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曾经那么火的专业,如今本科专业撤销榜第一

作者:俞杨 发布时间:

曾经那么火的专业,如今本科专业撤销榜第一

作者:俞杨 发布时间:

摘要: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及时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VCG217f73d39cd.jpg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杨

曾经大红大紫,如今大幅撤销,不少本科专业踏上囧途,引发围观。

近五年来,公共事业管理高居本科专业撤销榜榜首,且数量逐年递增。高校壮士断腕,在学科规模上主动瘦身,不再贪大求全。

专业的另一端是就业。国务院今年发文指出,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要及时减少、撤销。

公共事业管理,或许只是开局。

有增有减

高校专业鼓励动态调整,并非一成不变。

根据今年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235所高校撤销了518个专业点。公共事业管理是撤销最多的专业点。

拉长时间来看,纵览近五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2016-2020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根据软科统计,公共事业管理仍高居榜首,且数量逐年递增。

公共管理类专业也曾大红大紫,如今只是拉回到良性的轨道上。

90年代中国兴起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热潮,一时间名头好听的管理类专业仓促上马,最典型的如公共管理类。从2000年到2017年,中国开办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数量,几乎翻了10倍。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浪淘沙,高校专业的此消彼长最终会滑向一个平衡点。

2019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即显示,对于经管类等布点较多的专业,从严控制。29所高校申请增设相关专业,仅批准增设了1个工商管理、3个会计学、4个旅游管理专业布点。

高校专业有增有减,撤销亦属于常态,否则专业臃肿,反过来阻碍高校发展。

学科交叉是当下潮流,一些不利于跨学科专业融合的单一功能专业,比如公共事业管理,就得瘦身。“双一流”计划实施后,高校建设不再贪大求全,在学科建设上主动做减法。

清华大学教授史静寰指出,高校专业的调整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常态现象,不撤销专业最后遭淘汰,才是更大的问题。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提到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及时减少、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也要求,高校主管部门要避免同一区域(领域)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做好专业布局结构宏观调控。

供需拉锯

高校争相举办的专业,如果人才培养超过了社会需求,就成了人才市场上的过剩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的就业方向显示,学生毕业后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其它社会中介组织从事管理工作。

然而不少毕业生在发问,谁的事业需要我去管理?除了毕业后考公考研,不少转专业失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会选择考教师资格证去当老师,或者跟社会学、中文系的同学竞聘人力、文秘等工作。

早在201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曾整理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共有15个,公共事业管理名列其中。

根据《光明日报》报道,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

国内公共事业管理需求不旺,他国不见得。领英提供的《高校校友观察: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显示,U10(十所“双一流”)毕业生在中美两国就业热门行业前十位中,出现了另一国未上榜的行业,中国是教育和房地产行业,美国为非营利性和公共管理行业。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出现在前十位,因为美国在社会服务与管理方面有行业优势,为中国U10毕业生就业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无论如何,基于我国的现实条件,高校专业建设还是得坚持需求导向,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前提条件,调减公共事业管理势在必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是社会需求。

只不过,社会需求预测确实是公认的难题,高校专业建设往往滞后于市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雷庆指出,社会需求多样、变化很快,跟着需求调整办学专业是跟不上的。4年培养出来后,发展的方向就很难说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高校撤销专业点的主因之一,多是没有跟进市场需求脱离了时代发展。观察近年来撤销最多的专业,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也曾热门过,转而就成了冷门。

拥抱变化

大幅撤销的不只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事实上本科专业整体都在裁撤。

青塔梳理了2009年至2018年近十年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4年以前高校撤销专业并不多,从2015年开始高校撤销数量大幅上升。

软科统计了近五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5年间共计1691个本科专业被撤销,而且被撤销专业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2020年,高校撤销专业数达518个之多,这一数字是2014年的7.7倍。

同时,近年来高校新增专业数量远高于撤销数量,每年约有新增专业2000个左右。社会变迁市场变幻,专业有增有减动态调节,未来撤销专业的数量还会持续增大,也就不难预料。

身处时代洪流,该如何拥抱变化?

有人认为,本科专业分得太细没必要,搞得就业面也特别窄。今后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像国外一样,本科以通识教育为主。

《中国教育报道》研究发现,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8年已有39.2%的已签约应届毕业生,表示签约岗位与在校学习专业并不对口。

如今,实行大类招生,已经是名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普遍做法。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指出,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主进行。此后的硕士生阶段则以专业教育为主,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是要选择就业的。

研究生的定位,今天也在转变。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以专硕为主。专硕培养,面向就业。国家对专硕的定位,就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另外,高校专业建设更是重要一环,办学扎实,是抵抗市场变化的硬通货。

专业教育质量下滑,是撤销专业点的另一大主因。史静寰认为,师资、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达不到,那么刚开始热门的专业,随着学生真正开展学习后,学生的不满意以及毕业生进入产业并不能适应产业需求而导致的业界不满,马上就会作为负向反馈影响高校声誉。

办学不扎实,学生的能力培养从何谈起。不少管理类专业被列入“杂”学专业,学生学艺不精,到头来无一技之长。

如今,就业市场倾向“以技能为导向”的招聘。领英《2021未来人才趋势报告》显示,企业招聘时人才评估的标准变化,从学历/专业匹配,演变到经历/背景匹配,再到技能匹配,79%的亚太地区企业在招聘时看重技能。

专业的大幅新增与撤销,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而来。在普及化时代,学历社会亟待迈向能力社会。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杨,编辑王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新闻周刊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曾经那么火的专业,如今本科专业撤销榜第一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