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如何收费?怎样管理?“学校引进校外机构”面临几道坎

作者:半月谈 发布时间:

如何收费?怎样管理?“学校引进校外机构”面临几道坎

作者:半月谈 发布时间:

摘要:要建立好购买社会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实现学校、学生和培训机构共赢。

ff44612656238317e3eabb71ebfbee96.jpg

贵阳市世纪城小学学生参加课后合唱排练骆飞摄

*来源:半月谈

“双减”政策提出,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保证学校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对于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学校,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多省份采访了解到,各地开展的课后服务中,已有部分学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外聘专业教师,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托管服务。与此同时,“校外机构引进校内”也面临经费使用、机构选择、安全管理等难题,尚待结合基层实际予以解决。

解放教师,提升服务水平

一边是篮球场上运球、三步上篮不亦乐乎,另一边的主操场上,足球小将们激情奔跑,步伐矫健;舞蹈教室里,还有40名学生跟着不同的教师学习健美操、拉丁舞项目,跳动的身影尽显青春活力……在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多个校区的课后服务个性化课程已设置25种,70名主讲教师中不乏外聘的专业教练身影。

“作为曾经的职业足球运动员,现在能够走进学校,用我们的专业技能来提升孩子的足球水平,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对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工作。”国家一级运动员、二级裁判员刘宇驰说。

各地探索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多个地区、学校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的机构、人员与学校一同打造丰富的托管课程,在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能力的同时,也让学校老师能从看护等任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从而提升教育管理服务质量。

青岛市北中学小学部采用“2+1”的托管模式,即校内免费托管+校内机构托管+课后社团补充的形式,让更多的孩子参加课后托管。根据部分家长下班较晚的情况,学校实行“一生一策”,个别学校托管时间延长到下午6点半,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贵阳市教育局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了市级管理平台,由平台服务公司对有意愿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的校外机构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一校一案”帮助学校建立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教务负责人夏锦国说,学校可以在专门的市级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根据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选择课程、机构等,最多时面向全校92个班的学生开展了100多门课后服务课程。“以前课后只能在教室写作业,现在能选择很多有趣的课程,比如拉丁舞、跆拳道、画画。”世纪城小学学生小雪说。

现实困难和顾虑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机构进入学校,学校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校长们多少存在顾虑。

一是引进校外机构收费标准缺乏具体指导。一些学校校长表示,为了缓解教师压力,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学校也考虑外聘教师或者购买培训机构的课程,但在资金使用上存在限制,钱少了聘不到好老师,如何确定合理收费标准和引进校外机构价格,是校长们最头疼的事情。

二是管理和学生安全问题存隐患。引进校外机构,带来不少管理问题。如何选人、选机构,保证课程质量?一些中小学校长表示,学校很难去筛选、鉴定机构的资质和人员水平,建议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投招标,对其资质进行筛选,入围的机构再供学校自由选择。同时,在学生托管安全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出台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等。

三是谨防部分培训机构将课后看护当成“试听课堂”。东北一所小学此前曾向校外培训机构采购过机器人课程,由培训机构教师上课,该课程表面上免费,但需要每学期交几千元的材料费。而且,该机器人课在校内只讲最基础内容,如果要学习编程等课程,需要另外交费,到该培训机构增加课时。一名参与过该课的家长表示,这成了培训机构拉学生的方式。

有中小学学校校长表示,引进校外机构可以有,但不宜过度。“不能完全依赖培训机构办教育,否则,学校就成了机构的第二战场,老师成了帮培训机构收费的,也要谨防引进过程中是否存在机构给学校回扣等一些腐败行为。”

完善制度,实现多赢

专家建议,更好落实“双减”文件要求,要用好校外培训资源,有助于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好购买社会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实现学校、学生和培训机构共赢。

一是探索校内托管教师全社会统筹制度。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付卫东等建议,“双减”后,学校可探索聘请校外培训机构分流出来的高素质、高水平人员,将其引入校内课后托管服务。

同时,建立更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课后服务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服务活动,无论是依托于校内教师或校外服务机构,都需要极大地调动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可进一步明确报酬,鼓励吸引校内有特长的老师也更多参与课后服务,不断增强老师的劳动获得感。

二是因地因校给予课后服务定价指导,进一步完善培训机构入校的管理、评价制度等。一些小学校长表示,收费标准决定了课后服务可持续性和课程资源丰富与否。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有政策支撑,在定价上既避免一刀切,也避免放任不管,让学校能在开展课后服务时更有底气。

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校长侯明飞建议,引进校外机构后,可实行学校、家长、机构“共管共评”制度。培训机构授课时,必须有校内教师或家长代表在场,对授课内容、学生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管理。

三是建立完善的市县级课后服务管理平台,由教育部门对校外机构入校做好统筹。部分学校建议,课后服务对许多偏远落后地区学校仍是新课题,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县级课后服务平台,以满足学校课后服务更多元的需求。特别是为薄弱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提供优质规范的教育服务,突破其因师资、硬件等缺乏而无法切实开展素质教育的瓶颈,满足更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编辑李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半月谈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半月谈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如何收费?怎样管理?“学校引进校外机构”面临几道坎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