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西部18省高校,无奈的“情怀牌”

作者:青塔 发布时间:

中西部18省高校,无奈的“情怀牌”

作者:青塔 发布时间:

摘要:或许正因为对种种困难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中西部高校才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教育事业对于振兴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a0b1be765765be1a1b40d4b3f5c50c55.jpg

*来源:青塔(ID:cingta-com)

正如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所说:“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建设教育强国,要建成教育强国就不能只是一部分强,而是东中西部都能得到均衡、充分的发展”。

如果沿用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当前我国有59.2%的“双一流”高校和69%的A类学科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的10个省份中,中西部18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仅在三成左右,而A类学科占比仅有两成。

282971b9466e11426badb2e0e892a968.jpg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我国近三分之二的高校数和在校生数。

在中西部高校的背后,是无数学子关于高等教育的求学梦。中西部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长久以来,受限于地域经济的发展,中西部高校发展的困境似乎已经被很多人当做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只有中西部高校们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基础薄弱,经费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基础是限制中西部高校发展的首要因素。摆在中西高校面前的,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相对薄弱的办学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并不算充裕的办学经费。

在现有办学基础上,以江苏、山东、云南和甘肃为例,无论是师资力量、图书馆藏,还是教师数量和固定资产方面,江苏和山东的高等教育办学基础条件都遥遥领先。

7efb16757e9888cee799608f8940da50.jpg

其中,江苏高校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数量是甘肃高校的4倍,云南高校的三倍以上;而江苏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更是甘肃高校的近6倍。

当前,绝大多数中西部高校的经费只能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尽管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奈何僧多粥少,加上自身财力有限等因素,中西部地方政府能做的并不多,许多对于高校发展的支持政策还只能够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到实处。

从超过300所地方高校2020年预算经费的情况来看,预算经费相对较高的前30所地方高校中,仅有4所为中西部高校,且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部分中西部地方高校2020年度预算收入情况:

afad69dd58c170bd7ea026fa8873a096.jpg5419aad9ea5c91ee03134e072be6ed06.jpg379406ecdf7ab84875b974f44fe2ae92.jpg21d9e9b5df1cc77bac27008499c5a427.jpg


止不住的“孔雀东南飞”

东部地区在自然、历史、经济、文化上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从一开始中西部高校在吸引优质生源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就先输一城,东部地区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发展前景则不断吸引着中西部人才“东南飞”。

不少东部高校为抢夺人才,不仅以高薪与巨额科研启动费为筹码到中西部高校挖人,甚至打出“三不要”政策,即不要工资关系、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等工作调动必备手续,即可转入东部高校。

在东部高校的强烈攻势面前,中西部高校手中似乎只剩一张情怀牌。但是相较于动辄“百万年薪”的真金白银,这张底牌不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大量高端学术人才开始流往东部。

33edf89cc5d9452c361da999198e8509.jpg

这场硝烟密布的“人才争夺战”,就好比是一场拔河比赛:东部高校不仅引才待遇更加有力,还有地方政府各项重磅人才引进政策的层层加持,相较之下,大多中西部城市则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校们只能依靠自己孤军奋战,总归是力有未逮。

正因如此,中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陷入了“流失——培养——再流失”的怪圈。老一辈的学科带头人正在逐渐老去,新一代的青年人才却在不断流失,高层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乃至彻底断档,成为了许多中西部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隐忧和问题。

那些失去学科带头人的中西部高校

在“双一流”建设尤重学科发展的今天,办学经费和高层次人才的流失,让中西部高校在优势学科培育和实力提升方面也困难重重。

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一位好的学科带头人是重中之重。然而能够让许多东部高校不惜开出数百万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也要“挖”走的,恰恰是这个层次的人才。

1905e0cdfe26868411e24a51c6582a11.jpg

一旦失去重要的学科带头人,对于高校的学科发展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挖中西部高校的“命根”。

此外,任何一个学科的培育与发展,都不可能是空中阁楼,必然需要依托于相应的办学基础和社会土壤。

相较于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基础相对薄弱,许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进起来阻力重重,高校科研产出的落地转化有时甚至需要从零开始,这也使得中西部高校在学科培育和科研产出方面显得更加迟缓。

可以说,在同一评价标准下,立校办学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需要面对的绝对是“困难模式”。

破局、奋进与未来

尽管困难重重,中西部高校们依旧在砥砺奋进,从未气馁。

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中西部高校正在积极进取。如西南财大从多年以前就开始探索的终身教职制改革,对引进的海外人才采取先聘后评的引才策略,在职称和科研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先。

而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越来越多的中西部高校正在将目光投向全国,在区位优势相对显著的城市设立各类研究院,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以期反哺中西部社会发展。

34220c7c084166941e2bce9bfbc6306e.jpg

11月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落户萧山

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同样是国家的心之所系。

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中西部地区中央高校“1+6”预算拨款449.7亿元,过去的五年间,中央财政分担中西部高校资助经费共计746亿元,占分担总额的83.06%。

针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教育部也在出台各项文件,对引进各种人才加强规范,引导各高校形成联盟,制定公约,对薪酬等条件上大体上做出规范,避免高校的人才引进陷入恶性竞争。

在刚刚发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中更是明确,要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

这阵改革的东风,势必将会为中西部带来更多的利好和发展机会。

655f0b2b4383337d97e991965f1666de.jpg

或许正因为对种种困难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中西部高校才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教育事业对于振兴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尽管他们大多沉默无言,也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只是在沉默中笃定前行,久久为功,但是他们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见。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统筹推进中西部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中西部高校必将承担起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他们,也正是振兴这片广袤土地最具生机活力的源泉所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塔”。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青塔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青塔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西部18省高校,无奈的“情怀牌”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