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电影《天才枪手》
当“空心病”的学霸进入名校,进入企业,进入社会之后,突然被各种以前没有遇到的“学业”之外的挑战打蒙,他们的“学生”的身份消失之后,突然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是谁了,究其原因,它叫“学霸症候群”。
在英国工作4年之后,Adam经历了疯狂而艰苦的备考,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全球顶尖的MBA(工商管理硕士)项目,他在”别人家的孩子“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最近Adam有了新的困扰,这个困扰让他对于自己究竟是谁都产生了疑问。
Adam说,很多他以前非常在乎的很多东西,突然都不再有吸引力了。
比如,对成绩排名失去了兴趣。虽然一开始先是经历了恐慌:四周都是更牛的同学,但之后心态就躺平了,Adam说,排名啊,优等生什么的都无所谓了。再比如,对所谓的好工作也不在乎了:
假期的时候,Adam找到了一家行业顶尖公司的实习机会,按理说,他应该努力表现,争取MBA毕业的时候有机会拿到offer,Adam自己都没想到,他完全找不到工作的热情。
Adam只是我很多教练客户中的一个,不过他在经历的困惑却具有某种普遍性,我自己管它叫“学霸症候群”,它有以下特征:
应试学习以及知识型的学习,是他们长期的强项,也几乎是唯一的奋斗目标。
在我们的社交媒体上,会经常看到他们的故事,不管是天生学霸学神,还是后天不辍从落榜学渣到复读后的成功逆袭。他们成为了家长和孩子的对标榜样。
“优秀”是他们的标签,因为进入名校,乃至进入名企,让他们成为普罗大众和鸡娃父母的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在青少年时代,在学习上,他们的家长都给与了,很大的关注和投入。
不管他们家境如何,他们的家长对于他们的学习都给与了至高的优先级。有福气的能够得到父母的各种体贴、照顾,运气差的则至少有一个大棒加胡萝卜式的家长每天盯着他们的成绩。
因为“优秀”,所以之前也相当顺利
他们普遍都承认,因为有着”优秀“特征,在之前的人生里都算是非常顺利。
BUT,你听到他们说“之前”,就知道后面要转折了:BUT在他们进入青年或中年之后,开始出现以下挑战:
学不下去了,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好不容易拿下学位,但是对于所学领域已经毫无兴趣
找不到自己的热情和意义
对于自己究竟是谁,产生迷失
开始厌倦外部评价体系,“精英、优秀、高收入”这些词对自己的吸引力逐渐消失
在与他人的关系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
遇到挫折之后,难以自我调整
难以感觉到快乐和幸福,麻木也许就算是好的,如果还没感到绝望的话
当然,有很多学霸没有被这样的困境侵扰(暂时还没有)。而正在面临这种困境的学霸们,我把他们的核心困境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除了学霸,我是谁?”
Adam说,他不敢跟父母提起现在自己的”丧“,因为父母肯定无法理解,而且他们肯定会说,要拿出精神,先把好工作的offer拿下再说。
企业对名校生的爱与恨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企业,前一周我在北京参加一个行业论坛上见到一个外企中国区的高管Anna,她们公司不是很大,但是在某个细分市场里一直是低调的隐形冠军,她跟我抱怨说招人难、留人更难。
招人的时候,从名校的对口专业里面好不容易挑来的人,结果刚培养出来,人家就跳槽了,因为现在的孩子一般家里条件都比较好,而她们的很多项目需要去客户现场,这些年轻人一看客户工程现场比自己居住的大城市条件差多了,就不愿意出差;根本不像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冲着出差补助,也要抢着去。
图片来源:电影《天才枪手》
所以她们公司也在重新考虑招人的标准,甚至考虑从蓝领工人里找热爱这个行业的年轻人。
实际上,Anna所提到的”热爱“,让我想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yi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到的“心流”体验。也就是当一个人在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的忘我的幸福状态。
其实我们所崇拜的那些行业领袖、或者颠覆性创新的企业家,不论中外,如果我们看他们的传记,都会在他们的工作里看到这种忘我的”心流“状态。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在2016年发布了一份《201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该报告对1952-2015年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3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展开追踪调查,“结果令人失望”。
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尤其在专业选择上,状元们大都一味迎合社会潮流追捧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忽视个人兴趣爱好,直奔高额奖学金、扎堆经管专业、难出拔尖人才。”
状元们的发展里比较理想的多数是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而他们之中极少出现行业的领军人物。
这恰恰印证了“除了学霸,我是谁”的核心困境。
图片来源:电影《天才枪手》
你的孩子有“心流“体验吗?
如果回头看这些孩子的父母,回头看我们的广为接受的教育理念。很容易看到下面这个线性思维在起作用:“让孩子上名校,就会有好公司要他,他就会有幸福而成功的一生。”
所以,我们开始从小为孩子规划这条道路(捷径)。通常父母都觉得,将孩子成功送进一家好公司,“幸福而成功”的一生就是确定的,反之,如果孩子没有进入一个好学校,一个好公司,那他就会有不幸、坎坷而悲惨的人生。
家长们经常会说,“兴趣”又不能当饭吃,“情怀”又不能当饭吃,换句话说,就是“别看今天爸妈为了你的学习,不让你干这,不让你干那,等哪天你进了好公司了,你就知道那里的饭-真香。”
而实际情况是,因为家长和孩子的视野都被无限缩小到一切为成绩服务的生活中去的时候,父母插手了孩子所有的选择和规划,替孩子隔绝了所有对升学不相干的体验。
很多孩子都没有机会学习自主、学习与不顺利和挫折相处,寻找自己的“心流”体验、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学会关注别人与照顾他人。
所以当他们进入名校,进入企业,进入社会之后,突然被各种以前没有遇到的“学业”之外的挑战打蒙了。当他们的“学生”的身份消失之后,他们突然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是谁了。
图片来源:电影《天才枪手》
我的另一个教练客户Emily最近出版了自己的关于社会学的学术著作。她跟我分享,当年高考就差一分,她没有考上她理想的学校。
但是她在她上的那所不入流的大学里沮丧了一年之后,从大二开始突然开窍学会了自主学习,并且对于社会学这个专业开始特别感兴趣,然后在研究生的时候换到了现在的专业。
她觉得那次高考失利,也许是她最好的人生礼物。虽然这么说听上去挺鸡汤的,但是能找到“心流”体验,并且找到自己未来可能热爱的一种“身份”,谁说不是难得的人生大礼包呢?
这种好学校→好工作→好人生的线性思维,其实也让我们的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很虚幻,稍微被现实敲打一下,就容易陷入巨大的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抑郁。
我的一位教练客户Lewis就正在经历这种重新树立自信的阵痛。
因为上学的时候被家长和老师表扬和鼓励惯了,当工作中遇到不顺利和严厉的老板的时候,他不知道要怎么消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一方面想跟父母说,寻求安慰,但是另一方面又很矛盾,因为其实父母的生活经验跟自己完全没什么相似度,也帮不上什么,说多了反而越来越觉得爸妈不懂自己。
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一职长达十年的Julie Lythcott-Haims在她的《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里面提到:
如果你对孩子奉行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取得好成绩的文化,加上身为父母的警惕性,帮他们抹平生活中的各种粗糙,包括玩耍以及人际关系等;而且无论他们完成的好坏,你都不吝夸大其词的赞美他们,那么是实际上是帮孩子做好了未来遭受精神崩溃的准备。
最后,回到给学霸们几条建议:
再牛的学霸,也要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总有人比你更牛。你需要思考你新的身份和使命;
再普通的人也可以拥有幸福的体验,而你恰恰要去学习创造幸福的体验。不要把100%的精力再全部放在知识型的学习上了;
小时候被父母禁止的无聊的事情、爱好和理想,不妨捡起来,有一两个兴趣非常重要,再不靠谱的理想也有积极的意义。寻找“心流”体验,哪怕它不能成为你的养家糊口的手段;
失败和不顺利本来就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尝试用创业企业的fail fast, fail forward(快速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如何前行)的理念看待它们;
建立你的支持网络,在你迷茫和消沉的时候,你知道可以跟谁说说;
对家长们:
育儿以及孩子的成绩不应该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都不会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体验,那么大概率的,你的孩子也没法从你身上学到;
把一部分规划权和主导权交给孩子,否则等他成年,你不得不放手的时候,如何掌控他接下来的人生,他们会两眼一抓黑;
不要拿走他们所有学习之外的麻烦和挑战,今天你为他们屏蔽,那等他不得不自己面对的时候,他们社会性死亡的表现就如同孩子一样,很傻很天真;
珍惜孩子们的“心流”状态,不管他们是在观察昆虫,提傻问题,还是你觉得对升学没用的课外活动;
如果孩子学会应对挫败,那么将来他们遇到什么不顺利的时候,你也不用太操心,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更不是只有“直”路。
*为保护客户隐私,文中涉及的可识别的个人信息和经历均已做过匿名化及隐私保护处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菁kids北京“(ID:Jing-kids),作者李源。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