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21年,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名校。2015年7月,因岗位调整,蔡建东教授带着河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导师身份,加入到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担任校长一职。
他坦言,在河南这样的中部地区,想要发展好教育信息化并不容易。除了在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的投入力度上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以外,还有信息化发展理念、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人员配比等等的不均衡因素。
但是作为河大附中的校长,也作为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的专家,因地制宜攻克难关迫在眉睫。他邀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梁林梅教授担任附中科研副校长,指导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工作。从此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练兵场”,也成为了河南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探路者”。
寻求传统与变革之间的适切张力
关于教育信息化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声音:比较激进的,认为传统是必须要推翻的;也有人觉得教育信息化是停留在管理层面上的一种理念;包括目前的研究层面,更多的是关注于课堂教学、师生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效果等。
蔡建东认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要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保持一种适切的张力,小步快走、“润物细无声”地推动稳步发展。
蔡建东与梁林梅都提到,教育信息化首先解决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共性的关键问题。比如初中教学中常见的两极分化现象: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这些教育问题出发,思考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支持和促进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只有在硬件投入前就想好了要如何运用这些设备,才能做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避免走入“重建设、轻应用”的误区。
图1 河大附中的课堂(2015~2017年早期的传统课堂)
其次是区域的适切性导向,基于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经济、社会观念等等现状,充分考虑区情、校情来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河大附中处于河南开封,代表着中部地区区校一体化的特点,相比于省会城市和东部的发展迅猛,更多的是偏向“小步子、常规化”的发展模式。
例如,河大附中就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在2015年至2017年,足足两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观念的转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后来关注教师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因此,“变与不变”关键还是立足于学校的现状,以教学(学习)问题与区域现状作为导向,选择合适学校自身的信息化发展路子。但是说到“变”,又应该如何变呢?
教师如何变——不当教书匠,争当教育家
“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则是关键。想要在课堂上融合创新,人是重要的因素。”梁林梅说道。说到底微课、翻转课堂、项目学习等等这些新生事物最终能否变革课堂、效果如何,都离不开一线教师的认可、参与和创新。
但是校长往往听到最多的是:中小学教师太忙了!课时多、压力大、班主任工作责任重、还要负担社团活动等等。作为校长,更需要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培训设计得再多、再完美,但是老师没有时间学习,都是白搭。
“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这是梁林梅常与教师们说的一句话。
在谈到教师专业发展时,两位校长都提到了激发教师的原动力。毋容置疑,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信息技术的“用与不用、怎么用”,应该从尊重教师出发,加以引导和鼓励。比如,在评课时着重观察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有没有在课堂上体现?我们一直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如何落实在教学上?数字化教育资源如何有效使用?学生合作学习是如何体现的?从而激发教师反思课堂、发现与解决问题,提升课改的能力。
一直以来,河大附中的教师群体以 “三多”著称:骨干教师多、名师多、名校毕业生多。回忆起教师在观念转变上的成效,梁林梅分享了一件趣事,“2015年底,当时学校引进了许多新的信息化理念。但是不少老师当场就产生了质疑。”
梁林梅提到,“还记得那一次在培训结束后,一位资质深厚的老教师直接质疑说“这种理念没有用、是不行的,我的方法才出成绩!”,还在现场开展了激烈的辩论。但是经过3年的尝试之后,这位老师不仅自己主动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还自发组建了信息化教学应用团队,带领更多教师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新课堂变革。”
图2 河大附中的教师培训现场
除观念上推动以外,还需要学校实时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等强有力的支撑。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2016年年初,河大附中决定整合资源,开始筹备教师发展中心的创建,不仅是为了提升课堂效率、减轻教师压力、兼顾科研需求,当然也为想要进行课改而不知从何下手的教师提供资源和专业指导。
两位校长都总结到,河大附中的教师发展中心有三方面:一是,横向协同。发挥河南大学的研究优势,形成教学、教研、科研横向协同机制,让科研为教学服务,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二是,涟漪效应。河大附中以实验班为出发点,形成“实验班——学科组——年级组”的推广路径,“人传人、师帮师”,鼓励教师自发形成研讨小组。三是,激励措施。河大附中每年都会举办校内微课大赛,获奖作品将收录进校本资源库。除了是对教师微课制作能力的考验和奖励,更多想要通过比赛激励广大教师将微课作品运用到课堂当中。
图3 河大附中的教师发展中心/微课大赛/校本资源库
蔡建东认为,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呼吁老师们不当教书匠,争当教育家。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培养互联网思维,从而提升利用技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课堂如何变——“规模个性化”的教改追求
2017年,河大附中正式启动基于移动终端的课堂改革试点。蔡建东感触最深的是,只要老师们有需求,他从来不“心疼钱”。一开始在教师培训阶段,“小打小闹”地尝试了一些微课制作仪、手写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后来,教研组有老师提出:“学生得有终端,教师手里得有枪!”,是一线教师提出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河大附中平板教改的开展。
之所以选用平板电脑,蔡建东认为原因有二。对于学生的设备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具备有可交互性、可联网,以及可控,所以平板电脑是优于手机的。其次,一直以来,“规模化”和“个性化”一直是对立的两种状态。蔡校长提出新的思路,能否通过平板尝试实现教改追求的目标——“规模个性化”的教学。
在实验班的选择和规划上,蔡建东又再次强调了“传统与变革之间保持张力”的观点。他介绍道,每个年级(约12个班级)中选择2~4个班级作为平板实验班,采取全学科的方式,每年滚动推进。从而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覆盖到全校、全学科的教师。毫无疑问,每次面临新年级实验班的遴选,都会很多难题。
例如,部分教师的质疑甚至是抵触情绪,尤其是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还有来自家长方面的担忧,因为平板的使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蔡校长还笑谈,曾有几位家长组团冲进办公室抱怨:“平时在家我们都严防死守,你们还给孩子们发平板!”
“提升信息素养”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学校有相应的平板浏览痕迹管理、平板电脑使用规范等等,蔡校长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通过提升孩子们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懂得,手里的平板不是游戏机而是学习工具、促进思维发展的工具。
图4 河大附中的平板实验班级课堂
谈到2015年以来的课堂变革,梁林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还未引入平板,准确来说是数字化互动高效课堂,主要关注于常态化信息化环境,包括多媒体设备怎么用、微课怎么用,针对传统课堂当中学生积极性、参与度的提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现状。在这一阶段增进了教师对技术的熟悉感,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让老师从“不敢用”到愿意用、主动去用。
在第二阶段,正式启动平板教学实验班,“摸着石头过河”。这其中投入的人力是非常大的,包括由上至下的领导团队、教师发展中心、学科主任,甚至包括两位校长在河大的硕博学生所组成的科研团队。河大附中首先做的是建章建制,从平板教学到底怎么管,教师创造性地提出管理规范,到细致的学科、班级如何应用的规划与方案。其次是听课、磨课逐渐常态化,脚踏实地从教学设计、授课听课到集体磨课、再授课再研讨一步步探索。
目前河大附中的信息化课改步入第三阶段,向着“规模个性化”的目标努力。在第二阶段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一批种子教师,成为了平板教改的教师示范者、培训者,也变成了信息化教学推广的主力军。有了课例、教案等资源的积累,正逐步打磨“榜样示范”,朝着更多的教学成果、更显著的教学成效而努力。
平板教改推动三年以来,最突出的变化是更新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让老师更多的关注到学生了。一直都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要怎么落到实处,就是教师先转变态度。“观念和态度转变之后,老师的教学方法自然而然就多样化了,这也回到了教改的初衷。” 梁林梅说道。
除此之外,谈到平板教改的效果如何,梁林梅提到最多的词是“课堂活了”。两位校长经常走进课堂,甚至用手机终端可以观看到全校各个班级的课堂实录,他们发现无论是观摩课还是常态课,课堂都“动”起来了。师生的互动明显增多,不仅仅是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对课堂节奏进行调整,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去表达,学会去表达。
图5 河大附中的平板实验班级学生反馈(梁校长提到的学生2018年的数据)
最后在总结何为“智慧教育”时,蔡建东认为目前的“智慧”更多是与AI的出现有关,但是教育产品远没有达到智慧的状态、在教学应用上也远远没有达到智慧的程度。在多年平板教改实验的经验下,两位校长都提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只有回归到人与人的交流,才是“智慧”的体现。
对于智能性的技术使用,蔡建东认为不提倡智能性评价、评语等功能的一些产品,比如作业的批改功能、给学生写评语等等。他认为这些是教师的工作,而且背后是教师对于日常学情的掌握和对教学的调整。
同时,关于学情分析系统方面他认为系统可以精准地分析每个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并能推送相关试题,对于提升学生的成绩是有帮助的。但他也提出担忧:智能化系统是否会弱化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味地把问题的发现和个人的发展交给了机器,学生自主发展怎么办。因此,对于智能技术或者产品,他谈到“目前的智能产品良莠不齐,还是要慎重地选择。”
2020年初,全球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学校不得不开始线上教学。疫情时期,河南附中作为河南省电教馆遴选推荐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前期教师观念变革与平板教改的经验和积累是有所体现的。梁林梅也在和教师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教师对在线教学工具上手较快,同时学生对在线学习的适应性也有所提高。
蔡建东认为网课的开展“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由于是首次全校上网课,在正式开课前,学校制定了《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网络教学规范》、《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规范》、《河南大学附属中学网络教学技术指导手册》三个文件,加上通过学生处加强对家长的沟通,家校形成合力,整体网络教学十分平稳,疫情时期的网络教学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蔡建东也坦言,网络教学师生互动不太理想,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较线下低。学生返校后的测试表明,就学生成绩而言,网络教学的质量不如线下教学好。但无论如何,在那个特殊时期,尽量减少学生学习的损失,学校之前的信息化建设积累功不可没。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