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面向大未来?

作者:人民教育 发布时间:

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面向大未来?

作者:人民教育 发布时间:

摘要: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乡村学校的质量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VCG21gic20071781.jpg

图源:视觉中国

转载自人民教育微信(ID: irenminjiaoyu)

民小编说

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源于农耕,根植于乡村。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乡村学校的质量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然而,乡村学校大多面临着规模小,教师力量弱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起来看温州给出的答案~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浙江省温州市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面积大、分布散的格局。2018年4月,温州市进行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专题调研,形成创建百所乡村“小而优”学校计划,我们联合政府、社会、教育系统形成合力,优化课程、教师、环境、管理“四位一体”创新,推动全市乡村教育提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未来引领乡村学校走向“小而优”

温州提出建设乡村“小而优”学校,是面向未来教育理念下走向“大未来”的集中行动。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公平而优质的义务教育”,在乡村学校发展上突出两大定位:

首先是扎根本土。乡村学校的生长点在于乡村文化与社区的联系,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成长方向在于因地制宜,走出扎根于乡村特色的发展之路。各学校结合校情生情,充分利用山海田园和乡土文化资源,使儿童在自然、乡土和社区中涵养生机,培育具有自我生长的力量。学校亦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的高地。

其次是面向未来。温州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不是“兜底工程”,而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工程。小规模学校建设是探索未来教育形态的重要载体,基于未来视角,学校充分发挥“小”的优势,在深度变革中成为温州探索未来教育改革的高地。

二、精准构建乡村“小而优”学校治理体系

外部管理与内部治理不可分割,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项目的设计逻辑指向自下而上激活内生动力,促进外在支援与内部赋能的有机融合。温州政府、社会、教育系统三方形成合力,推动学校由外部管理向内部治理的转变,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政府部门强化“撬动力”。2019年3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全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履职业绩考核。同年4月,温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动员大会,成立工作专班,由基教处牵头,人事处、计财处、教研院等部门协同工作,采用清单式、项目化管理。

社会各界提升“公益力”。联合企业成立乡村“小而优”学校公益基金会,专项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学习空间和校园文化建设,至2020年12月已经审核通过20多所乡村“小而优”学校的公益资助申请并完成相关项目建设。据调研,在温州市200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留守儿童、单亲儿童、低保儿童等占比60.54%。为此,我们发起“关爱乡村儿童健康活动”,加强对乡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儿童的人文关爱、心理辅导、资助帮扶。

学校团队发展“内驱力”。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以及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团队,需要校长对改变乡村教育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对教育教学改革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我们举办全市范围的项目培训会,引导学校向外看,激发抓住机会改变学校的动机与愿望,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勾勒学校发展路径,形成乡村学校“一校一案”框架。

三、全面促进乡村“小而优”学校群体蝶变

课程、教师、环境、管理是保证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四者彼此联系,才能有效推进乡村学校走向“小而优”。

聚焦“小而特”,课程办出“土特产”。乡村学校课程的重要思想是“在地化”,尤其强调本地物质与社会环境对学生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市教研院推出“1+5”课程与教学变革方案,其中“1”指课堂新常规,为基础项目;“5”指爱阅读、山水田园、乡村STEAM教育、乡土体艺、儿童健康教育。学校选择其中一项作为特色项目,形成“1+1”学校育人亮点和提升点。目前,市县两级“小而特”课程创新项目申报学校实现全覆盖,六成以上学校成为小班化教学试点,涌现出“山水田园”“乡村STEAM”等一批样本。以“山水田园课程”为例,课程以自然教育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在地资源进行真实学习,全市选择31所学校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式。

聚焦“小而专”,教师队伍有了“新配方”。年龄结构失衡、学科结构性缺编、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是温州小规模学校的三大“顽疾”。为此,我们持续加大乡村教师招引力度,推进“跨校走教”“银龄讲学”等行动,优化乡村师资结构。2020年全市招录教师3944人,很多岗位为乡村学校定制。县域内实施“走校”计划,实现联盟学校教师“走校”基本覆盖。同时加强待遇留人,分级分类制定乡村教师绩效工资倾斜政策,2019年全市落实各类农村教师津补贴3.06亿元,在全省率先明确乡村优秀教师满15年、30年可单列评聘中、高级职称,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我们大胆用人,请年轻有活力有情怀的青年教师担任乡村学校校长,举办“小而优”学校校长专业素养提升研修班,帮助学校加强精致管理、厚植办学内涵、提振办学信心;在教师层面,2020年全市70个市级名师工作站近一半布点乡村学校,整团带动乡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名优教师智援“小而优”学校送培活动,由“未来名师”培养对象为“小而优”创建学校送教上门。

聚焦“小而美”,村校建成“样板房”。“小而美”是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以“打造未来乡村学校”为目标,率先在全国出台乡村“小而美”学校建设导引,实施空间环境改造“1+5”工程(“1”指标准教室,“5”指文化校园、阅读中心、儿童之家、乡村体艺中心、未来教育中心),改善校园面貌。近两年来,累计财政投入5000万元,争取企业支持1200万元。百年老校平阳县梅源中心学校校舍陈旧,年久失修,由社会公益和政府合力投入180万元改造后,学校教学楼呈现古朴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四周群山映衬,一派生态田园风光。

聚焦“小而精”,内涵发展形成“新动能”。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集团化办学,实现城乡共进。我们先后发布《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坚持用集团化实现乡村薄弱学校快速提升。

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共建。实施“互联网+教育”乡村学校资源推送计划,2020年实现了乡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结对帮扶全覆盖,形成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

三是推进办学经验品牌化共享。组织开展“小而优”学校线上线下结合的特色品牌推广活动,我们在不同的联盟学校举行现场推进会和专题研讨会,让更多的“小而优”学校脱颖而出,成为样板品牌,促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温州经验、温州模式的传播。2020年,创建成市级乡村“小而优”示范校16所,形成“一校一品”的格局。

近两年来,温州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自信得到有效提升,初步呈现了乡村学校的未来图景。小学校也有大未来,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我们在路上。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人民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人民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面向大未来?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