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2021 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上)

作者:胡家晖 宋环翔 戴雨青 发布时间:

2021 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上)

作者:胡家晖 宋环翔 戴雨青 发布时间:

摘要:K12 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早幼教赛道融资情况一览。

1601463021263958.pn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回看 2021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用「焦虑」两个字形容最贴切。围绕「双减」,各种政策传言散布,众人在焦虑中等待,随着「传言」慢慢落地成现实,众人在焦虑中谋求出路。

资本有最敏锐的嗅觉,2021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的投融资数据如实白描了「焦虑」两字。据多鲸教育研究院统计,2021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 133 起,投融资总额约 145 亿元,相较于 2020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 125 起融资事件数,涨幅约 10%,但融资总额却大幅缩水近 26% ,总体上多是小股资金的分散尝试,难下重注。其中,开年两个月,投融资数近 60 起,金额超过 60 亿元,占了上半年总数的近一半,可谓亮眼。但到三月份,「双减」政策传闻四起,资本谨慎观望,投融资数据迅速下跌。而随着不利政策陆续公布,投融资数据更跌入谷底,创下近六年新低。

相较于其他行业,教育受政策影响更深,一项政策的出台能立马将某个教育细分赛道推向风口,也能让某个细分赛道瞬间降至冰点。借由 2021 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抽丝剥茧,教育行业的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

K12教育,转型之年

K12 教育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本文中的 K12 教育分析对象主要为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校外学科辅导教育。

2021 年上半年,近年大热的 K12 赛道,其投融资表现在愈发严苛的政策约束下略显疲态,仅完成了 12 笔融资。受政策影响,融资事件与大额投资都集中在第一季度。5 月 21 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审议通过的消息让冰冷的 K12 教育行业跌入谷底,大量教育企业选择断尾求生,或裁员或关停或转型,不一而足。

相对于以往 K12 赛道动辄数十亿的投融资,资本在感受到政策的压力后变得更加谨慎,观望态度明显,多只是小额资金试水。纯 K12 学科教育项目的投融资屈指可数,获投项目更多位属产业链上下游或者归于 K12 赋能平台。K12 教育之花在经过之前巨额的资本浇灌之后短暂盛开,现在已面临停水的窘境,政策持续趋严,势必需要转型寻求新的生机。

7c5344c559afde52e7c31cd9702956cb.jpg

究其根本,校外培训机构部分取代校内教育的职能,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和普惠。同时,过度的学科辅导倾向培养应试型人才,不利于真正的人才选拔。而昂贵的课外辅导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降低家庭生育意愿,也与国家为优化人口结构而出台的「二胎」「三胎」政策相悖。因此国家对整顿教培行业、控制资本流入、促进教育公平的行动仍将持续,预计未来会出现更严格的政策和更强的执行力度。

与此同时,K12 教育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势必缩减。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预测,校外培训市场总体规模将从万亿级规模下降 40% 左右。相应地, K12 单赛道将难以支撑千亿市值公司。以猿辅导为例,2020 年猿辅导疯狂吸金超 35 亿美元,投后估值 170 亿美元,千亿市值公司呼之欲出。但随着 K12 政策不断收紧,公司难以延续高增长态势,估值势必会严重下滑。

而不论是对 K12 赛道的头部公司又或者中腰部机构,国家的监管政策一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监管力度趋严的当下,K12 教育已到转型之年。

如何转型?从底层而论,校外培训机构要认清定位,做好校内教育的补充,积极关注进校及其上下游的市场机会。此轮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大力整顿过后,预计将有一部分资质不清与存在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出清,但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在限制校外培训供给的同时,配套提升校内教育的竞争力,加强学校的教育功能。目前公立校内的教育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所以教育科技大有可为,科创类企业及辅助公立校的在线技术平台类企业的发展可以与公立校形成有效配合,提升国民整体教育技术水平。

此外,6 月 2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宣布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工作。中小学课后服务时间的延长或将催生出新的服务采购需求。在此背景下,能积极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可提供课后教育服务、校园服务、素质教育内容等教育机构将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进校之外,适时开拓转型之道。国家对 K12 校外培训的大力监管与对职业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形成了鲜明对比。教培机构若想摆脱政策约束,应顺应大势适时转型或拓展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目前,部分 K12 教育机构已开始了相关布局,高途教育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成人教育,推出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产品高途在;大山 KIDS 撕掉「英语」标签选择 STEAM 教育等。

出海业务也是破局良策。在国内 K12 教育政策收缩期间,海外在线教育需求业务或会崛起,利用现有国内市场积累的运营经验和模式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或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同时,在线教育也存在机构资质良莠不齐、虚假宣传、广告过度投放等乱象,可以预想国家对在线教育的监管也将提上日程。

职业教育,东风已至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按照「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的标准,可分为学历类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

此前,由于细分赛道众多、单赛道天花板有限、已有巨头占领行业高地等原因,导致职业教育的投融资状态相较于其他赛道一直不温不火。但回看 2021 年上半年,职业教育共发生融资 38 笔,融资总金额破 50 亿人民币,相较于其他教育细分赛道,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投融资数量,均名列前茅。尤其是第一季度,职业教育发生数起亿元级别以上的融资项目。融资类型中,又多见战略融资:如会计学堂接受正保远程教育的战略投资,与正保实现优势互补,完善产业布局;华职教育引入山东文投和大众文投的投资,实现产融互动的发展战略;腾讯投资多次出手,寻求所投项目形成与腾讯课堂的产业协同优势,稳固其职业教育平台的优势地位。

3578bf0e48683a09865b63f27b688ce8.jpg

职业教育为什么火了?政策端,东风又起。《职业教育法》大修,从立法层面赋予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提高了社会对于职教的认可度。无论是职教还是普教,「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不再是戏言。《民促法实施条例》靴子落地,进一步明确了对职教的扶持。同时,教育部发文声明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教倾斜,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各地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财政支持力度显著提升,利好职教。

需求端,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十四五」开局之年,伴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低端制造业的人口红利结束,而高端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截至 2020 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 2 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只有 28%,而职业教育是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

同时,就业压力加剧,传统招录考试培训迎来机遇。后疫情时代,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就业压力加剧,公务员、教师等稳定性强的职业大受追捧,公考、教招、考研等招录考试的培训需求刚性并持续增长。2021 上半年,资本市场上招录考试培训企业的表现在职教赛道中也颇为亮眼,粉笔公考、导氮教育、课观教育、犀鸟课堂都斩获了亿元级别的投资。

此外,财商教育市场火爆,值得注意。疫情期间,众多行业停工、经济下行严重,挫伤了居民收入,也催生了大家进行合理储蓄和财富管理的意识,掀起了全民理财风。但我国并没有系统性、普及性的金融知识教育,许多新入市的理财小白成为了待割「韭菜」。财商教育企业抓住在线教育的风口,进行大量广告投放,闯入了大众的视野,也博得了资本的信任。今年上半年,尔湾科技共获两轮投资,单轮融资金额高达 1 亿美元。

可以预见,未来职业教育资本渗透率会进一步提高,龙头公司将借助资本加速行业整合。与 K12 教育的政策收紧不同,职业教育行业政策利好依旧,成为资本避险的港湾,关注度迅速提升。

随着职教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以及政策红利逐渐释放,未来资本与职教的联系也将日益紧密。一方面,新兴行业的人才技能培训将会受到密切关注;另一方面,以招录、考证为代表的职业培训赛道已经跑出龙头企业,将会借助资本力量跑马圈地,加速行业整合。

而 K12 教育企业加快职业教育扩张之路过程中,一方面,部分 K12 企业自行布局职业教育业务,如高途教育大力发展高途在线,网易有道成立「有道成人教育事业部」;另一方面,以新东方为代表的 K12 企业花大手笔投资职业教育公司如尔湾科技、导氮教育、课观教育等,未来也许会出现横跨多个细分赛道的教育巨头。

发展模式方面,实现跨地域发展是职业教育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在线模式又是跨地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资本对于在线职教的关注度也明显高于线下职教。因而职业教育机构将重点布局 OMO 模式。尤其随着线上流量成本高企,职教机构仍需利用线下场景获客。如导氮教育能在一众公考巨头中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其独特的地推获客模式。

此外,近几年,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国家政策中被反复提及。2017 年底,国务院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文件,「职教 20 条」、《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也均从政策层面鼓励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而随着产教融合的模式逐渐发展为企业与全产业链的合作,最具竞争力的职教公司将会是一站式的生态型公司。

教育信息化,红利依旧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内市场的教育信息化占比非常高,也是本文的主要分析聚焦点。

2021 年上半年,教育信息化领域共发生融资 21 起,总金额超过 8 亿元。融资轮次集中在天使轮、Pre-A 等早期轮次。从已披露的金额来看,除了暗物智能 DMAI、校管家和东软睿新所获单笔融资过亿以外,其他项目所获金额不高。

ca272ae53a1710ceb103b37c5ee69042.jpg

教育信息化赛道的爆发要回溯至 2020 年春,疫情发生,「停课不停学」,教学被迫移至线上,也暴露了校内教育信息化在硬件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此后,一系列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教育部 2021 年工作会议更强调要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普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过去,伴随着复杂的招投标流程、强资源上市以及教育信息化赛道传统教育公司的十亿天花板,教育信息化赛道被诟病为体系复杂、场景各异、需求多元、环节漫长,导致同质化严重、渠道为王、管理为主、硬件为先

而与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注重搭建新基建、推动硬件设备普及化、追求覆盖率和下沉率相比,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国家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建设目标,焦点由硬件基础转向软件和数据。相应地,投资方的目光也随之发生改变,从 2021 年上半年获融资项目来看,从事软件系统平台开发业务的企业超过 90%,具体包括校园安全管理、教学直播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可以预见,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将是软件的时代。

此外,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被视作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众多互联网企业也搭上了这一快车。一方面,BAT 等大厂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流量平台,亲自下场,抢滩教育市场,加剧了本就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深耕多年,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局,搅动风云。2021 年上半年,腾讯多次对教育信息化企业进行战略投资。以有赞为代表的电商 SaaS 龙头也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业务,为校管家抛出了 1.3 亿人民币的投资橄榄枝。

当下,教育信息化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超过 8%,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当政策红利依旧,财政支出持续加码,未来,教育信息化赛道将呈现以下趋势:

回归教育本源,注重高素养师资培育。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只是教育工具层面的改进,落实到教学领域,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会改变也不可替代。而专业的使用者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工具的力量,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通过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等方式培育具有智能化素养的师资力量、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系统集成商占领行业高地。教育信息化行业的软、硬件产品的兴起和进校时间都不同步。目前,校内市场硬件配备已经逐渐完善,优质的软件管理系统成为主流需求。但软、硬件产品面临着数据接口匹配度低,系统应用不流畅等问题。对于渠道依赖性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的教育信息化行业而言,很多厂商都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向系统集成商的方向发展,拓宽服务的范围,丰富产品体系,提供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校外校内联动协同加强。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速度加快,市场也从关注进校本身向服务商和工具商转移,未来公立校信息化的趋势会演变为注重效果和效率的提升,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软、硬件设施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教育信息化作为校内配套服务,必然会从校内转向校外。随着市场化的演进和时间推移,校外体系会逐渐壮大反向对校内产生影响,形成联动协同。

早幼教,冰火两重天

早幼教广义上指人从出生到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涵盖素质培养、亲子互动、幼升小教育等领域,大致可分为 0 至 3 岁的幼儿托育和 3 至 6 岁的幼儿园教育。

2021 上半年早幼教赛道投融资情况整体趋冷,获得融资的机构共计 15 家,但较受疫情影响的 2020 上半年略有上升,融资事件集中发生在一月,共计 8 件;此后,早幼教市场融资热度骤降,三月、六月均未发生融资事件,二、四、五月分别仅有 2 至 3 起。

从融资金额上看,多家公司获得亿元人民币以上大手笔投资,其余融资金额均为千万级人民币。早幼教行业发展逐渐成熟,整体融资轮次较为靠后。

3cce4dceb18fbb53244aa77305a4f0f7.jpg

纵观早幼教行业近年发展,投融资数量曾逐步上升并在 2018 年达到顶峰,2018 年 11 月幼教新政加强了对营利性幼儿园的监管,民办幼儿园失去资本证券化的道路,公益普惠性便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明确方向。早幼教行业整体融资热度随之下降,投融资数量快速下跌。

此后的早幼教政策延续了「学前新政」的收紧基调,在促进完善早幼教配备的同时加强了对幼儿园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特别是今年 6 月 1 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禁止学校、幼儿园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辅导,同时规定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上半年虽然有五家幼儿英语启蒙机构获得融资,但截至发文,教育部办公厅已对「双减」中出现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作进一步解释。由此来看,幼儿英语启蒙发展前景堪忧。

相较于冰冷的幼儿园资本市场,托育行业先是在二胎政策推动下于 2010 年重新起步,后在 2018 年迎来爆发期。此后,托育相关政策意见频出。2021 年上半年,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表明托育市场的发展被列入国家重点任务;5 月底,「三胎政策」颁布,托育及早幼教的需求被推向新高点。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0 至 3 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 5% 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强烈的托育需求与极低的婴幼儿入托率形成鲜明对比,昭示着现阶段国内托育市场的巨大供给缺口与发展前景。

在国家政策监管趋严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幼儿园资本化与婴幼儿的学前学科培训两条路已然堵死,映照着托育的火热发展,早幼教行业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

严管之下,仍有希望。可预见的是,未来,早幼教行业将有两大机遇:

幼教赋能平台发展,在家长、幼儿园和平台机构间架起新桥梁。从幼儿园端论,「学前新政」规定民办幼儿园要严格向国家的普惠园看齐,其利润空间将严重压缩。民办幼儿园如仍按目前发展路径将无法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业务转型;从家长端论,儿童通过赋能平台能够享受多样化的教育产品,家长通过 B 端幼儿园机构触达平台,有足够的信任;从平台机构端论,C 端付费,平台需和幼儿园机构做合理的利益分配,帮机构提高收益。同时,幼教赋能平台引入优秀幼教企业,给儿童和家长提供品类丰富的学习资源。总而言之,幼教赋能平台有效的利用幼儿园资源优势,满足家长和学生多样化的要求,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符合早幼教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线家长早教平台发展,家庭教育成新风口。在幼儿学前学科培训被全面限制的前提下,规避政策约束、建立针对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在线家长早教平台,或许将成为早幼教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2019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家庭为主,托育补充」的婴幼儿照护基本原则,此类平台顺应政策,将培训的主体从幼儿转移到父母,培养家长独立对孩子进行早教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早幼教机构在保证优质内容的同时顺应政策,灵活适时转变方向是立足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除上篇提及的 K12 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早幼教赛道外,2021 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国际教育、企业服务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数据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新趋势?教育行业二级市场大盘表现如何?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大变局,上市公司又将何去何从?更多内容将在《 2021 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中篇及下篇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多鲸“(ID:DJEDUINNO),作者胡家晖、宋环翔、戴雨青。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多鲸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多鲸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2021 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上)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