。据我了解,现在非但没有新招,还有大量退课的。连云港已经流失了30%的机构。”
 
“报复性消费有吗?“” “没有,一点儿都没有。”
 
“虽然家长日夜盼望回归线下,但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不存在爆发,需求一直存在,但不存在疫情后的报复,毕竟教育不是消费品。”当被问及对行业的预判,上海一位K12机构负责人这样说到。

疫情后,家长会有上帝心理,口袋会捂得更紧,花钱只会更理性

“现在的家长好像比之前更难伺候了。”有老师无奈地说到。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火热全国,各大在线平台大力提供免费或者低价课程,从家长的视角,成本低了,选择多了。回归线下,只能让家长的上帝心理更加强烈,更愿意货比三家,选择更低价更优质课程,谨慎消费。
 
同时,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期间有关教培行业的丑闻层出不群,或跑路,或没有办学资质,或出兑,或员工离职等等,潮水褪去,谁在裸泳,一清二楚。
 
南京某钢琴培训机构宣布关门,400名学生几百万学费打了水漂;北京某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被发现跑路,投资人失联,涉及家长学费500多万。
 
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疫情让机构的短板被彻底暴露在太阳底下,家长对于行业的信心遭受了打击。
 
而这直接促使家长在教育产品的选择上更为理性、小心。除了教学效果,品牌,服务等都会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需求带动教培供给市场的变化。家长想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行业竞争升级,将会迎来一场硬仗,或是价格战,或者品牌攻坚战!
 
总之,疫情后,教培机构不得不面临的是:
 
家长重拾对教培的信心,需要时间;
 
家长消费能力回归,需要时间;
 
机构重塑品牌形象,需要时间;
 
机构强化客户信任,需要时间;
 
机构抢夺生源,需要时间......
 
钱更难赚了!

很多机构熬过了疫情,却死在了市场回暖的路上

子弹还在飞,在这场不确定性的博弈中,有机构一直在苦苦咬牙坚挺着,相信一切会慢慢变好。而有一些,熬过了疫情,等来了回暖的信号,却在中途倒下了。
 
“最近有很多校长同行来找我,想要让我接手校区。”
 
“几天前,我们街道旁边的2家体量稍小的机构倒下了。”一位培训机构校长说到。
 
迎来了复课潮,但机构转让、倒闭的故事还在继续。
 
偶有人笑,多有人哭。打开58同城,会发现培训机构密密麻麻的转让广告。
 
一度被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教育行业,这次真的是遭遇了“寒冬中寒冬。”哪怕熬过疫情,踩足了油门准备复课,挑战还在。
 
首先,疫情加强了国家对教育市场的监管。
 
从去年新政出台,教培机构面积不低于300平,3楼以下,教室面积不低于人均3平米,消防必须过关,教师需持证上岗……
 
到疫情后,各地要求线下培训机构完成当地教育局各项行政审核才能复课,光这一关,足以让一批无证无照、有证无照、有照无证的侥幸者出局。
 
4月16日,教育部再次强调线下社会培训机构要严守规定,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月费用。也就是说,行业之前的预收款模式,很有可能会强力调整。这对本来现金流即将枯竭的机构来说,无疑断了后路。
 
5月初,教育部更是印发了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六门学科,对教培同行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未来,市场大力整顿,在加速行业自净的同时,也会让一批打擦边球的中小机构,落寞退场!
 
其次,春招停滞,很多中小型的机构面临着现金流的巨大的现金压力,终于勒紧裤腰带熬过了疫情,还得面对招生的难题。想回血,没那么容易。
 
“现在招生特别困难,疫情期间我们做了春季班免费,本来没什么收入,现在准备暑期招生,以前的打法也不灵了,招生更难,在考虑要不要做更低价。”上文江苏连云港培训机构运营总监说到。
 
疫情前原有的招生和运营节奏,因为疫情后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激烈,开始失灵。机构还得另辟蹊径,重新探索新玩法。
 
还有,不管线上、线下,竞争激烈已是板上钉钉。
 
虽然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迎来了短暂的爆发性增长,但是疫情后,在线教育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数据显示,未来疫情后的1月,1-3月,3月后,各个省份用户在线教育的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线平台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抢人大战早就开始了。
 
而受疫情影响,转型走OMO模式的线下机构,也会与线上机构争夺资源,抢流量;全面发力,布局线下的在线机构,也会与传统线下机构在生源抢夺大战中相遇。
 
疫情后的教育行业,竞争只会激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培行业参考”,作者张沉浮。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培行业参考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培行业参考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丢掉幻想,疫情后的教育行业没有报复性消费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