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德育(ID:zhongguodeyu),作者:江峰
中小学生中兴起的“饭圈”等娱乐文化不断地影响着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的审美观念。本文从审美思考和教育皈依的角度纵论中小学生中兴起的“饭圈”现象。
1“饭圈”现象的审美思考
中小学生中兴起的“饭圈”现象,是知、情、意的综合表象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偶像崇拜错位问题,是青春期情感宣泄的审美扭曲问题,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矫正问题。
审美思考之一:“饭圈”现象是明星榜样引领与偶像信仰崇拜的错位问题引起的文化现象。
中小学生中出现的“饭圈”现象和追星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明星的榜样引领与偶像的信仰崇拜结合的问题。明星,凭借着外表、性格、才华等因素,成为粉丝的“信仰”;粉丝,则是将明星当作“灯塔”,作为榜样,进行追捧。其中,偶像的成长之路,同时也是粉丝的自我实现过程,他们是粉丝主体性的代言人,满足观看者的自我想象,同时偶像也是他们欲望中的客体,填补着理想伴侣的缺位。
审美思考之二:“饭圈”现象是中小学生青春期情感宣泄的审美扭曲问题导致的心理现象。
部分中小学生由于缺乏他人的欣赏,而渐渐迷失了自我的本性,具体表现为有的女孩子厌恶自己的女性角色,有的男孩子则表现为脂粉气十足[1],缺少了男人特有的阳刚。青春期的中小学生,从“饭圈”中找到了情感宣泄的突破口和偶像崇拜的模拟点,以为崇拜明星才是美。殊不知,真正的美是人性的情感表达。犹如克罗齐·科林伍德曾言,“美是情感的表现”。实际上,美学家眼中的美有着不同含义,如赫奇生把美说成是“极强烈的快感”,马歇尔将美说成“持久的快感”,而桑塔耶拿则说成是“快乐的对象化”。
相对于西方美学家来说,中国古代经常将五色、五音跟五味联系起来,把“美”解释为“羊大”,羊大为美,美源于好吃、美味。[2]这里可以看出,美最初是一种感官感受与情感表达。不过,与美的感官与情感、比例与和谐相比,中小学生通过“饭圈”现象中扭曲的、变样的、骚乱的、畸形的形象、图景、情节、故事来寻求刺激,引起某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并从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安慰。这是一种情感宣泄的快感表达与审美扭曲。
审美思考之三:“饭圈”现象是中小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与主流核心价值观相冲突而产生的社会现象。
我国中小学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偶像崇拜行为,追星的现象在小学已很常见,初中达到顶峰,高中又降低,并且偶像多为男性,偶像选择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女生崇拜明星的现象更加明显。由于“饭圈”中的中小学生年龄小、自主性差,属于缺乏自主意识且最容易跟风、最乐意追随的人,其中一些中小学生把大量金钱和精力用来给明星“打榜”,使得自己和家庭陷入经济困境,也影响了日常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在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的争斗中,互撕、网络暴力等行为不时出现。还有一些较为狂热的粉丝在明星出没的机场、酒店等处聚集,跟机、跟车进行围堵,影响了正常公共秩序。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阶段的“饭圈”现象为自我实现、从众心理、个性表现和独立意识的社会融合现象。
首先,“饭圈”中的中小学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时,就会把目光放到学校生活之外去寻找;
其次,在中小学生还不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时,就往往表现为盲目地跟随大众、盲流式地顺从民众。
在极端娱乐化和追星“饭圈化”的今天,当盲目与盲流合流时,平时具有较强独立个性的中小学生也往往跟随大众去追星,跟着潮流进“饭圈”,表现出从众的心理与盲从的现象。中小学生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寻找自我,通过追星构建起的“饭圈”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自我想象。这种与主流价值观相对应的“丑”,是一个被资本、金钱、技术、权力高度异化了的世界的心灵对应物。因此,他们对于主流价值观自然就没有体悟,态度上就会漠然处置,甚至在价值观的形成上会发生位移、偏差与冲突。
2“饭圈”现象的教育皈依
美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教育问题,它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所达到的最高水准,它涉及每一个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去追求和建构自己的人生的伟大事业。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饭圈”现象的美育功能,重新矫正“饭圈文化”的教育策略。
首先,学校需要重新塑造积极正向的美育功能。美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和理性的人的一种手段。席勒认为,在感受美的时候,产生着(物质)素材与(理性秩序的)形式的实际统一和交替。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这个意义上,审美是摆脱了物质需求和束缚而达到外在与内在自由的一种状态。它把美与精神自由和道德自律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也在这一意义上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3]。
既然美育有着这么好的育人功能,那么到底怎样培养人的美感呢?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引导中小学生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人,二是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从大自然中获得美感。人的美感,常常因为自然景物而产生,如山水,如云月,如花草,如虫鸟的鸣声,[4]这就注定了中小学生要经常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观察万物,从而获得美感。
其次,学校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格。人格问题,是一个自我认知的心理调适和抗挫成长的心理补偿问题。学校要引导中小学生不断地认识塑造自己的整体人格,尤其是针对过度“饭圈化”的中小学生,需要不断地正向引导和全面地认识自己。为此,学校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儿童视为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一块有待琢磨和雕饰的璞玉;二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对特定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只有这样才不会将中小学生中的“饭圈”现象这一特定行为视为一个孤立的音符,才能把它视为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学校才能不断地将“饭圈”中的中小学生引向追求卓越的人格轨道。
最后,学校需要重新矫正“饭圈文化”的教育策略。人的完整性教育不仅需要美育的教育手段,而且还需要实现美育的教育目标。为此,学校就需要实施矫正“饭圈文化”的三大教育策略。
一是立德树人引领下的品德教育策略。利用品德教育来铸造中小学生的美德,这种美德需要学校引导“饭圈”中的中小学生去构建一个快乐的关系,在这种愉快的伙伴关系中去习得和实践,从而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成就卓越的人。
二是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关怀策略。学校要真正引导中小学生经常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关爱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牢固树立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的永续发展理想以及对弱者的同理心。
三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下的科学“追星”策略。学校和教师需要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观念,引导中小学生真正养成科学“追星”的意识。
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詹天佑等历史人物,让中小学生深入挖掘中国铁路之父的科学精神;
可以结合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为国家富强的民族担当意识;
可以结合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一心为民,心怀天下”的事迹,让中小学生拥有奉献精神,等等。
通过不胜枚举的近现代和当代民族之星,为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追星榜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基。
在对“饭圈”现象进行教育治理的当下,需要从中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入手,以审美教育为鹄的,真正促进他们作为人的完整性的生长。只有让他们经过“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情感的陶冶塑造,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成长,才是其真实的人性出路。[5]
学校有责任使所有中小学生包括“饭圈”中的中小学生为适应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并确保他们在社会的这个大乐队中,和谐地“演奏”好自己的角色。[6]为了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学校必须作出相应改变,不能把自身视为目的,而是通过为中小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6]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36,33.
[2][5]李泽厚.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M].杨斌,编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5,199.
[3]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
[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28.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德育”,作者江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课程二室主任,法学博士,文章原载《中国德育》2020年第16期。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