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冰雪运动进校园,还有哪些“坎”要迈?

作者:半月谈 发布时间:

冰雪运动进校园,还有哪些“坎”要迈?

作者:半月谈 发布时间:

摘要: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但目前小众运动进校园仍面临人财两难。

1623302663878241.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

对话嘉宾

郝建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小学体育老师)

姜 鑫(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七中学副校长)

谢玉梅(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七中学体育老师)

李晓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院长)

王春燕、魏婧宇(半月谈记者)

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冰雪运动“南展西进东扩”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冰雪运动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但冰雪运动进校园,还有哪些“坎”要迈?学校推广冰雪运动又有哪些“妙招”?

学生喜欢,家长支持,学校推广

郝建光:发展冰雪运动,首先得益于我们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冬季漫长、降雪充沛,大人孩子都喜欢滑冰。在学校开设滑冰课,不仅学生喜欢上,家长也很支持。

胜利街小学创建于1943年,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开展速度滑冰运动,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冬季,学校会在操场上浇出一块冰面,供学生上冰。学校从2014年起,将轮滑与速滑设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改为轮滑课和滑冰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轮滑和滑冰的基本技能。三年级开始,学校选择兴趣高、表现突出的学生加入校轮滑队。

fa8ee6400c7197fc71fec1772ac2e9ca.jpg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小学学生在进行轮滑辅助训练 贺书琛/摄

姜鑫:海拉尔区第七中学常年坚持开展轮滑与速滑课。我们学校的冰场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除了日常的滑冰课,学生们最喜欢的还有每年的“冰雪嘉年华”和冬季运动会。因为学校的冰场面积大,内蒙古中学生冬季运动会每年都在我们学校举办,场面非常热闹,不仅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比赛,还有雪地足球、雪合战、雪爬犁、抽冰尜(冰陀螺)等项目。

谢玉梅:我当体育老师26年,给学生们上滑冰课21年。这几年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学生们上冰上雪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为了开展冰雪运动,学校投入了专项经费,购置了滑行板辅助学生们在陆地训练滑行动作。科学的训练和专业的装备,不仅能更好保护他们,还能使他们充分体会到这项运动的乐趣。

李晓峰:呼伦贝尔学院于2020年获批开设冰雪运动本科专业,成为全国10所开设冰雪运动专业的高校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开设冰雪运动专业的高校。学校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冰雪运动教学能力,为地域冰雪文化和地方旅游产业、体育事业输送人才。除了冰雪运动专业的学生外,学校所有大一学生的公共体育课是“一半上冰、一半上雪”,这也是为了突出我们的办学特色。

小众运动进校园面临人财两难

姜鑫:首先是条件比较艰苦,几乎都靠学校和老师的一腔热情去维系、去坚持。这里的中小学校都没有室内冰场,开展冰雪运动只能在室外浇冰。我们学校的冰场面积大,体育老师每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扫雪、推雪,清理好冰面,学生们才能安全上冰。每天还要浇冰,以前是老师们人工浇,水溅到老师们身上很快就结了冰。这两年,老师们用铲车改装了一辆浇冰车,但仍需要3名老师连续工作1小时才能扫完冰,没有这辆车之前,每天都需要至少10名体育老师连续工作2个小时。

郝建光:开展冰雪运动,呼伦贝尔的优势是冰期长,劣势是冬季户外温度太低,常常达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老师们在冰面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很多老师都被冻伤过。学生下课了,但老师的工作还没完,还要磨冰刀、修冰刀,保证下一堂课用的冰鞋是好的。

专业老师少是一个主要问题。轮滑和速滑算相对小众的项目,如果想引进专业的体育老师,难度太大。速滑专业的人才往往因为学历不符合条件,没有报考资格,学校招不进来。

李晓峰:我们学院去年引进了一名冰雪运动方面的老师,是速滑职业运动员和国家级健将,在多所体校任教过,运动成绩和教学成绩都很优秀,但因为其本科学历不符合岗位招聘要求的研究生学历,所以引进的时候只能走“绿色通道”。

姜鑫:我们学校每年最费钱的就是冰雪项目。轮滑鞋、冰刀配备按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来配备,一次配100双,基本上两年就需要换一批。学生们用的冰刀都是老师自己磨,往往是磨到不能再磨了才换。一只轮滑鞋有4个轱辘,我们把坏了的轱辘拆下来,换上好的,或者用几只破旧的轮滑鞋拼凑出一只能用的鞋,再接着滑。

李晓峰:为了开展冰雪课,我们学校每年在两个滑雪场累计投入50万元。运动器材是个很大的支出,比如,以前学校没有自己的滑雪板,上课都用滑雪场的器材,出去参加比赛,第一件事就是租滑雪板。今年学校给我们批了50万元,用于购置冰雪运动的教学设备,购买了一批冰球鞋、冰球服、冰球杆、护具等,补充了运动器材的短缺。

北京冬奥会种下“银色种子”

郝建光: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原定于2020年2月在呼伦贝尔市举行,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十四冬”推迟了,但是学生和家长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已经被点燃了。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点燃全民冰雪运动的热情。

d0abecab4079aaad7e2716d8411e8e43.jpg

呼伦贝尔学院冰雪运动专业学生正在进行滑冰训练 贺书琛/摄

姜鑫:北京冬奥会意味着冰雪运动的春天来了。身为基层教练,希望孩子通过练冰雪,能更好地锤炼体格、增强身体素质,更进一步就是能继续培养大批冰雪人才,像播种一样把他们输送到全国各地。

李晓峰:冰雪虽然冷,但冰雪相关领域越来越热。对我们学校最积极的影响是就业更容易了。去年有多名学生被推荐到哈尔滨市的室内滑雪场实习,签订就业协议的还能减免1年学费。对很多学生来说,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他们的就业,也让他们感觉到冰雪专业有了用武之地。

王春燕、魏婧宇:冰雪运动不再和“冷门”“小众”等词相关联,而是“越冷越热情”“越冷越火爆”。冰雪运动在基层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还需要哪些更好的支持政策?

郝建光:人力物力的支持是冰雪运动开展的基础。另外,希望扩大推广范围,如果在冰雪资源丰富地区的每一所学校都有一支冰雪运动队伍,何愁我们的冰雪运动强大不起来呢?

谢玉梅:要吸引更多孩子从事冰雪运动,就不能只把这项运动当成爱好,而是可以成为职业,这就需要畅通冰雪运动相关人才的上升通道。去年我们学校有十几名学生通过冰雪运动特长考上了高中,将来他们还准备通过单招方式考大学。但是目前只能报考几所院校,如果有更多高校招收相关专业的特长生,那么他们的出路就更好了。

李晓峰:既然已经批准了冰雪运动专业,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在人才引进和招生方面有一定的倾斜政策。目前招来的学生很多属于零基础。作为开设冰雪专业的高等院校,我们希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练员、体育老师,能够为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记者王春燕、魏婧宇。文章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1年第11期,原标题:《三亿人上冰雪,可行!》。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半月谈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半月谈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冰雪运动进校园,还有哪些“坎”要迈?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