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深度学习共同体,作者:林轶、芮莹
从2016年7月开始,上海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开始进行学习共同体改革。以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变革为起点,逐渐形成了整体化学校变革的格局。本文以改革的推动过程为线索,阐释了学习共同体变革的历程,即初步理解体验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方案;以语文学科为抓手推进学习共同体的课例研究;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形成校内领航教师队伍;开放学校,与学习共同体同仁共创共研;课题引领,全校性学习共同体正在形成,从而为读者提供改革的框架和案例。
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座落于三林世博家园内,由原上钢新村小学承办,2007年九月正式更名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浦东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浦东新区体育项目重点学校(网球、篮球)、浦东新区创新素养实验校、浦东新区校本研修优秀学校、浦东新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优秀聘任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获得荣誉的同时,学校也逐步进入至发展的瓶颈期:在生源方面,学生数剧增,生源不佳,65%以上的学生是随迁子女,本地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大部分随迁子女入学时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薄弱;学生行为随意不规范,缺乏文明礼仪意识;近阶段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本区域生源的回归,又造成学生素质和家长需求两方面的两极分化。
在教师方面,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严重,除数学、英语学科外其他学科专业对口教师明显不足;近年来平均每年有近十位的新教师上岗,教师队伍整体教学实践经验有所欠缺;中高级职称教师明显比例不足,缺乏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基础型课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设民乐普及课程、气质类课程;进行了网球、篮球普及教学的实践;开展了STEM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但基础课程实施质量有待提高,拓展型课程种类有待完善,探究型课程有待开发。
我们需要有效发展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需要帮助新教师突破工作品质和工作状态上的不稳定,以及工作初期困扰他们成长的瓶颈,成长为合格教师;同时也要帮助成熟教师度过职业倦怠期,推动他们成为学科骨干教师;我们需要对学校各方面的课程进行统整,避免出现形式表面化,结构碎片化,特色低档化的状态。在不断对以往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乃至管理制度方式等内容进行反思、改进和提升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被适时引入学校,打破了瓶颈,开拓了整校发展的新格局。
1.初步理解体验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方案
(一)初始学习共同体的经历
2016年7月的夏天,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的校园中正在经历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教师培训,当年进入学校的新教师有近三十位,分布在三门主课及音、体、美各门学科中,假以时日这些意气奋发的青年教师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所以此次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由陈静静博士组织的“首届学习共同体暑期工作坊”开展培训活动,我们的新教师、管理人员都会参与其中。虽然以前曾经在读书活动中学习过佐藤学教授的几本著作,但认识非常浅显,大多数老师的脑海中“学习共同体”只是泛属一个新颖的教育理念,若是与自己本身发展联系起来,似乎还未到这个层面。
与以往培训不同的是,这次工作坊通过课例录像观察、课例研讨、名著共读的方式,让我们从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另外,我们来进行了课堂模拟活动,老师们重新做回了学生的身份,作为当事人的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发生的过程,每个人都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找寻自己的发展空间,课堂是宁静的,环境却是安全、令人放心的,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权都得到了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这是一种改变生命的教学,我们充满了期待。于是陈静静博士带领着学习共同体的专家团队进入校园,用一次次讲座、一次次课堂观察、课例分析,一次次由专家亲自执教的课堂不厌其烦地阐述理念,剖析现状,提出改进,在沟通交流中,我们慢慢理解了学习共同体,由语文学科组执先,将学习共同体引进了课堂,引入了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为什么要进行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变革
教育领域对“共同体”探索的渊源可追溯到杜威的学校概念。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经历,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日本学者佐藤学在走访数千家学校与一线课堂后,继承了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借鉴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的方法以及芬兰、新加坡等国的教育方法,开始在日本的公立学校进行学习共同体(School and Learning Community,简称 SLC) 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最终形成由愿景、哲学和活动系统所构成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佐藤学对公立教育的功能和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公立教育应该体现“公共性”(public philosophy)、“民主性”(democracy)和“卓越性”(excellence) 的原则,这也是学习共同体的哲学。佐藤学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是用“倾听”的方式来重构整个教育生态。
目前课堂最大困境在于学生普遍存在“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课堂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历程之间的巨大落差,从而使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并最终陷入“学困生”的死循环。因此,要改变课堂困境,使学生从虚假学习、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课堂的系统化变革势在必行。学生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问题不解决,课堂教学的困境就会越陷越深。而要走出困境,课堂教学就必须要向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向转型。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首先,从认知的角度上看,深度学习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向高阶思维阶段(分析、评价、创造)发展,学习者能够不断自我反思与调节,因此这样的学习最终是通往自发的创造;其次,从动机情感上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令人身心愉悦充实的学习状态,学习者常常是忘我地,不知疲倦的;最后,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进入深度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而且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
2.学习共同体的课例研究实践推动
(一)从语文学科开始的课堂变革
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的学习共同体课例研究是以语文学科为起点的,作为学校的主要学科,语文团队的教师结构比例最为适合,且每位老师还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以“倾听”为核心伙伴关系的建立,班级建设这方面恰巧是很好的着陆点,鉴于语文学科整个团队在前期培训中的良好表现,学习共同体首先步入了语文教学研修活动。
佐藤学教授的学生陈静静博士作为中国学习共同体本土化实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近十多年的时间里她观摩了3000多节课,囊括了各个学科和学段,观察了5000多名学生的完整学习过程,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教师们共同尝试教学改进的方法,经验惠及全国各地数百所学校,无数师生,非常有幸,在她的倾力陪伴指导下,我们渐渐有了一些成果。
2016年10月25日学科组迎来了浦东新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活动。芮莹和蒋忆雯老师师徒合作,上了《威尼斯小艇》和《燕子专列》两堂公开课,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为我们后续改进协同学习的课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研修在不断深入,之后学科组在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后,对学习共同体我们有了更深地认识,前行的脚步也越走越快,越走越稳。学校教学实践展示周中,顾佳音、吴莫、陈家欣、万方老师都尝试上了协同学习模式的语文课,芮莹、蒋忆雯老师做了汇报展示,之后又以陈冬梅老师的《月光曲》为课例研究,书写了反思和感想,一、二、三年级组还合作完成了《月光曲》的课堂点评,芮莹老师的《发现孩子的学习》、蒋忆雯老师的《给学生以学习空间》、陈冬梅老师的《弱势学生的华丽“逆袭”》三篇文章在《中国教师报》上得到了发表。就是在不断研究、反思、实践、修正这一系列看似枯燥的过程中,学科组的组员们都在长进着。
2017年2月28日,佐藤学教授来到了世博家园实验小学,有近300名的嘉宾进入我们学校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面对芮莹、蒋忆雯、陈冬梅等老师的教学,佐藤学是这样评价的:“今天我所看到的宁静而润泽的课堂可以媲美滨之乡小学这所日本‘学习共同体’的领航小学,滨之乡小学是一所宁静的学校,有近十万的老师去那里参观学习,因为它的学习姿态,学习氛围,学习成果。而今天世博家园的公开课,让我看到的是可以媲美滨之乡的宁静氛围。”
短短一年的时间,学习共同体进入世博校园的语文课堂初见成效:它改变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学生与文本与课堂的关系,就像《礼记.学记》中的那句话“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基本说出了协同学习的奥妙,就是把“随物赋形”的本领落实到教学中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相应的指导,用学习设计替代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教学上真正的灵动和机制,促进学习行为真实的发生。
(二)学习共同体课例研究的展开
1. 倾听关系建立
我们开启了运用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于日常教学的研究模式,在学习共同体的领域中,低年级倾听关系的建立一直是薄弱点,一般从三年级才开始实施,因为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培育起来难度很大,但是若是实行起来,效果特别明显!2017年一年级开设了6个学共班,从两两对话入手培育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
分析了学生们的语言体系不成熟,不会交流、不会求助、不会合作、不会分享的难点和堵点之后,学科组的小伙伴们制定出倾听的基本规则。为了帮助这些规则很好地实施,让孩子们用一种本真的态度对待伙伴,自然,不造作地在团队中生活,伙伴们又在教室环境、交流言语、体态等方面做了努力。
学习共同体项目团队所倡导的以倾听伙伴关系为核心的温暖、浸润的课堂,让课堂生态发生了巨变。老师在巡视中不断关注学生,收起了犀利的眼神、高八度的嗓音,用摸摸头、指指他们的小嘴巴、拉拉自己的耳朵等小动作来安抚、提醒学生,并且用一些小图章进行奖励,学生们很快就定下心来,逐步融入到小组协作学习中。
与小组同学交流时要轻言细语,这是“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所赋予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爱用 “窃窃私语”这个词语来提醒学生,在两人或者四人小组静静交流的状态,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安静思考的氛围。
在项目组老师心目中任何一位同学的发言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均等的发言机会。老师们苦练倾听的本领,不轻易评判对错,管住自己的嘴巴,而同学也学会倾听,随时补充、纠正……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即使细微,但每每仍让人感动,并且为下阶段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夯实了基础。
2. 学习单设计
在这些研究课中,我们逐步把目光聚焦在学习单上,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单立足于学习过程,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巩固提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则包含教师对学生学习引导的线路图,体现了教师对教材、教学、教育的理解,可以说学习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抓手。
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低年级在使用学习单方面尤为让人感到棘手困难,因为字词的积累量不够,对于一些表格、题目的理解很多会显得比较茫然,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必须坚持,经过老师们不间断地培养,加上学生逐步学习了拼音,能够看懂题意之后,学习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3. 课堂观察
在每周二上午的组内研讨课堂中,前后放置两台摄像机,多名老师安静地围坐在孩子们身边开展课堂观察,课堂观察聚焦于一位学生或者是一个学习小组整堂课的学习历程,真实记录关键事件(例如他们的准备、倾听、互助、自助、达成、学生发生变化的时间轴等),记录观察者以此反思,分析研究缘由,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效能。这就是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以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为中心的课堂观察”(LOCA Approach)。
4. 研讨改进
在课后教研探讨中,观课的老师四人一组,先用5-10分钟左右时间整理自己的《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记录表》,准备交流内容;接下来的15分钟内,老师们在学习小组中轮流发表自己所观察的内容,一人发言,三人将倾听到的关键内容及激发的感想用多种形式发表在海报纸或即时贴上;剩下的时间里每个学习小组向整个观课团队汇报观课内容,汇报时避免评价任课老师,着重叙述的点在“学生心理是否安全,是否能够持续地安心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没有独特而精彩观点或者是超出预料的表现;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得到解决;学生之间是否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帮助等方面。”在倾听了大量的观课信息之后,执教教师回看课例录像,书写教学实录,并依据疏漏之处反思修正,重整学案。整个过程迥异于以往的课堂教研,看似繁琐,却真实地帮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课堂,并且将不断归纳总结出的实践经验,迅速迁移到下阶段的教学中,以此改善课堂教学及课堂生态。
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周五时间定期开展“焦点课堂”,邀约项目组成员或外援优秀教师执教,全校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写好观察记录。焦点课堂的课是反复打磨呈现的研讨课。整个课堂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定式,从全程抓着孩子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变成等待时机串联、反刍,以追求孩子们真正获取知识,提升学力的学习过程,精彩在不断呈现。反反复复中,老师们有了很大的长进,我们渐渐地能从许多老师的课堂中看到学共的教育理念在生成,这也为后续学习共同体的整校推进奠定了基础。
3. 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形成校内领航教师队伍
为什么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
2019年,学校重新调整了学习共同体研究团队,由主学科推向全学科,形成了跨学科研究团队。从学生角度来说,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更为宽广的知识结构,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主体意识和参与程度。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例如音乐、戏剧、诗歌、小报等来表述自身的想法,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评价标准。
就学校的教师队伍而言,因为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全新的教学团队,从共同的教育理念出发,实现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教师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形成多角度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共同体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教师要倾听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设计和改进教学,不但要深入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深刻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和特征,教师不但要成为“教的专家”,更要成为“学的专家”。
学习共同体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建立将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力量支持。我们在领航教师身上总会发现一种和一般“教师专业能力”不径相同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就是领航教师的核心能力,它会转化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因着教师学习共同体发表出来,继而影响带动整个团队。
1. 持续的学习力
研究与实践必然不如想象中那样容易、那样精彩,就拿学校课例研究这块来说,很多老师会半途而废,但是我们的领航教师却能从开始坚持走到最后。张雯老师是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师,起初并没有进入核心团队,但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兴趣,从不计较时间、精力,赶赴各个学习场所学习,且主动申请和负责校共同体项目的芮莹老师搭班,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后来她又和同学科的顾诗雨老师结成学习小伙伴,一起备课,相互观课,帮助顾老师顺利进入共同体团队。每一节研讨课她都认真参与,将课堂观察到的学习情况详细解析、汇报,事后及时反思,困难在哪里,研究点就在哪里。正所谓教学相长,近年来,张雯老师跟随陈静静博士至全国各地展示教学,开设讲座,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在核心期刊上得到发表。
2. 一流的实践力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需要老师有很强大的内心,而且要持续不断地去实践、去反思、去总结;要不断去挑战,去尝试,去试错。
芮莹老师是当时学校语文学科主管,在初遇“学习共同体”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用共同体理念建立的课堂是一个安全、令人放心的“润泽的课堂”,长久以来所积存的职业困顿也有了解决的方向。
芮莹老师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开始摸索着在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里做实验。例如:要求他们要学会细读文本,圈划关键的词、句子,并能说说理由,可一开始时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学生真实的学习发生是缓慢而复杂的,面对不断被打断的教学过程,不断被拉长的教学时间,包括要放弃运用纯熟的方法、手段,由学生牵引着来完成课堂教学……这对于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学资历的教师来说不亚于回炉重造。质疑声从未间断,芮莹老师却不因此而退却,一个阶段之后,芮老师就能纯熟地根据学生的疑惑展开教学,努力倾听学生的心声,她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她也更为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她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能超越她,学生们的见解丰富了她对于教学的理解,实现了教学相长。这个过程促使她花大量精力在解读文本上,她期待自己能够从多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而能够在更高层次上给予学生指导。
一年以后,为了开展低年级倾听伙伴关系建立的研究,芮莹老师重新回至一年级,除了担任语文教师,还兼任班主任。由于所处的社区比较复杂,学生的情况差异也很大,芮莹老师带领团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课堂观察,并不断调整对每个学生的应对策略,经过多次研讨和挑战,班级里的倾听关系逐渐稳定下来。芮莹老师的课堂总是对所有的老师开放,所以学生们课例研究经验非常丰富,对老师们前来观察表现得非常淡定。这个班级的学生目前已经是三年级了,用芮老师的话说,这些孩子已经成为“香饽饽”,所有的老师们都喜欢这个班级的学生,回想起刚刚入学时,那些摇头晃脑、完全不在状态的“懵懂顽童”,如今已经成长为人人称赞的高素质团队,芮莹老师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了。如今芮莹老师已经带出了一支多学科的学习共同体实践团队,而且世博家园实验小学也将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作为全校性的龙头课题来展开,三年来芮莹老师持续的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3. 坚定的变革力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以学生的高品质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成学生的倾听者,倾听成为教师的核心工作。这可能要颠覆很多人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师专业的认知。教师要摒弃“自我中心”,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生态。这是教师专业的新挑战,也是对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对多数人来说,“挑战”和“变革”并不是好词,因为这将以为这自发否定,意味着大量的额外的付出,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很多老师均会采用不断重复、学习学生已知知识的方法进行巩固,这是一种“低阶思维”的培养(即记忆、理解、应用),而忽视了分析、评价、创造这些“高阶思维”的养成,久而久之孩子们缺乏了核心竞争力,学力的成长上停顿在一个较低层次的界面。现如今通过一个时期的培养,由领航教师执教的学习共同体实验班的学生却能够较好地规避掉上述的一些现象。孩子们愿意说出“我不会,你能帮帮我吗?”,“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答案呢?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是这样的?“孩子们有探究的兴趣,开始学习从文本中、课外资料中以及倾听老师、同学家长的发表中寻找依据,分析对错、筛选舍取,同时还能陈述评价的依据。班中存在学习暂困生,但这些学生在安全润泽的环境中没有沉重的压力,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一开始可能参与的时间并不长,但到后来参与度会越来越大,学习激情始终存在,孩子的迁移能力比较强……
变革每天都在继续,变革者却并不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或者得到了多少,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自己的行动准则,只要觉得是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即便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忍耐长时间的不确定性,他们仍然会坚持,而且保持着热情和乐趣,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值得人好好学习。
4. 持久的研究力
选择了学习共同体,就是选择了一种以“研究”为核心的专业生活,也就选择了只有前进不能停滞的人生状态。目前几乎所有的领航老师都有写作的习惯,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领航教师们走在一起,基本上探讨的都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或者交流最近的读书心得,或者畅谈发展设想。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到很神奇,走在这些领航教师身边,如同被强烈的光吸引,前路变得如此澄澈透亮。
(四)开放学校,与学习共同体同仁共创共研
1.为什么要开放学校
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最终是要形成“公共性”、“民主性”、“卓越性”的社会。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家长、社区、社会都被“卷入”其中。家长、社区、社会对教育的不信任往往是因为对学校不参与、不熟悉、不理解而造成的。为了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我们开放了学校,以让家长、社区“教学参与”的方式,家长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当中来,使家长不断了解学校的情况、理解校长和教师的工作和苦心,并且能够将家长的力量运用到学校的发展中来,以“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化解矛盾和误会,从而不断走向“互相理解”的关系,从而使家长成为学校变革的支持力量。而这种“相互倾听和理解”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向一种合作的、共生的、互惠的、和谐的理想社会转型。
2.共创共研的方式方法
学习共同体初入世博校园的时候,很多学共团队的专家老师都无私地给予过我们帮助,除了静静博士每周风雨无阻半天的教研陪伴,台湾学习共同体的先行者林文生校长为我们多次示范如何执教长篇课文的教学,绘本专家徐榕老师的《儿童绘本》以及李冲锋博士有关文本解读的讲座,各学科的教研员也会利用假期为我们就学科方面的内容进行专业辅导,我们也委派教师奔赴各地观摩学习……这一系列的活动打开了我们的眼界,更坚定了实践学习共同体的信心。
后续的日子里,我们内依本校的教师团队,外联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的支持,开展了深度学习的研究,边研发边推广,使这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模式,以此鼓励教师向研究性、专家型教师发展。
同时,我们又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同僚性”的作用,这几年来主办多期全国暑期、寒假工作坊,学习共同体经验交流活动,组内教师或在工作坊中担任会场主持,或组织研讨,或进行课堂展示,或开设讲座。撰写的多篇文章在《中国教师报》、《浦东教育》、《教师月刊》等刊物上发表。2018年底,我们的一位领航老师成为11月刊《当代教育家浦东教育》封面人物,世博学共团队在《浦东教育》上做经验推广。
除了不断在校接待、培训来自外省市兄弟校的老师、领导,老师们也随陈静静博士远赴杭州、山西、北京、内蒙、山东等地执教,传播研究经验。“同在、同润泽”公微号每学期十几次的推送为学习共同体各研究校所重点关注,做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019年在全国中小学课堂改革风向标年度论坛上获得:全国中小学课堂改革年度十大样本学校。
3.改革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基于这几年来学习共同体项目实践,学校在未来三年进一步推动课堂转型、教师专业发展及整校协同中,仍然面临较多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深入开展研究,实现更多系统间的协同变革,并在以下四方面进行调整、提升:
从主干学科走向全校学科:基于当前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已有研究,向艺体学科、科学、道德教育课学科及校本课程拓展,深化整校学科全面实践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改革;
从领航教授辐射全体教师:基于当前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团队,向年轻教师及骨干教师全面覆盖,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完善全体教师间的专业发展机制与同僚性建设;
从课堂、教师教研的局部改革走向全局研究型改革:基于当前部分教师的课堂改革实践成果与研究过程,进行经验梳理和系统化重构,型塑教师课堂研究机制,实现教学与研究一体化;
从自发地、草根式改革走向制度改革、文化改革:依据当前已有的教育改革基础,推动学习系统、教师发展系统、学校管理系统协调,优化或重构包括师生评价制度、家校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制度建设,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文化变革。
.4. 课题引领,全校性学习共同体正在形成
(一)建立全校性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我校2016年起领衔学习共同体本土化实践与研究中,通过对课堂、教师、学校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学习共同体本质是学校发展与变革的系统性哲学与方案,并形成了由三大系统构建的系统同心圆模型。
1.核心系统:课堂学习系统。其系统核心就是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权,创设平等、安全、润泽的氛围,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协同学习,促进他们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形成“和而不同的交响”式课堂;
2. 支持系统:教师学习系统。利用教师“同僚性”,开展以课堂观察为核心的课例研究,开展教育现场的行动研究,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
3. 保障系统:学校管理系统。学校的管理体系在制度、评价、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变革,家长、社会以“教学参与“的方式助推发展。由此,这三大系统,界定了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内涵。
这三大系统是联动的,环环相扣,也确定了建立全校性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学校层面的制度举措
如果说《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转型的实践研究》(编号B2018044)的区级课题引领我们以学习共同体理念为核心,通过理念浸润引进了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深度学习发展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机制;拓宽多个渠道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推动学校生态的整体变革,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生态的变革》(编号2019B064)课题又驱动我们进一步运用、发展学习共同体理论,创设学校生态系统整体变革的各种制度;迭代以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构建以儿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课堂学习系统,力指学校统整变革、制度变革、文化变革,最终达到学校生态的变革。
1. 建立倾听伙伴关系的研究
在全校范围中倡导以倾听伙伴关系为核心的温暖、浸润的课堂,除了继续用“以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为中心的课堂观察”(LOCA Approach)来进行课例研究,训练学生在倾听、交流、分享、互助的协作学习中深度学习。对于老师虽然要避免用生硬的对错来进行教学评价,也要给予衡定一堂好课的标准,这在学校开发的“润泽课堂”观察表中得到体现,也能成为教师成长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教学设计的评价除了有学科本质的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师生、生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教学行为的评价向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倾斜;课堂评价方面,我们希望老师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要求能够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实施多维度评价,尤其要注重采集课堂生成资源,以其成为教学的突破口。
全学科实行的“润泽课堂”备课方案更是符合了“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指导”的要求,这是今年学校对于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备课表格中,我们对几个环节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1)单元学情分析:从单元的角度来分析学习材料的特点,单元知识落实的重点、难点,所教授的内容与前后知识体系的承接与迁移。而所谓单元学习材料的特点,就是从本单元学习材料出发,研究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整个单元到底学啥。
(2)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在此单元学习时的基础、能力、习惯、兴趣及学习差异的状况等。站在本班学生的角度先预测他在这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能力,兴趣以及学习差异(这里差异指的是学优生及学习暂困生对于所学内容在认知、接受上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后面确定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设计贯穿全文的基础性题目,以及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冲刺挑战性问题……这种站在学生角度审视学习内容符合以学定教的原则。
(3)学习目标:在充分分析学情,解读教材后,参考单元目标,设定学习总目标及课时目标。
(4)学习任务:几个学习的大环节,即纲领性问题,切忌不能过于细碎。
(5)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如何细化这几个学习大环节所要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对学习大环节的突破(让学生怎样学)
(6)学习评价:针对学生学习状况来进行评价,首先我们要有衡定的标准(学得怎样)
(7)备注:解释说明,阐述一些难点、重点为什么要这样来突破理由。(为什么这样学)
(8)教学反思:(针对学情、学生学到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为什么这样学来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9)板书
(10)附录三单:预习单、任务单、反馈单。
2. 开展解决学生学习需求的研究
要调研学校学生真实学习状态及学生真实学习的过程,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学习需求,寻找解决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生态变革。
(1)构建教师同僚体的研究:
邀请各学科专家助力,开设讲座培训;进行“学习单的使用”、“冲刺挑战性课题的确立”、“学科本质的解析”、“单元学习设计”等研究,揭示学生提升学习品质,走向深度学习的方法与机制。同时跨校(区、省市)建立联动的教师同僚体,集体研修,扩大研究成果,惠及学校,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开展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
“以学定教”,剖析课堂学习生态中的课堂环境重构、学习方式变革的逻辑与方法,提升教师师能实施,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的传递转型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 学校管理系统方面
(1)教师学习现状和问题研究
分析学校青年教师学习现状,就其所面对的核心困境开展培养内容、形式、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助其向专家型教师目标进发。
(2)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
建立系统的学生评价档案,从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三方面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步和变化;关注自我评定与他人评定;关注记录方法和学生发展过程。
(3)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程统整
项目团队从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德育工作、教师学习四个块面来研发、整合、创新课程内容。
(4)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时制度研究
以学习共同体实验班与普通班做试验比对,合理调整课表,适度增加课时时间,确保学生能在课堂中有相对稳定的时间开展深度学习。
(5)家校管理制度的建立
从家长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四方面入手,家校合作,培植科学的养育文化。
我们的理想愿景:即学校成为学生协同学习的场所、成为教师相互学习并成长为专家的场所,成为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场所,学校通过开放课堂和持续的课例研究成为地区共同体文化的中心。
本文系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科学一般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生态的变革”(编号2019B06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度学习共同体”,作者林轶、芮莹。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