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关于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

作者:焦建利 发布时间:

关于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

作者:焦建利 发布时间: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的课堂题目,“提问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723085924.jpg

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提问其实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有许许多多的技巧:如何设问,问谁?什么时候问?问了之后接下来怎么办?如何在提问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所有这些涉及提问,都可以说有着众多的学问在里面。

前几天,应邀出席一个教研活动,也有机会观察了两位初中老师的示范课,两节课都使用了平板电脑,也使用了一家企业的学习管理系统开展教学。在两节观摩课中,学生非常积极,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也非常出色,课堂上的互动很精彩,两节课都非常成功,也给所有观摩的老师和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观摩课之后,我得以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交流,也跟两位老师所使用的学习管理系统平台的高管在一起交流。在交流期间,其中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这位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他设计了教学活动,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和学习管理系统中的【抢答】功能,这非常好。可是在过去差不多一年的使用过程中,这位老师发现,【抢答】的学生似乎永远都是那些优秀的学生。所以,这位老师就问,这个软件有没有办法让他快速地知道,哪些人【永不按抢答按钮】?哪些人【总是抢不上】?永远在【抢答】的是哪些人?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个有关课堂提问的话题,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的课堂题目,【提问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经历了由【教师提问】到【学生抢答】,由【随机抽查】提问,再到【智能提问】的发展演变过程。

教师提问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控制着提问的【提问权】,问谁,什么时候问,以什么方式提问,完全在教师本人。

用两位示范课老师中的一位老师的话说,在提问的时候,他通常只问两位学生,一类是所谓的【差生】,一类是【优等生】。

对【差生】发起提问,提问的目的很简单,实际上是检查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两位【差生】都成功地回答出问题了,说明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也意味着所有学生掌握地不错了。

对【优等生】提问,提问的目的也比较简单,一是检查这个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掌握的情况,二是通过【优等生】的被提问和回答,简洁地开展同侪互助,帮助其他的学生向同伴学习。

在实际地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传统的观摩课和示范课中,问谁,执教的老师其实早已经是心中有数的了。

学生抢答

当课堂中引入了信息技术之后,【学生抢答】便成为了一种可能。无论是过去二三十年前在课堂中开始使用的 Clicker,也就是许多老师所称的【按按按】,还是现在借助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其背后的学习管理系统和相关平台所开展的【学生抢答】,被【提问权】实际上已经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本人。

于是乎,这位老师所发现的奇妙现象就开始出现了。当学生掌握了【被提问权】的时候,设想一下,有多少明明知道自己不知道答案的同学,愿意去按那个【抢答】按钮,去争取那个分明当众出丑的机会呢?于是,【抢答】的学生,总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那些学生,课堂上,会的学生在表演,不会的学生在观望,配合表演。

随机抽查

过去这几年,相信有不少朋友已经注意到了,越来越多的借助平板电脑开展教学的学习管理系统,都有了一些深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小工具,其中【随时抽查提问】就是其中一个。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按下【随时抽查提问】按钮,这个班上学生的名字和头像开始随机流转,然后随机抽查到某一个学生来回答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

我相信,这种借助借助学习管理系统的【随时抽查提问】,完全可以解决前面这位示范课老师所发现的【学生抢答】所面临的【抢答的总是优秀的学生】的尴尬局面。但是,这个方法要想实现【教师提问】的明确目标,恐怕也比较难了!

智能提问

【智能提问】这个词也许是我臆造的,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朋友提到过。

在这里,我想用这个【智能提问】表达什么意思呢?我想,利用【智能提问】来实现【教师提问】+【随机抽查】+【学生抢答】三者的组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不仅如此,我想用【智能提问】来把借助移动终端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及学生参与的所活获得的数据,用来帮助教师进行基于动态实时数据的教学决策。

也许,【智能提问】也许是未来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管理系统在课堂教学模块中的一个发展方向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EduTech自留地”,作者焦建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EduTech自留地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EduTech自留地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关于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