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问教丨杜绝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怎么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问教丨杜绝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怎么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摘要:有必要开通全国性的举报平台。

微信图片_20201213174450.jpg

*来源:腾讯教育(ID:qq_edu),作者:熊丙奇

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10日表示,将从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提升作业的质量、加强日常监管等三个方面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的表态是很严格的,而要真正做到,必须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完善问责机制。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并非教师个体的问题,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治理这一问题,既要对典型个案进行处理,更要进行综合治理,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切实给教师减负,减少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干扰,让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学。

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规定,并非新规。早在2018年年底发布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就明确提出,“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事实上,在更早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也早就提出,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不但如此,还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然而,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这一现象,在这些文件发布一年多,甚至两年多之后,依旧在各地存在,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表明规定发布后,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当前,有10多个省市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规定,进一步出台省内规定,让家长们看到杜绝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的希望,可是,此前国家层面发布的规定都没有得到执行,省内发布规定就能得到执行吗?更何况,其他省市还没有发布省内规定。

教育禁令都不到执行,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坚持依法治教,缺乏严肃的问责机制。通常的问责方式是教育主管部门问责下属的学校,也就是“老子问责儿子”,问责往往不了了之。要让教育禁令得到执行,就必须让教育督导长牙齿,要充分发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就杜绝学生作业变家长作业而言,有必要开通全国性的举报平台,接受家长的举报,根据举报线索进行处理,由此形成对这一问题的严厉治理之势。

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教师布置家长批改作业,与各地教育部门对学校办学、教师的考核、管理是有密切关系的。首先,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各级行政部门,给中小学教师布置过多的非教学任务,这严重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导致教师不能专注教学事务,不得不让家长批改作业。

要让教师专注教学事务,就必须给教师减负,切实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去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减负提出四方面共20条务实举措。目前看来,给教师减负20条,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还是很重。

其次,我国各地教育部门存在用学生的分数、升学情况,评价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教学的应试倾向。教师要让学生“出分数”,就搞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进而把家长卷入进来。抱怨教师布置批改作业任务的家长,绝大多数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而按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小学一二年级是“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违背这一规定的学校是何其多!另外,如果学校坚持不布置作业,家长也会质疑学校不作为,很多家长会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学生的作业负担并未减轻。

由此可见,依法治教,与进行教育评价改革,是突破“作业困境”的两大关键,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学校办学,规范家校关系的规定,就会停留在文件,变为以文件落实文件,而无法带来现实的改变。同时,在单一的以学生分数、名次评价学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单方面的给学生减负,必然带来其他方面的增负,学生的整体竞争压力难以减轻。只有系统推进教育管理和评价改革,才能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从“作业困境”中解放出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作者熊丙奇。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腾讯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腾讯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问教丨杜绝学生作业变为家长作业,怎么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