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张楠
疫情,让线上教育,尤其是语数外等学科的刚需型课外班,成为今年暑期班的主要选择。在线教育的优势在于,对资源的打通、共享和再分配,以及高性价比;不可否认,它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限制无法满足更高层次教学实现、线上课程对师资要求更高等。当在线教育成为必然选择,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怎么用”和“怎么用好”,做出更适合孩子的选择。
往年这个时候,“从中产到破产只需要一个暑假”的话题大概已经刷了好几拨。
流传最广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结论:中产阶级在北上广深养娃,一个暑假的流水支出5万起步是标配。
学科补习不用说,运动、艺术这些素质教育也不能落下,条件允许的得出国游学,不允许也能报个国内的夏令营,充实而精彩。一种被焦虑绑架的困境中,家长们都在思考,怎么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
如今暑期过半,这个每年都要上演一次的保留节目,今年却似乎悄然缺席了。那么,是这届家长们不“鸡血”了吗?
从家长朋友们的反馈中看,孩子们的暑期仍然很忙,甚至更忙,但绝大部分都选择了语数外等学科刚需型课外班——经过半年的网课学习,孩子的成绩的确跟不上。
疫情影响,国外游学的路子基本放弃,夏令营的选择也少了很多,再说安全、健康的隐忧并没有完全消除,家长们也不得不谨慎起来。
线下机构也没有完全恢复营业,被吐槽了许久的线上教学,还是占据着暑期里的大半选择。
话题是不比往年热闹,挑战却丝毫没有减少。
被线上教育占领山头的课外班,真的能让我们的孩子学得更好吗?
在现实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在线课程?
新困境,不得不选择的在线教育
其实,从年初“停课不停学”开始,大家对在线教育吐槽的声音就一直没停过。
嚷着“新冠没要我的命,网课先要了我的命”的崩溃家长,迅速耗光了Siri笑话储备量的学生,临阵磨枪无奈变主播的老师们,所有被裹挟进这个教育场景的人几乎都不满意。
对比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除了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外,似乎没有明显优势,在这半年的“全民内测”中,还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但直到今天,家长和学生们也还是有一种“再不喜欢也得硬着头皮上”的无奈。
为什么口碑这么差,在线教育还是能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势头?
从教育机构的角度看,商业的本质是驱避风险,实现盈利。
在疫情最严重的第一季度,大批线下机构在悄然关停,这股“倒闭潮”直到今天还在持续。与此同时,“停课不停学”却推动行业头部在线教育机构流量峰值实现多达4倍的增长。
用户数据的提升可以直接带来投资,而线上模式在此次疫情中体现出的比线下更优越的抗风险性,也会让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迫于形势也开始运营线上教育。
再从家长和学生本身的视角去看,线上教育也实实在在在这段特殊时期支撑着全民的教育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家原先抵触的态度。
《2020年春季中国学校在线复课效果评估专项调研报告》显示,学生对网课的满意度并不高,有55.3%的受访者认为在线学习的效果比线下差。
但有近四成家长表示,暑期仍然选择在线课程,还有一部分家长仍在摇摆中。该报道指出,暑假天气炎热、机构环境较差、人员较密集等,都成为家长放弃线下课程的主要原因。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在线教育机构闯入大众视野的这个时机或许不那么好,表现也不尽人意,但这场疫情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于选择教育机构的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
正如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本来应该是5年才能完成的整个教育系统对于在线教育的熟悉,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更直言,疫情为在线教育行业节省了近2400亿元营销费用。
一旦用户意识被培养出来,它就会成为一个备选。而成为备选就意味着,它是有机会的。
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今年这种特别的暑期新困境:明明大家有诸多不满,但面对选择时,还是脱离不了方兴未艾的在线教育。
新认知,在线教育真的一无是处吗?
其实,从在线教育诞生起,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对于教育资源的打通、共享、再分配。
线下课,家长们的选择左不过小区方圆几公里,努努力可以全市选,但迁移到线上,选择范围就直接被扩大到了全球。
最早发展起来的可汗学院,不管是使用的技术还是录制的视频,其实都是非常粗糙的,但优越性在于创始人萨尔曼·可汗这个“优质师资”的稀缺资源。
萨尔曼·可汗
这位孟加拉裔的美国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理科学霸”对于数学、科学课程的理解非常透彻,深入简出地还原出学习过程,再让全世界的孩子都能通过可汗学院课程视频学习。
而当下对线上课给出好评的家长们,也多是受惠于这种平时线下接触不到的教育资源。
突破选择的局限性,不仅仅体现在选课程、选老师,还有选同学。
线下课外班,同学多半就是机构所在地附近小区的孩子们,基本是以距离为现实考量成班;转到线上,负责任的课外班会先做测试,把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分到一个班级,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更科学,对孩子的学习体验也更友好。
另外,从性价比的角度去看,线上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线下动辄一年几万的花费,线上课目前的价格优势仍然显著。
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学生们能体验到更细致的学习服务。
比如,在有些线下课外班,学生往往没有什么机会答疑,一下课,受制于空间限制,课外班和学生基本就处于“割裂”状态了;
而线上课外班的“售后服务”相对更容易一些,家长、学生课后能线上联系到授课老师或辅导老师,咨询简单而方便,这种用户体验无疑是更友好的。
同时,尚处于发展中的在线教育也有不少现实问题,尤其是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全民公测”,五花八门的吐槽声中,八九成都是在线教育行业的确需要突破和改进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可以归结为“效率”问题。
一方面,在线教育的“生产效率”目前是不高的;
相较于一节线下课堂的备课,同样时长的线上课,备课的工作量要大许多,更别说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课程,除了每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有从整体教学目标拆分出来的进度把控。
另一方面,在线教育的“教学效率”问题则更直观;
花同样的时间,孩子吸收到的东西不比线下多,甚至更少;而对一位教师来说,要实现一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在线下课堂大概最多能照顾到40位学生,但这个数字迁移到线上场景,其实也并没有提升。
造成这种“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技术的原因,课程卡顿、系统崩溃、设备紧缺都让线上课变得“很麻烦”,但进一步的影响还在于,技术限制无法满足更高层次教学的实现。
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教学软件,使用体验已经算比QQ、Zoom这些非教学产品好很多了,但也避免不了满屏乱跳的抢答器、容易卡顿、一点退出教室APP就会自动给家长发短信通知等,这些问题都还在改进之中。
密涅瓦大学自主研发的Forum平台,可以模拟面对面的互动式讨论,还会记录学生的发言时长,用不同颜色提醒教授去点发言少的同学。这些功能在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线上课中还看不到。
密涅瓦大学在线学习
不过最关键的原因可能在于师资。
一道屏幕可不仅意味着把线下课堂搬到线上,对教师功力的要求比线下高出好几倍。
首先,教师的个人状态特别重要。屏幕上露出的脸、讲课的声音、语速等一目了然,比线下更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再来,是整堂课节奏的把控。
有没有明确课程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拆分到一节课的45分钟去?
有没有设计互动环节,即时反馈学生当下的体验和习得?
有没有在一开始复习上节课内容,结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最后,还有怎么设计作业任务,从练习、复习到预习,以及反馈这种内化,一个孩子学习的全过程都需要被提前设计。
就目前来看,非常适应线上教学节奏的教师,其实并不太多。这也成了目前线上课体验感千差万别的一个关键原因。
新方法,如何为孩子选择线上补习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较于线下教育较为成熟的模式而言,刚刚进入全员加速中的在线教育,机构与机构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情况差异更大。
而这些发展的差异,正在逐渐加速在线教育的行业分化。
现实情况是,在线教育已经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的问题,更是“怎么用好”的问题。
那么,如果要继续在此范围内选择,家长们该如何选择出那些在行业分化中更出教学效果、更适合孩子的在线课程?
1. 套路or特色:关注适配度
一位家长朋友告诉外滩君,疫情期间,她陪学龄前的女儿先后体验了两家主打数学思维启蒙机构和一家英语启蒙机构的试听课,但最后都没有选择续费。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发现,这些营销做得深入人心的线上课,其实并不适合孩子。
“看得出老师是经过培训的,教学水平、应变能力都不错,但有个很直接的问题是他语速太快了,说话还有点吞字,尤其是低龄段孩子,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指令。”家长反馈说。“而且直播课的时间排在我们的上班时间,很不方便。”
试了一圈后,最后只给女儿留了一个在APP上认字的课程。
一来很方便,孩子随时随地打开平板就能学一会儿;隔一段时间还会有一个小测试检查学习进度,并生成报告反馈评估结果;而且,APP内的动画、分级绘本都让家长觉得又省心又实用。
另外,在选择课外班时,除了在营销文案上强调“大家都在学”、“启蒙关键时期”,这类线上课有两个明显的套路需要注意:
第一,强调正式课的老师会比试听课老师更专业;第二,试听课主要体验课堂形式和教学风格,正式课内容会根据孩子学习水平做调整。
这种承诺从用户角度是很难得到验证和保证的,所以也建议家长们最好争取体验正式课的机会,多比多看,理智选择。
2. 直播or录播:孩子需要怎样的互动
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我们还要从线上课的各种维度去比较判断,哪种更适合孩子。比如从形式上看,有直播课、录播课,还有借助AI等科技手段的人机互动课程。
录播课,就是已经提前录制好了的课程,本质上是一种传递知识的电子出版物。这种课程的优势是信息量大、课程内容经过高度设计和结构化、可反复观看;劣势也很明显,因为是提前录好的,所以没有互动,学生吸收效果不一定。
直播课,则是把线下课堂迁移到了线上场景。老师跟学生同时进入教学场景,实时对话,允许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有互动有反馈,能覆盖教、学、练等各个环节。问题是对人的依赖很强,对老师要求很高。
而互动性介于两者之间的人机互动课,其实就是提前把学生的反应做了分类,再由机器根据实际情况归类识别并作出反应,可想而知这种互动是比较简单、浅层的。
基于这三种形式的天然属性,就决定了各有各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上录播课有点像看书,更适合带着某个具体问题的孩子,作为知识的补充提高;
而人机互动则比较适合低龄段的孩子,做益智游戏、启蒙教学。
2. 大班or小班?同伴氛围要不要
从班型上看,有一对一、大班课和小班课。这中间的差别除了有多大空间进行个性化教学,还有一层差别在于同伴效应。
一对一的优势就是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完全个性化的,但问题是服务高,成本也高,另外没有同伴学习,学习氛围和交流体验上都会缺失;
大班课氛围好,仪式感足,问题是老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只能进行有限的互动,所以更适合训练应试技巧;
师生比介于两者之间的小班课,性价比也最高,但根据年龄差异,班型上也小有区别。
根据外滩教育课程部的实践测算,学龄前的孩子最适合一对四,这种班型让每个孩子每堂课有五次以上的发言机会,最大程度上实现个体学习体验和课堂效率的平衡。
同理推演到小学阶段,最好是4-6人;初高中则可以扩大到6-8人。
从知识传递、技巧训练到交互教学、自我驱动,教育本质上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线上情境作为教育链环中的一个部分,教育行为的结果是有限的,家长们在选择时也要注意科学匹配、管理期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作者张楠。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