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
我们纪念儿童节,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一个幸福成长、安全快乐的环境。儿童的生长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和城市。今天讨论的一个主题,是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
在1996年的时候,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会议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儿童友好型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它的背景1989年11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保障儿童权利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型公约。中国政府在1991年批准加入了这个公约。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定义,儿童友好型城市是指“地方政府在城市所有方面全面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结果,不论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者社区,在公共事务中都应该给予儿童政治优先权,将儿童纳入决策体系中”。所以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是一个对儿童人权和政治权利的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儿童放在城市建设的中心地位,保障儿童全面享有基本人权、生存权、全面发展的权利,免遭有害影响、免遭虐待和被剥夺的受保护权,全面参与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它的内涵包括:
儿童参与决策的权利;
提供儿童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保障儿童生活环境的安全;
满足儿童各类行为活动的需求。
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要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儿童生活、居住时间最长的场所。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就是要造就儿童友好型社区。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相当多的社区并不具备儿童友好的属性,通常是比较缺乏满足儿童健康安全需要的设施、公共空间和学习空间。
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要以社区为平台,引入儿童友好型的项目、提供儿童友好的服务内容,社区内的室内、户外公共空间都应该为儿童提供基本服务,通过完善的硬件空间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进而加强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沟通。
有人给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提出一些概念,叫做“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儿童参与、社区资源最大化”的原则。在儿童安全、儿童养育、儿童参与、儿童健康等儿童友好理念的指导下,以社区儿童和家庭需求为导向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当中。
有人提出了一个概念,比如说关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要建立“以一米高度”的概念。“以一米高度”就是儿童的视角,就是儿童的身高,要用一米高度的概念来审视城市规划、环境设计。
另外就是要在社区创设儿童安全的、绿色的出行环境。比如说首先在伦敦出现的“步行巴士”项目,由志愿者来保护学生过马路和上下学的通行。这个项目已经在深圳得到了推广,提高了儿童出行的安全性。同时儿童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结交新朋友,也解决了家长接送的难题,缓解了校门口的交通拥堵,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我们现在的小区能够提供儿童参与的活动空间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一个滑梯,就是给儿童提供的环境了,其实真正具有学习功能的和符合儿童需要的是社区图书馆。我们在香港就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地铁站的一楼都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儿童图书馆,每一个家长路过都可以到里面借书还书,包括音像材料,非常方便;图书馆作为儿童学习的资源中心,同时还有儿童的学习站、辅导站给儿童提供课后服务。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更大程度上有赖于学校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更大程度上,其实是有赖于学校。因为本来学校就应该成为一个社区的文明中心,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通常是与社区隔绝的,老死不相往来、封闭式管理,市民无法进入学校。我们现在的学校对于儿童是很不友好的,用过多的考试和作业绑架、替代了家庭教育,从而恶化了儿童的生存环境,甚至难以保障儿童的休息和睡眠。
我们谈儿童友好型社区,谈善待儿童的教育,首先就要保障儿童休息和睡眠的权利。就学校教育而言,我们过于偏重学科教育、知识教育,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全部。实际上,人类的良知、智慧和道德情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化学习,来自于生活,而不是来自于学科知识,这就是我们发展社区教育的一个价值。有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儿童,需要整个村庄的力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构建、对学校的改善,要走向社区、家庭、儿童、学校和谐共建的一个过程,走向一种未来型的混合式学习。通过学校教育,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等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学习,使得学习成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一个过程。
儿童是社区营造的天然力量
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城市、一些地方开展了儿童友好型城市和友好型社区的实践。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将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到城市整体设计中的城市,2015年就形成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和行动计划。它提出“建立安全、公平、符合儿童需求、适应深圳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具有全球城市人本特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总目标,综合确定了儿童社会保障、儿童参与和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三大策略体系。
在社区营造方面,成都市可能是做的比较好的。在2016年,成都市民政局发布了一个“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的通知”,要求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支撑,引导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把社区建设成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生活共同体。
我们看到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儿童是一个天然的力量,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推动和天然的纽带。因为儿童不仅仅是一个被保护的对象,也是一个参与的主体。无论是文明社区的营造、推广绿色生活,还是帮助家长的数字化学习、终身学习,儿童都具有很强的推动性。
所以一方面是“大手拉小手”,就是成人社会对儿童的支持和保护;同时也是“小手拉大手”,儿童来帮助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合作互助的过程。
许多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加入了这些行动,比如“万物启蒙”联盟在重庆、杭州都建立了一些社区的儿童活动空间,成为儿童社会化学习的乐园。另外,榕树根教育公益在云南边境依托社区进行教育,组织帮助景颇族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所以我们的命题就是如何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如何把一个社区变成一所学校,就是要走向儿童友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ID:eduthought),作者杨东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