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古咕
眼看寒假前唯一的长假就快到了,许多大学生却高兴不起来。
虽然有人早早计划好行程,抢好车票,准备出去浪一圈或回家美滋滋几天,但计划还是没赶上变化。
谁都没料到,自己会遇上史无前例的、传说中的“3+7=1”假日惊心。
看不懂的同学,请你珍惜这份懵懂的快乐。
因为看得懂的同学,都是收获了“3天中秋假+7天国庆假缩水成一天假期”的天涯沦落人。
“母校国庆放假吗?放假会让出校门吗?”
“今年国庆节,大学不会不放假吧?不会全程都要呆在学校吧?不会……吧?”
早在开学前,就已经有人开始为“国庆中秋放不放假”的问题担忧。
但绝大多数人都暂且为自己想要的答案,脑补了无数种合理至极的可行性:
论隔离时间,长假位于14天的隔离期之后,况且到10月时还余了好些天,显然算是安全期;
细品校历和开学通知,学校没有明说取消假期,态度虽总是暧昧模糊,但这也表示照常放假可能有戏;
从人流上看,教职工及家属、周围居民都能进出校园,学生也应该离放假不远了吧。
学生:哈???
但现实就像三记痛辣的耳光,一切美好幻想在最近一两周接连被戳破——
14天隔离期是完成了,但这不意味着校园封闭管理期也结束,谁也没法预计封闭期的尽头到底在哪儿;
即便有高校的校历曾显示长假照常进行,但只要学校发布一则临时通知,缩短假期这件事便能单方面石锤;
至于“除学生之外各路人员都能进出校园”的现象,并不能作为完整放假的预兆。毕竟,这早已是高校封闭管理的常态。
9月17日,武汉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国庆节中秋节放假调整安排:
10月1日放假1天;10月2日、5日至8日全校师生正常上班上课;9月27日,10月3日、4日、10日正常双休。
同省的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汉口学院等也做出了类似缩短假期的安排。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5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均只放10月1日当天的假期。
9月9日,长春工业大学通知国庆、中秋放假时间为10月1日至3日。
前一天,对外经贸大学发布通知,安排师生国庆前后共放3天假期。
“部分减少假期高校”队伍的壮大规模,丝毫没有减速的态势。大概这份名单上每多一所学校,世界上就多了几千几万颗破碎的心。
从放假时长上看,多数高校砍假的力度基本是减半,学生们至少还能感受到稍微大于周末的快乐。
但也不乏切实执行“3+7=1”假期模式的高校。昨天,合肥工业大学公布通知,三处校区正式放假时间均只有10月1日一天。
网传疑因国庆只放一天假,合工大学生喊楼求放假。据学校一名周姓工作人员称,国庆的确只放一天,不过寒假因此会提前一周。
与合工大相似,不少缩短了中秋国庆假期时长的学校,声明后续会延长寒假时间。
但对于同学们来说,这笔账其实算得并不准确,甚至有些避重就轻:
“只放一天没什么,提前一周也没什么 ,我们诉求只有解封”——
封闭本身没有错,但流于形式的封闭,真有存在的必要吗?
学校防疫,一关大吉?
9月初,一则“大学围墙站满了外卖小哥”的新闻喜提热搜,拉开了国内高校封闭生活大赏的序幕。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不少高校在开学后实行封闭校园管理。学生们被普遍要求“无特殊情况不得出校门”,校外人员进入校园也被限制或禁止。
在关上门的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有人开始觉得这封闭总有些奇怪之处。
比如,有的学校食堂一时供不应求,学生想点外卖,但外卖小哥送餐无门,所以才出现围墙站满了小哥的奇观。
不仅饭不够吃,还有学生发现食堂饭菜分量变少,饭钱却涨了,跟着涨价的还有校园超市、澡堂子、水电网络……
当学生望向紧闭的大门和冰冷的栏杆,一心想逃离学校时,有人却瞥见——
“风能进,雨能进,教职工家属能进,广场舞大妈能进,唯独学生出不去。”
这样的戏码,不只分别出现在一两所不同的高校,而是或分别或混合地存在于许多大学。
面对种种封闭迷惑行为大赏,小新同学发出了《为什么最近大学的围墙上总是挂满小哥?》的疑问。
但将近20天过去了,“封闭校园”话题仍热度不减,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学生为“解封”呼喊,齐心协力想把母校送上热搜。
最近的一次,是在9月20日深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因不满学校封闭管理引发的校内物价、热水、洗澡等问题,在宿舍楼不断呐喊,要求学校解封,持续时间近30分钟。
第二天中午,校方在官方微博发布说明,表示要及时调整疫情期间校园管理服务工作。
其中举措包括简化学生外出报备程序、改善校内购物条件、提升学生用餐、洗澡、快递等后勤保障能力并规范物价、规范门禁管理工作以及加强校方与学生的沟通。
事实上,近期已有不少高校推行简化学生出入管理或解封校园的举措。
9月17日,江西省教育厅最新印发《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的提示函》,宣布江西高校全面解封,允许学生外出。
第二天,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宣布解封,一曲《好日子》顿时从学生们的心里奏向校园大地。
学校保安称,当天下午5点到晚上,大概有几千名学生走出校门。
19日下午,山东大学宣布“解封”,对日常出入校园的审批流程做了适当简化优化。
比如,学生携带健康码和校园卡等有效证件可自由进出学校;当日出校不出校区驻地城市,不需要辅导员审核。
最近几天,同在山东的不少高校也迎来了解封。
在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部分高校陆续调整了封闭管理方式,而非依旧一关大吉。
能根据疫情变化及时更新举措,学校才算是做好了防疫,才算是真正对学生负责。
据微博博主@大学生bot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百所学校推行不同程度的解封。
但在该博主的一则互动问题“现在还有哪个省的高校,或哪个大学没有解封的”中,有上千评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反映母校尚未解封。
封闭,仍是大多数高校的现状。
喊楼+热搜=解封?
没能解封的大多数,不免向“重获自由”的伙伴们投去羡慕的目光。
纵观一些高校的解封之路不难发现,想达到这一目的,似乎有规律可循——
一上热搜,二喊楼,三秒即让学校危机感爆棚。
前有西外上热搜迎来整改,合工大喊楼喊来校方回应,9月22日晚,天津、安徽某高校也有学生自发喊楼,要求学校“解封”。
喊楼附加热搜的大招一出,不仅立竿见影,还可能顺带给友邻带来一波助攻。
这就更让人感到疑惑了——
难道校园解封和管理整改的契机,必须要么是学生喊了楼,要么是学校喜提了热搜?
管理问题早就存在,校方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疏通解决,而是等到麻烦变大了再安抚学生:
急忙向发布声明向大众交代,示意学校已经做出调整;急忙放宽防控管理,表明自己会站在学生的一方。
退一步想,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没有发声的学生,或者发了声但没被外界听到、不足以引起学校紧张的学生,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样的“解决方式”,也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让学生想着跟风把学校送上热搜。
舆论的确能推动事情的进展,但外界压力难免会挤占理性的空间。
毕竟,“闹”,终究不该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9月18日,教育部向各地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印发提醒函。
其中提到,对学生因实习、求职、探亲、就医等原因确需进出校门、在学校所在城市内活动的,要简化程序,切实方便学生进出校门。
提醒函指出,要切忌“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管理。
类似的话,在一个月之前,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也曾强调过:
“这既不是封闭式管理,也不是不准出来;高校教职工要与学生同等管理,一视同仁;对于十一假期学生能否外出离校,需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反对一刀切。”
回到现实中,也正因为教育部的“提醒函”、“防控方案”不是强制性规定,一些高校由此萌生侥幸偷懒的念头。
毕竟,“一刀切”、“关上校门”能让校方“便于管理”、甚至少承担些责任。
但这是一种既不合时宜、会伤害学生的做法。
敷衍塞责,也不该是一处教书育人之地做出的事。
因时因地调整防疫措施,才是每位高校努力的方向,是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保障。
只有懂得切实关怀学生的大学,才值得被叫做母校。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撰稿古咕,编辑秋裤,排版瓜子。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