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校长教师流动了就不再择校了吗?

作者:杨东平 发布时间:

校长教师流动了就不再择校了吗?

作者:杨东平 发布时间:

摘要:校长教师流动、多校划片等政策,都是为了减缓择校竞争。

1629873197545058.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各地落实“双减”的政策“纷纷放大招”,从限制课外培训机构、学校内的考试作业管理到管控网络游戏,到打压学区房,到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可以说是非常密集、非常强烈。老百姓的心情也很矛盾——“又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

应当说,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前一阶段这种教育乱象(导致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是非常不满意的,希望教育能发生根本的改变;但是当改变到来的时候,大家又很担心,怕校长老师不负责任了、怕学校特色没了、怕孩子学好学坏没人管了等等。

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肯定有道理。因为教育改革是个大事,涉及这么多孩子,这么多家庭,这么大规模的政策变革,不仅需要政府的霹雳行动,而且必须得到家长、老师的响应、理解和合作,并不是靠开会发文就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在实施过程当中,好像有些欠缺。我们并没有一个充分的论证、答疑的过程,没有给大家一个消化的时间,决策的这个过程非常短、非常快,所以大家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和担心。

教师流动制度也是如此,可以说很多人对这个制度并不了解,然后一听说校长教师要流动,产生的主要就是担心。

白岩松在央视的《新闻周刊》里面点评这个政策——

  • 一些教师会有过客心态,教师对自己学校的喜爱似乎很难持续了;

  • 生活不方便,上下班距离远了;

  • 一般水平的学校没有变好,而一些传统的好的学校却变得一般了,怎么办?

  • 一些有特色的学校由于校长和核心教师不断更迭而慢慢消失了特色,又怎么办?

  • 工资待遇各个学校之间有差距,由低到高容易,由高到低心态不平衡怎么办?

可见,这其中包含了两种担忧:

一是老师,他们会担心学校变远了上下班不方便,待遇会有差别,学校的校园环境不适应等等;

二是家长,很多家长担心的是好学校变差了,特色变没了,学校被拉平了。

这种担忧里包含了两个问题:

一是应不应该搞教师流动?有没有必要?

二是如何把这项政策做好。

为什么要做教师流动制度?我们想说必须强调,现在我们所有的校长教师流动,主要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因为义务教育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起点的公平”、从而促进社会平等。也就是说义务教育是一种保障性的公共服务,正因为如此,所以免试、免费、就近入学,它是非竞争性、非选拔性、非淘汰性的,所以它也必须是一视同仁的,是以平等、均衡为主要标准的。全世界的义务教育都是这个价值。日本当年普及义务教育的时候,提出过一个概念,“一张图纸盖所有的学校”,不论是盖在海岛、农村还是城市,学校建设就一个标准。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属性,是把公平和平等放在第一位的。

那么回到中国的现实,为什么这些年出现了严重的择校竞争、学区房、培训热、教育内卷?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义务教育学校的差距太大了,所以家长要择校;围绕着择校,所以就有校外培训、就有学区房;所以解决教育内卷的问题需要治本,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取消不合理的学校差距——也就是要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学校差距来根本解决这个内卷的问题。现在采取的多种举措,包括校长教师流动、包括示范性高中指标下放、多校划片等等,都是为了缩小学校差距,减缓择校竞争。

导致学校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财源,就是均衡的配置教育资源;

第二个是生源,就是就近入学,不得按照学生的成绩和家庭背景来选择学生;

第三个是师源,就是优秀的校长、教师不应当成为少数名校的资源,而应当为学区内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服务。

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并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早已实行了很多年,运行的很正常。他们那里没有名校、重点校、特色学校、示范学校,都是普通学校,一视同仁,因此他们也就没有择校、没有学区房。

在中国,校长教师流动制度其实也有很多年的实践。比较早的是沈阳市在2005年左右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教师流动的改革;最近这些年像山西的晋中市、浙江的嘉善县在推进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有人说那么改革以后,是不是就没有好学校了吗?学校都一样了吗?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请问: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集中资源、锦上添花办一些“优质学校”,造成一小批好学校和一大批普通学校并存的这种教育是合理的吗?是义务教育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说,我们追求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或者说至少是办好大多数学校,而不是办好少数重点学校。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不允许有名校、重点校、示范校,一个地方只要有什么“六小强”“八大金刚”,就说明你均衡发展的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从根本上说,就是违反《义务教育法》。

减少或者取消义务教育学校过大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需要真正按照《义务教育法》,取消造就“名校”的行政化、等级化安排。

除了校长教师流动制度,我们还有很多更艰巨的挑战——

比如在财源的均衡上,我们现在只是在学生按人头的生均教育拨款上做到了均衡,但是学校的建设经费还有一个大头,就是专项经费,这方面的差距之大是难以想象的,也很少公开。所以,一所重点学校可以开十几门外语,可以建游泳馆、艺术馆、博物馆等等,其他的学校根本无法想象。

比如教师的担心,担心不同学校的教师待遇差别过大,实际上它的背后就是刚才讲的学校之间财务的水平差距其实是很大的,所以工资和福利的差距也比较大。我们应该要追求区域内教师的结构工资实行标准化,同一级别、同一水平的老师无论在哪个学校工作,其结构工资和待遇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另外,还有一个根本制度——我们现在的学校是一种等级化的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的类型五花八门,重点学校也有部属的、省属的、市直、区重点等不同的标签和行政等级,干部管理也各不相同,分成三六九等,所以要从根本上破除重点学校制度,就是要实行教育去行政化的改革,打破这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所有的义务教育学校都按照属地化的标准统一管理。

当然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需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要有试点、要有总结、再有推广;从实际的操作而言,也应该是先易后难,比如说先从学区内的均衡开始——就先做到学区内,我这5所学校教师校长能够流动;再把学区放大,做到城区内的可以开展流动——比如说东城区西城区内,距离也不太远,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第三才是在更大范围内城乡之间的教师和校长交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ID:eduthought),作者杨东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育思想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育思想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校长教师流动了就不再择校了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