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地方“双一流”:看得见的风光,看不见的压力

作者:丁奕然 发布时间:

地方“双一流”:看得见的风光,看不见的压力

作者:丁奕然 发布时间:

摘要:即使同为“双一流”,高校之间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在大众心目中也被划分为三六九等。

图虫创意-223895176323006486.jpg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软科(ID:zuihaodaxue),作者:丁奕然

办“双一流”难,办地方“双一流”难上加难。

所有人都艳羡他们“双一流”的名号响亮,却少有人看到他们的压力和困境。

和部属“双一流”最大的区别是,地方所属“双一流”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提供资金。因此,地方“双一流”相比部属高校,更加依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发展也更受制约。

50efcc277834e2562a14b39eae8bb271.jpg

同为“双一流”,命运截然不同

不同的隶属关系意味着差异巨大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甚至意味着不同的社会或行业影响。地方“双一流”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和管理,相比能享受到更多丰富资源的部属“双一流”,就难免显得有些寒碜了。

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取向——对全国111所地方高校校长的问卷调查报告》一文中就指出,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并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地方“双一流”不仅相比部属“双一流”没有先天优势,更是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即使同为“双一流”,高校之间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在大众心目中也被划分为三六九等。

屏幕快照 2020-12-16 下午2.10.00.png

知乎截图

生源质量的困扰

“部属”这个名号,是对一所学校实力的直接承认,强大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条件,也就意味着该校的学生并非泛泛之辈,这样的光环对考生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可以看到,位于新生质量排名前100的高校中,仅有8所地方“双一流”占得席位,最高也就是第66名的上海大学,排名靠前的,绝大多数是部属“双一流”,要么就是自带“土豪金”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bb93a3214093c56154c9b8d26085f3af.jpg

就在这些生源质量好不容易挤进前100的8所地方“双一流”高校中,几乎所有都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

对于“填报高考志愿时,好学校、好专业和好城市之间该怎么选择”这个问题,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偏向“大城市”。同为“双一流”,就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受考生欢迎程度可谓天壤之别。年轻人对于大城市的痴迷程度,大家都心知肚明,丰富的资源,更多的实践机会,乐观的就业前景,让人直呼“真香”的工资,优质的生活…大城市带来的自身发展优势用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在此对比之下其他城市的地方“双一流”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只能充当“备胎”,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双一流”之间生源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甚至有些地方“双一流”的生源质量,还不如北上广深的“双非”。当然这一部分也源于每个学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域因素对一所学校招生产生的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双一流”的影响更大。

最尴尬的可能是那些边疆地区的大学,这些通常都是省内“双一流”独苗,可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它们的生源情况并不乐观,甚至被网友笑称为“适合捡漏的双一流”,实在令人心酸。

经费匮乏的难题

地方“双一流”办学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比生源质量差距悬殊更棘手的,是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积累严重滞后,不同地方“双一流”的经费收入间有显著的差异。

根据各地方高校公开数据,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2020年预算收支经费分别为33.86、34.06和32.17亿元,作为“地主家”宝贝的“亲生儿子”,它们已经享受了当地政府所能给到了最顶级的资源。但尽管如此,和同城部属“双一流”高校动辄上百亿的预算相比,依然差距显著。

在软科此前统计的202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中,有10所部属一流大学的预算超过100亿,清华大学更是高达310.72亿元。同在北京、同为一流学科的部属高校北京交通大学预算为58.65亿,是北京工业大学预算的接近两倍;部属高校河海大学预算为44.54亿,比同在江苏、同为一流学科的苏州大学预算高出10亿。

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这些,已经是地方高校里最“壕”的之一了,其他绝大部分的“孩子”命运更加坎坷。西部及东北地区高校经费较少的情况尤为严重,例如石河子大学的2020年预算收支经费为11.02亿,西北大学为8.45亿,延边大学为7.65亿,连上述三所高校经费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甚至只是部属高校经费的一个零头。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取向》一文中结合对111名校级领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到东部和中部地区对地方高校的支持环境较好一些,但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对地方高校的支持环境较差,表明在地方高校领导看来,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高校的期望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同为“双一流”高校,可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这既难以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也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高校的发展水平差距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人才稀缺的无奈

当部属高校们都在如今的人才争夺战中争先恐后地冲出重围时,地方高校还在绞尽脑汁地想该怎么把仅存不多的人才留下来。

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即使是“双一流”也难以避免,地方高校在这方面更加劣势明显。

根据软科此前的中国各高校“杰青”统计,在“双一流”建设期间,无论是本土“杰青”当选还是新增“杰青”方面,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高校的表现都并不出色。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其他地方“双一流”高校各有1人当选为“杰青”,广西大学增加2位“杰青”,西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青海大学仅增加“杰青”一名,其他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高校更是在榜单上不见踪影。

af24ea19fe4d56d27bf0db1820d149dd.jpg

当然东部地区的地方高校相对好一些,苏州大学、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近年来也创造了颇为抢眼的引才佳绩。这背后离不开当地财政大力“砸”钱的支持。

但是人往高处走,整体来说,部属高校们,依然牢牢占据着人才高地。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一文中,作者就指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比例差距悬殊、人才非正常流动频繁、流失现象日趋严峻等等问题。

地方“双一流”大学虽然跨过了“双一流”的建设门槛,比普通地方高校在拥有高层次人才上有优势,但是整体上与部属高校相比仍是差距甚大。

未来发展,何去何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为地方“双一流”,或许他们面临的困境并不相同,却同样遭受着压力和无奈。

想进一步,谈何容易

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高校发展得较为均衡,高教资源丰富且优质,无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发展至今已经羽翼丰满,综合实力已经稳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其他东部地区的地方“双一流”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近年来因为进步迅速而格外受到关注的苏州大学,在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8项,资助项目数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前20位,在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冲进前200,和一众一流大学平起平坐,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地方高校”。在“谁最有希望入选下一轮一流大学”这个话题下,苏州大学一直是网友呼声最高的“种子选手”之一。

b8d784a1dc44c936f721c006b1f387e6.jpg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还有“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上海大学,曾被上海市委书记称为“地方高校建设中的标杆”;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的南京邮电大学;华南地区师范类“龙头老大”华南师范大学…这些“双一流”都日益焕发出作为地方最高学府的独特魅力,然而这些顶尖的地方学府,想要冲击一流大学,并没有那么容易。

目前所有一流大学A类无一例外全是部属高校,在地方高校中仅有3所为一流大学B类。可能是因为这些东部地区的高校大多位于高教强省,同城已有足够多的部属高校,或许是处于资源平衡的权衡考虑,虽然不少地方“双一流”在某些方面的实力已不输一流大学,但在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是否能升级,一切还未可知。

不甘埋没,努力生长

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地方“双一流”,就更显得前途未卜,它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难道就这样接受“吊车尾”的命运吗?

好在2016年,教育部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其中12所为地方“双一流”高校。

屏幕快照 2020-12-16 下午2.14.39.png

近几年在提案回复或是重要会议等等不同场合上,都反复强调支持中西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的建设。201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上,部署启动部省合建工作,并通过部省合建这一新的机制和模式,在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支持上述14所高校。

屏幕快照 2020-12-16 下午2.15.05.png

2018年,财政部发布《下达2018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总经费高达114.6亿元,获得经费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据《南国早报》报道,广西全区分到资金5.2亿多元,其中广西大学获得“部省合建”资金1.2亿元、“双一流”建设资金1200万元。获得来自中央的大力资金支持,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中西部“双一流”高等教育水平上重要的一大步。

屏幕快照 2020-12-16 下午2.15.31.png

仅靠国家扶持是不够的,其他高等教育暂时落后的地区,也在通过筹措资金、引进人才等方式奋起直追,甚至举全省之力建设地方高校。

2018年11月,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省财政厅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十三五”期间“双一流”建设。并表示今后三年还将在科研经费基建资金等方面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给予倾斜支持。2020年5月7日,河南省委常委徐立毅会见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校长宋纯鹏时表示,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希望河南大学以郑州校区建设为抓手,加大在郑州的发展力度。

屏幕快照 2020-12-16 下午2.15.55.png

图源:郑州发布

今年山西省的高教发展也格外瞩目。4月,多次被学生誉为“学生心中最喜欢的老师”“最牛校长”的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履新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太原理工大学接连又有引才大动作,6月2日太原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了“太原理工大学2020年诚聘全球英才”,发力引进高素质人才;8月12日学校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为特聘教授。10月20日,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一行访问清华大学,携手清华推进省校深度合作,为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多帮助。

屏幕快照 2020-12-16 下午2.16.21.png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图源:清华大学)

虽然这些地方“双一流”暂时落后,但相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未来会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全国95%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地方高校,可以说是支撑起了整个中国高教的基石。在140所“双一流”高校中,有47所地方高校,虽然它们的光芒经常被部属、央属高校所掩盖,但仍披荆斩棘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地方高校是中国高校的主力军,地方“双一流”更是主力军中打前阵的“排头兵”,身上肩负着来自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责任。在《地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与途径》一文中讲到,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后盾。尤其是在高教资源较为稀缺的地区,地方“双一流”高校们更是起着关键性的表率作用,引领着更多地方高校投身于“双一流”建设,主动作为,争创一流,提升整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除此以外,地方高校更需要将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着力为当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流学术成果,以成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为目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虽然目前地方“双一流”之间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严重,或许部分地方“双一流”还没有获得足够的政策和资源扶持,但它们依旧扎根地方,向阳而生,背负着整个省份对高教的期待与希望,为脚下的这片土地养育了无数莘莘学子,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名校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让我们给地方“双一流”们多些支持和耐心,这些中国高教的“中流砥柱”们的未来,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张婕.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取向——对全国111所地方高校校长的问卷调查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15(007):81-83.
[2]杨炯, 吴鹏.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4).[3]柳贡慧. 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逻辑与途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000(018):33-3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软科”,作者丁亦然。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软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软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地方“双一流”:看得见的风光,看不见的压力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