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半月谈,记者任丽颖、魏婧宇、艾福梅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中西部地区走访基层公办普通高中时发现,部分高中收支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收不抵支状态,一遇大修或者想要改善办学条件,就只能举债度日。据了解,普通高中获得上级项目、经费支持不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县中要想保持竞争力、吸引力,校长常常不得不四处拉项目、借贷款。部分基层教育界人士认为,健全高中阶段教育经费长效投入机制迫在眉睫。
勉强可维持,发展就缺钱
多位基层高中校长在受访时表示,目前学校经费整体为“勉强维持运转”状态。
环京地区某县级市一高中校长给半月谈记者列出了该校的收支情况:学费每生每年900元,收入约400万元;生均经费每年800元,约300万元;除去专款专用的两三百万元取暖经费和300万元左右的维修经费,学校一年收入约700万元。支出方面,水电气费用每年支出200万元,教学设备投入、日常办公以及教师外出、培训等约200万元,物业支出需200万元到300万元。
“我们是20来年的学校了,地下管网全坏了,锅炉也坏了,早就该彻底换了,可是没有钱,只能小修小补勉强维持。”该校长说。
宁夏一所高中负责人表示,学校经费主要用于维持正常运转,每年仅水电费、取暖费以及招聘宿管、保安等临时工就需要近300万元,整体“比较艰难”。他说:“学校硬件设施陈旧,仅能勉强维持运转,这两年校舍使用时间陆续超过10年,开始进入维修高峰期,几乎每天都有小维修,此前我们在向上级汇报时测算过,全校整体水管网改造以及校舍墙皮脱落维修等需要近千万元,学校根本没法解决。”
由于教学环境变差,学生转学去条件好的市里中学和民办高收费学校的越来越多。因而,越是有想法有追求的校长,越要想方设法给学校找钱,而资金的来路无非两条:要么是来自上级的专项拨款投入,要么就是借贷负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西北某县一位高中校长表示,除了硬件设施急需改善,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发校本课程、购买特色课程耗材等方面都费钱。此前,他们争取省里的项目资金300万元改建了功能室、维修了地下管网。“学校经费仅能勉强运转,发展还得借助政府力量。”
半月谈记者走访并梳理情况发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县级公办普通高中都要负债办学。西部某市的30余所公办普通高中之中,有近2/3的学校有负债,全市公办普通高中累计负债资金上亿元;在另一市的20余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里,有负债的学校近一半,累计负债达千万元。
收入没变化,支出年年涨
半月谈记者收集发现,高中负债,一方面是由于校际竞争加剧、社会需求提高,学校需要不断扩建更新以保持吸引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学校收入来源单一等也是重要原因。
各地对公办普通高中均有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帮助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日常工作。按要求,该经费不得用于偿还债务、基本建设等用途,有些公办普通高中进行基本建设只能依赖借贷,一旦后续缺乏其他收入来源偿还,便会出现债务负担。
多位受访校长及基层教育工作者表示,高中阶段学费多年没有变化,但学校相关支出却一直在上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适度提高高中阶段学费是具备条件的。半月谈记者随机收集多所高中学生家长,其中不少人宁愿花更多的钱把孩子送到硬件条件更好、学费更昂贵的私立高中。
“如果适度提高学费能让孩子们在更好的教室、宿舍里学习和生活,我认为大部分家长能够理解,因为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一名学生家长说。
此外,一些基层校长反映,向政府申请专项资金时,程序流程有时也不通畅。有些项目即使手续全部办理好,只要当时没拿到钱,第二年再申请时,上一年跑完的流程就彻底失效,学校需要按照流程把所有手续再重新办理一遍,加大了学校申请专项资金的难度。
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受访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健全高中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使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早日摆脱债务困扰,全身心投入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过往债务不宜拖延处理,建议尽快彻底化解。学校不能创收,仅靠学校办学经费难以消化债务,需要各级财政共同提供支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严格审定债务范围,对债务形成原因、债务用途、利率约定、举债程序、真实性严格审核,确定所化债务合法真实有效。要尊重历史,对照债务合约,对债务进行审核分类统计,确认债务类别,确定化解方案。
——建立新增债务追责制度,杜绝新生债务。学校债务化解后,应及时建立健全各项财经管理制度,加大学校财务管理力度,严禁新的债务滋生,建立学校新增债务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举债的人员,坚决严肃追责。
——健全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为适应新高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教学用房、教学仪器、选课系统等设施设备都需要更新完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议完善教育财政经费分担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制定高中阶段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使高中学校发展经费需求得到应有保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记者任丽颖、魏婧宇、艾福梅,编辑李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