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杨东平:后疫情时代需要构建“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作者:杨东平 发布时间:

杨东平:后疫情时代需要构建“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作者:杨东平 发布时间:

摘要:疫期教育尖锐地揭示了城乡之间巨大的数字鸿沟。

7732659f37234a8e9ca5d37bfb0eb1f8.jpg

*来源:搜狐教育,作者:杨东平

疫情期间的教育虽然是特殊时期的教育,但它仍然包含了很多值得认识的因素,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向未来。我谈几点想法。

首先,这是一次前所未有、巨大规模的在线教育的实践。我们讲了30年教育信息化,只有这一次真刀真枪,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到了线上。虽然是一次猝不及防的应战,但是毕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实验,也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新的教育体验,以及对在线教育的新认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90%都是“课堂搬家”,以现场自播为主,并没有充分发扬在线教育的优势。据厦门大学的调查,即便是高校,80%的教师从来没有参与过线上教育。因而,这是一个过程,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互联网教育的未来性,毕竟它是教育走向未来的基本路径。同时,还要意识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汲取互联网所体现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服务至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价值,将它们融入现行教育,从而产生革命性的反应。

我们并不是用21世纪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而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文化改变教育。例如松鼠AI等培训机构的线上课程,关注的就是知识点、提分,这与我们讲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很大的差距。松鼠AI的网页不断提示你“打败了36%的学生”、“打败了80%的学生”,基础教育的功能究竟是为了打败同学,还是自我成就、自我提升?这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偏差。

真正有效的在线教育必须有线下开展自主学习、项目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才能有效发挥在线学习的优势。未来学习的基本模式,是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

第二,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减负实践。教育部这么多年没有达到的目标,这次实现了。学生在家里学习,不用早出晚归,上课的时数大量减少。由于不可控,作业也大量减少,学生可以少做作业、增加睡眠。疫情期间出现的这种“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是非常态下的现实,是不自觉、低水平的,因为管不了,只好少管、不管。但是,“三低”的理念是没错的,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后疫情时代继续贯彻这种观念,对中小学生真正减负,使它变成“新常态”呢?当然,这说起来似乎非常理想化,但也不是不可想象的。难道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教学内容、那么长的学习时间吗?我们知道德国的中小学都是半天上课,并不需要加班加点,照样学得很好。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

第三,疫期教育也是对家庭教育、家校关系一次前所未有的检验。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学生和家长都身心疲惫,盼望着复课开学,对学校教育有了一种新的体验。当我们把家庭变成应试教育的第二战场,企图把家长变成教师的时候,发生了家庭教育功能严重的错失。在深圳和上海,中小学生自杀激增,是一个重要的警示。

581235f2519947a0b6e6d180323b48a2.jpg

家庭不应该成为第二战场。让家长身兼教师则是恶化亲子关系的做法。包括通过微信实时地展示、比较学生,是在制造家长的焦虑,是一种冷暴力。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时代,如何恰当厘清家校的边界,重构家校关系,需要专业性的对待和建设。

虽然疫情期间所有学生都是在家上学,但与发达国家的Home School不同,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框架中,才能够更好地实行“在家上学”。

第四,疫期教育尖锐地揭示了城乡之间巨大的数字鸿沟。没有全民参与在线教育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统计数据,譬如98%的学校已经接通了互联网等等。只有用起来,才知道不完全是这么回事,70%的学生只能用手机上网,50%的农村学生每天上网不到1小时。因为教育信息化的部署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每个学校布置一间多媒体教室,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学习的需求。而在农村家庭当中,如果家长和两个孩子共用一个智能手机,如何正常地开展在线教育呢?由于在线教育资源并不是按家庭和学生个人来部署的,所以在农村,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第一个问题就是硬件资源不足,需要正视这一现实。

89605a728f114d45a563e81577aa7a31.jpg

第五,是对教育的反思:特殊时期什么学习是最重要的?在疫情这么一个特殊期间,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涉及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认识。需要重新认识知识、教育和学习。我们习惯性地将语数外等教材的学习视为教育的全部,其实可能遗失了更为重要的教育。

疫情期间最重要的当然是健康和卫生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改善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等等。如果我们在这几个月的非正常教育过程当中,能够建立良好的生活技能,有效地改善亲子关系,支持孩子的劳动教育,弥补应试教育所忽视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收获。

疫情教育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也是对文明的挑战,就是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这是法国大哲学家莫兰提出的问题。他说“未来的名字是不确定性,”“知识既未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也未实时我们变得更加幸福。”我们手中并没有握着社会进步的摇控器,社会发展并不是按我们想象的线性逻辑一步一步上升,而是充满了偶然性和随机性。我们需要学会“在散布着确定性的岛屿和不确定性的海洋中航行的能力”。

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最核心的概念是恢复教育的人文性。也就是认识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复杂性,通过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等人类“总体文化”的学习,获得价值判断的一般智能。为什么阴谋论能够盛行,为什么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是在被割裂的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中成长的,所以对专业之外的事物往往难以正常判断。这需要将教育的过程“生态化”,对局部问题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超越“原因-结果”的线性因果性、决定论的思维。

微信截图_20200826104739.png

莫兰开的“药方”也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和看优秀的电影。因为优秀的文学经典和电影,体现了人类的“总体文化”,对于青少年形成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认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非常有帮助,从而抵御思想的病毒。

这是我对疫情期间教育的一些反思。我们以疫情教育为契机去链接未来教育,需要坚持这一重要的目标:超越“教育工厂”模式,从应试教育突围,从而推动教育创新,改善教育生态,实现教育公平!

这也是我们的理想,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自“搜狐教育”,整理自8月23日“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上杨东平的演讲。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搜狐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搜狐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杨东平:后疫情时代需要构建“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