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21

作者:德勤中国 发布时间:

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21

作者:德勤中国 发布时间:

摘要:解读教育政策,探索行业变革、创新以及转型之路。

1636705619553720 (1).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梳理 2021 年以来的政策治理,政策基调已从「大力发展」转向「有序监管」,从年初的打击虚假宣传和严查资本运作,到年中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直至「双减」新规印发,政府致力于加强资本管控和校外培训监管,抑制学科类教育培训的商业化发展,减少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教育系统,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和全面化。德勤推出最新的年度教育行业报告《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21》,解读中国教育政策,探索行业变革、创新以及转型之路。

概要

01 教育新政重塑行业格局

02 教培市场转型路径

03 教育市场未来投资重点转变

04 职业教育将开启创新之路

教育新政重塑行业格局

1.1教育新政解读

2021年教育政策频出,教育行业格局改变。

2021 年 5 月 1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经第 741 号国务院令对外发布,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实施条例》严格规定了外商资本不得举办、参与举办或者实际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新规),对涵盖义务教育各学龄段、从学科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校外培训行为,在合规审批、人才准入、资本运作、办学时间、教学内容和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做出详细限制,针对校外教培市场乱象,坚持从严治理的宏观政策导向。

梳理今年以来的政策治理,政策基调已从「大力发展」转向「有序监管」,从年初的打击虚假宣传和严查资本运作,到年中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直至「双减」新规印发,政府致力于加强资本管控和校外培训监管,抑制学科类教育培训的商业化发展,减少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教育系统,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和全面化。

b44a4f9496894e9261b7814ac58bef2e.jpg

2021 年教育部发布重要教育政策时间线

从政策力度来看,今年的政策延续了近年来国家对校外培训的严格管控,同时加大了监管力度,不仅全面严控 K9 学科类培训的发展,也叫停了学前教育中的超前超标教育。

从投融资市场来看,教育行业近年来深受资本市场青睐,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0 年融资事件频繁,全年教育融资额高达 640 亿人民币。随着「双减」新规严禁教育机构资本化运作,学科培训的高盈利发展局面将不复存在。这既是对资本的约束,也是对教育行业的规范,政府对学科培训的管控本质是为了「去产业化」,未来教培行业的发展思路或许将从「产业」过渡到「产品」。

与此同时,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受到政策鼓励,或将得到更多发展空间和资本的青睐,也成为一些学科类培训企业潜在的转型路径。今年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后再次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并为职业教育公司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向高质量、与产业深度结合、符合中国产业升级方向的职业教育发展),并从政策、机制等方面为职业教育提供充分支持。

从上述事件可以发现,政策的落实将推动教育行业回归育人本质,重塑教育格局。

feb94c56ce2905b58886e6228e7e5644.jpg

2021 年中国教育领域及政策影响

1.2受政策限制的教育领域

学科类培训失去发展空间,谋求业务转型

「双减」新规明确禁止了教育培训企业商业化运作,并且从多个方面收紧了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严格的审批以及融资限制使 K9 学科类教育失去发展空间。统一登记非营利机构和外资不得利用可变利益实体 K9 学科类培训机构,从政策导向上终结了上市公司继续提供学科类课外培训的可能性,也切断了学科类课外培训与资本的联系。

由此,从事 K9 学科类课外培训业务的上市公司面临长期资产大幅减值以及持续经营等风险,股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学科类课外培训机构尤其是上市公司在政策的引导下,将在合理的过渡期内,积极整改现有业务或者法律架构,寻求业务转型。

学前教育——超前教育全面封禁,学前班不再合法

超前教育全面封禁。2021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一系列对于教育培训企业的限制。上述意见中指出,国家将建立监管机制,纠正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意见规定,小学不得以竞赛、获奖情况或培训成绩等标准招生,学生应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择校。升学将不再是家长选择幼儿培训时的考虑因素。

「双减」新规则强调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学科和非学科都不被允许。同时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为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并且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包含学科或非学科)。

线下的学前素质教育将获得更多关注。结合此次「双减」新规,学前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普惠园、公办园为主要抓手,将重点放在「在幼儿园园内不断提高学龄前教育质量」的方向上。同时线下的学前素质教育将获得更多关注,学前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和体育教育等不同类别。随着年轻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教,学前教育低龄化,线下的学前素质教育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能够容纳更多企业的加入。

ab45a8cbe95a38a23ee4133939f8b52f.jpg

「双减」新规从多个方面限制了 K9 学科类教育的商业发展
8b7e0babdb5dc00922ec3bf962ce9b51.jpg
学前教育行业构成

民办义务教育亦将进入严监管时代

近年来,部分民办学校通过提前招生「掐尖」、高薪外聘教师等方式,与公立学校开展恶性竞争,导致优质生源、师资流出公立学校,对教育生态带来负面影响,违背了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创新性和普惠性的发展初衷。同时,部分民办学校以高升学率进行营销,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唯分数、唯升学等不健康的教育理念。

2021 年 7 月,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办学形式给予规范。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办的义务学校,应按规定整改为公办学校;而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办的义务教育学校,若符合「六独立」(独立法人、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颁证、独立校园和人事管理)规则即可继续保持,但需对使用公办校名和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退出,若不符合「六独立」要求则应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视情转为公办,或停止办学。通知还提出,各地相关部门应在未来 2 年内完成对「公参民」办学的治理,并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义务学校。

9 月 1 日,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明确了民办学校的政策鼓励与限制规范,其中「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加强对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办学的监管等,对资本通过并购或协议控制学校进行获利的行为加大了监管力度。

此外,明确了对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限制,针对举办者集团化办学、在线教育、民办转公办等问题或行为作出规定。未来,在严格政策限制和规范之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乱象」将得到治理,义务教育朝向普惠、公平和优质的方向发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面临合规监管下发展路径的转型需求。

9 月 9 日教育部等三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在 2021 年底前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完成对已备案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批工作,强调在现有机构登记审批等工作完成前暂停招生及收费行为。

此前由于不少机构并未暂停招生和收费的行为,进而导致机构关停后学员维权、退费难的问题涌现。各地相关部门强调要优化「营改非」流程,把握时间节点、明确工期安排、提升工作效率、压实工作责任。

首先明确「营改非」流程三步走。申请换发新证:审批机关重新颁发办学许可证,收回原办学许可证;申请非营利性机构登记:机构申请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应向统计民政部门申请,经过严格审查登记;变更经营范围或注销登记:审批机关告知并督促机构申请变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或注销登记。新民促法也进一步规定「非营利性」的定义,如非营利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学校办学,收费由省级政府规定等。

同时强调各地方部门应明确时间规划,确保登记注销工作按时完成,做到明确目标,加速监督,严格落实。最后对于非营利性机构统一登记是落实「双减」的基础,各地区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措施和责任到位。实行政府指导价收费政策,加强违规上市机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资本涌入。

14baf51e3e7bfe27a4253276f907fa91.jpg

我国民办小学和初中市场渗透率(以入学人数计算,2012-2020)

教培市场转型路径

随着「双减」新规进一步落地,以 K9 学科培训为主的传统教培市场迅速降温,面向素质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海外业务和教育硬件市场等赛道逐步升温。尽管从学科培训转向其他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已有前期布局者,业务架构和课程体系不适应新型赛道,人才组织需要全面调整等问题,但目前多数学科培训企业已开始尝试更多出路,多元化行业转型之路已经开启,本章节将会介绍企业重点考虑的四个方向。

2.1从学科类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

政策导向收紧学科教培,鼓励素质教育

与面向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以提升受教育者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能力为培育目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消费、就业观念的改变,当代家长群体更加注重孩子人格、思维和能力等方面的塑造。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意愿加大,加上在线直播、人工智能、AR/VR 等新兴科技的驱动,近年来,校外素质教育培训热度不断提升,资本关注程度增加。

行业尚处成长期,待开发市场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计算,截至 2020 年,中国 3-15 岁在校学生总规模已超 2 亿人,3-6 岁学前教育、普通小学、初中在校生分别为 4,818 万人、10,725 万人、4,915 万人,成为中国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目标群体。2015-2020 年,该年龄段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分层结构较为稳定,素质教育培训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素质教育涵盖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多个方面,因此,虽刚需程度不如学科类辅导培训,但素质教育领域细分品类众多,行业尚处发展期,竞争格局高度分散,且存在程度较高的同质化现象,目前暂无特大头部企业出现。近年来,在资本、科技等因素助力下,越来越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该领域。教育理念、师资力量、产品和业务模式更新迅速,跨赛道布局和跨领域竞争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窗口期。

具体而言,目前与升学考试制度关联较大的艺术类(音乐、舞蹈、美术等)、体育类(篮球、跆拳道、游泳、击剑等)培训仍是素质教育市场的主导方向;基础素养(语文阅读、数学思维等)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近年来,受到美国等海外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影响,STEAM 教育(STEAM 为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 的缩写,指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综合教育)、儿童财商素养、社会化素养和情商培养等新兴赛道涌现,取得显著发展。

c85c4486f1a16b88b9ec5dc3770f8345.jpg

素质教育领域重要政策法规(2016-2021)

8a9f3fffc4809d0cbbf0a9078742fe0e.jpg

中国3-15岁在校生规模(2015-2020)

科技和资本推动业务模式探索创新,优化产品及服务体验

由于传统的素质教育以艺术体育、语言类为主,注重线下场景搭建和实时师生互动,因此在线素质教育长期进程缓慢。相比之下,职业教育、K12 和英语教育这三个赛道的线上渗透率较高,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在线教育整体迎来爆发期,儿童编程、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语文素养、数学思维等细分品类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加快,用户增长迅速。同时,行业热度不断上升资本关注度更加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在线实时传输、在线绘画、辅助动画等技术手段带来新的可能性,OMO 模式、双师课堂、翻转课堂、AI 陪练等新的教学和运营方式为行业注入活力,未来探索空间较大。

根据广证恒生等机构测算,2020 年在线编程、在线音乐和在线美术教育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 377.10 亿元、185.80 亿元和 30.50 亿元,总和将近 600 亿元。

而从业务模式来看,素质教育培训的商业模式可大致分为 2C、2B 和 2G/S,分别面向学生和家长、其他培训机构和公立学校。最常见的是面向学生和家长提供课程培训和辅导服务的营收模式,但面向其他机构和公立学校的业务或成未来学科类教培机构转型的布局方向。例如,2B 方面,编程猫母公司点猫科技已着手开始发力 B 端业务,为广大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提供「点程云」一站式编程教育 SaaS 解决方案、智慧教育点猫编程平台。据悉,「点程云」SaaS 平台已经接入学大教育的素质教育业务,为其提供完备的「产品+内容+ 平台」编程教育体系。2G/S 方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早在 2014 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就已经出现——北京市财政按照城区生均每年 400 元、远郊区县生均每年 500 元的标准将经费拨至各区县教育部门,用于学生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而具有资质的民办教育机构可以成为课外活动计划提供方。

今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深化体教融合、资源共享,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在此契机下,相应教培机构、体育培训俱乐部可探索与学校开展合作的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专业化指导和资源优势,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相比于 2C 和 2B 市场,2G/S 业务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较大。但也面临行政审批流程复杂、学校财政自主有限、采购规则模糊、回本周期较长等挑战。

未来在向素质教育领域转型过程中,教培企业需要进一步「扩科」,创新产品服务,或通过横向跨赛道增强多元化,或通过纵向拓宽年龄层深耕特定服务群体,延展用户生命周期。同时建立「一站式学习平台」,发挥精准市场营销和优质运营管理的作用,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留存率和线上流量转化率,最终优化自身价值模型,在行业整合阶段脱颖而出。

7ad1fa75f5ffa39ec1d67eed470978ec.jpg

在线编程、在线音乐、在线美术教育市场规模(2015-2020)

30dd7152025afd20c9596bf8193b262d.jpg

素质教育培训的商业模式

2.2进军成人教育市场

教育理念进步和政策利好驱动

成人教育,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培养目标在于使社会成员中有意愿再接受系统教育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相互补充。按是否颁发学历划分,成人教育大致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成人学历教育包括成人本科、专科、中专和中学;成人非学历教育包括职业资格培训、终身教育(通识教育、技能培训)和成人语言学习等。整体教学方式多样化,面向广泛受众人群,需求量高。成人教育包含职业教育,教育范畴更加广泛。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成人教育市场向正规化发展。2021 年 3 月,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按照「十四五」规划「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等要求,对相应专业层次设置、教学体系标准做出规定,进一步加强成人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标准建设。

7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管理的通知》,对成人教育机构的招生管理、培训内容、师资团队、信息化建设等提出详细指导建议。未来,政策方面预计持续释放利好信号,人均寿命延长,个人财富增加,自我学习提升观念转变,成人教育市场继续扩大,其中这部分人群对线上学习接受度最高,根据创业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 2020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 13%。

4eebf4382f849d6bb31671af6ca96ae1.jpg

我国成人教育市场规模(2013-2020)

教育头部机构入局,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

在技术、师资等要素驱动下,成人教育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加速涌现,教育头部机构不断入局。在投融资市场,2020 年数额较大的融资事件中,开课吧、天琥教育、酷学院分别以数字化人才教育平台、互联网视觉教育平台和企业级知识分享服务平台为项目核心,成功取得融资。

具体看知名教育企业,从 2019 年以来,尚德新东方、粉笔教育、作业帮、网易有道高途集团等教培企业就分别采取行动,新增、整合或升级旗下成人教育业务,开启相应战略布局,具体方式例如成立独立的成人教育事业部门、推出成人教育子品牌、上线成人教育课程服务产品,或投资中小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企业、平台展开合作等,投入更多资源加以开发运营,该赛道重要性日益提升。今年 7 月「双减」新规落地之后,腾讯好未来也采取措施,加入竞争队列。

未来,成人教育领域的开发和竞争热度预计进一步提升,在教育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也将更加凸显;由于其面向受众群体提供多样、差异化的服务,且客单价较高,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教育市场由于政策趋紧带来的营收压力。

另外,以「直播+教育」为模式的新型成人教育形态值得关注。根据巨量算数统计数据,2021 一季度抖音成人教育板块中,职场技能、社交兴趣类内容稳步增长,增幅超 80%,知识类异军突起,搜索同比增幅达 287.3%。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成人教育机构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提供的流量入口,以「企业号」作为品牌传播的重要阵地,通过优质素材的整合和营销激活潜在客群,根据一手数据建立精准用户画像,深度挖掘其需求并延展客户生命周期,促进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

7974dcaeb56d3437e341ac76e993ebeb.jpg

部分企业在成人教育领域的布局措施

2.3教育出海前景可期

汉语出海速度加快,国际中文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了汉语教学的出海速度,全球范围内的汉语学习者人数不断增长。根据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于 2020 年 12 月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上的透露的信息,目前全球已有 70 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 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目前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 2,500 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 2 亿,2016-2020 年间全球共有 4,000 万人次参加 HSK(中文水平考试)、YCT(中小学中文考试)等各类中文考试,国际中文教育拥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今年 3 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及我国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其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自 2021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与先前各项规范对比,新标准创立了「三等九级」的中文水平等级体系,从言语交际能力、话题任务内容、语言量化指标 3 个方面进行规范化评价,覆盖听、说、读、写、译 5 项基本技能,配合音节、汉字、词汇、语法 4 个维度的量化指标,更加贴合学习者和教学实际。此举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朝着更加科学、清晰和开放的方向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教学、测试和评估更加有据可依。

根据知名在线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Duolingo)发布的《2020 年语言趋势学习报告》,自 2017 年上线有关课程后,汉语成为该平台中全球用户总量增长最快的语言之一,2019-2020 年实现 29% 的增长。就对象和学习动机而言,汉语学习者群体既包括海外华人华侨,也包括各国主流社会出于工作、留学等目的而学习汉语的人群,且近年来呈现低龄化趋势,目标人群定位在 5-18 岁人群;据多邻国统计,在华留学、工作使用和学习本土文化是该平台用户学习中文的首要三类目标。就地域而言,日韩、美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作为来华留学的主要生源地,成为学习汉语的热门地区。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RCEP 协定、中非经贸合作等战略的推进,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汉语交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全球7亿东南亚人士、13 亿非洲籍人士将成为教育出海最大的目标市场,国内教育企业可借此走向海外,为全球汉语学习者提供优质的中文学习服务。

在线中文教育或成入局突破口

对于海外中文学习者来说,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学习中文的途径,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授、中文保姆或中文家教;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校开办的汉语课程、华文学校、孔子学院、中文培训机构(包括线下和线上)和社区学习中心等。由此发展起来的海外中文培训市场也主要有面向普通用户(2C)、面向学校(2B)两种业务模式。目前,由国家汉办开设的带有官方属性的孔子学院主要面向成人阶段的学习者,而青少年乃至低龄阶段的学习则主要靠各类中文学校、校外中文培训机构和家教提供,市场体量庞大但相对分散,处于发展早期。

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教育行业的线上化转型,在线中文教育成为新的价值蓝海,过去受制于时空条件、文化背景多样和学习诉求差异而难以聚合的庞大长尾用户群体,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下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有望迎来整合窗口期。而从供给端来看,海外中文教育市场面临课程、师资的「双重缺口」,而在线中文教育的模式恰恰可以促进国内教育机构的丰富资源向外流动,解决此种供需错配的问题。

目前,多家教育机构已经推出面向海外青少年中文学习者的课程产品与培训服务,如 Lingo Bus、TutorMing 、「考拉知道」(KoalaKnow)等。以成立于 2017 年 8 月的 Lingo Bus 为例,其是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品牌 VIP KID 旗下的在线中文学习平台。Lingo Bus 面向 5-12 岁儿童,主打「100% 浸入式中文学习」理念,每节课都基于一个主题,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样化活动,营造参与式、寓教于乐式的学习文化。教研方面,Lingo Bus 对标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和国内少儿汉语考试(YCT)两大标准,自主研发课程体系,既提供第二语言性质的「中文通用课程」,面向一般海外儿童;也提供继承语性质的「华人少儿中文课」,面向华裔第二、三代移民,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中国民俗、古诗词、神话传说、传统节日等中华文化元素,配合相应的活动和讲座等。除此之外,Lingo Bus 还积极拓展B端业务,与国外的中文、华文学校乃至国际语言学习联盟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增强自身竞争力。

2.4教育智能硬件市场持续扩张

教育信息化转型驱动配套智能硬件市场扩张

教育智能硬件终端产品是承载教育资源的新型平台、媒介,以学生群体为主要使用对象,提供传感互联和人机交互,满足不同教育环节的多样场景需求;既包括在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原本专门用于教育的硬件产品智能属性的提高,也包括针对教育场景进行特殊化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

随着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测、评、练各个教育环节的场景和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学习用具在功能、体验等方面都面临着因为数字化、信息化转型而带来的新挑战。新冠疫情影响下,学校的网络授课和家庭学习场景的增多,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智能硬件的使用需求均得到激活,驱动了相应配套的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迅速发展。

2016 年 9 月,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 年)》,指出智能硬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要求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提升我国高端智能硬件有效供给。2018 年 4 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从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阶段的转变,构建「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和「泛在化」的学习环境。政策导向下,教育智能硬件作为教育交互数据的高度集合体,借助「硬件+ 软件+服务」模式下精准的用户分析和个性化教学设计功能,日益成为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差异化转型依赖的重要助力。

在国内电子通信、元器件等上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下,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拥有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根据腾讯、艾瑞和英特尔联合发布的数据,预计到 2022 年,传统和新兴教育智能硬件品类的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 329 亿元、272 亿元,合计超过 600 亿元;而到了2024 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1,000 亿元。其中,传统品类主要包括学生平板、点读笔、早教机和教育电子纸,发展较久、迭代版本较多,未来增长稳定;新兴品类包括教育 PC 端、书写笔、扫描笔、智能作业灯、错题打印机、带屏智能音箱等,发展时间较短但创新程度较高,教育场景衍生更丰富,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新功能开发,增长潜力巨大。

一体化转型路径对企业的底层技术迭代、数字资源管理和产品功能集成提出挑战

目前,大多数教育智能硬件产品所覆盖的场景可大致分为家庭、学校和家校之外三类,聚焦于学习教育、娱乐休闲、安全监控、定位沟通等不同需求。随着学习场景不断打破物理空间界限,学习模式趋于多样化,教育智能硬件也日益朝着功能集合化、多样化发展,集合属性越好的产品越能受到用户青睐。未来,在「万物互联」大趋势之下,教育智能硬件将更加注重本体功能之外的衍生内容、增值服务,可将自身定位为「接入口」,通过与优质教育资源绑定,朝着「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方向转型,以优质高端的体验吸引用户、增强粘性,提升自身附加价值。然而,这也对企业的底层技术迭代、数字资源管理和产品功能集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现有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教育智能硬件领域入局者逐渐增多,产品同质化程度有所提高,因此性能多样、功能齐全、对不断更新的教育场景覆盖能力越强的智能硬件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当前产品用户定位多聚焦学生和家长群体,未来在智慧校园战略推进的情况下,面向学校、围绕学生在校教育场景的终端应用也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硬件提供者可以利用政策契机,主动寻求与公立学校或市场培训机构的合作,建立家校多端联动机制,激活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三方之间的教育数据资源融通,构造由技术、产品、和数据三个维度共同驱动的智能教育生态。

1fef579cd9c3f7014c36c8b926bed91c.jpg

中国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2018-2024F)
8272391588a76473b49531423e329862.jpg
教育智能硬件使用场景和品类

教育市场未来投资重点转变

教育市场整合加速

2020 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总额创新高,投资项目数量逐渐降低。2020 年中国教育市场的投资规模达到了 640 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但投融资事件数量为 230 起,同比下降了 40%,投融资数量为近6年来新低。2021 年上半年投融资市场明显萎缩,仅为 160 亿元人民币左右,投融资数量更是一路走低,达到 121 起。

教育投融资市场下降趋势明显,主要是受严格的行业政策、金融去杠杆与和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持续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所致。其中主要原因来自政策层面,教育行业政策愈发收紧,从 2020 年教育部和各级教育厅出台的有关民办教育相关法规的演进与规范,到 2021 年 7 月出台的「双减」新规,明确禁止了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整个教育行业形成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其次经济层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自 2018 年来的金融去杠杆的影响,加上 2020 年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都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经济金融体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有所加大,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情况也相对应地有所收缩。

6f2b084f6efed7f06a990f01412833f5.jpg

2010 至 2021 年上半年教育投融资情况

产业投资增加,教育行业并购整合加速。2020 年的并购项目数量达到近十年来最频繁,为 34 件;2021 年上半年并购项目为 14 件,同比下降 22%。在头部竞争愈加激烈之时,或内部孵化或投资并购,教育行业延伸业务线的步伐从未停止,教育企业通过延伸业务布局逐渐成为常态。

WX20211125-174016.png

中国教育市场并购情况

并购成为上市公司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必然选择,目的是达到资本市场对于业务增长的要求,从下述的并购事件细分行业表可发现,职业教育并购占比最大。

9727796feb5ab30de4bd5eb272fc5736.jpg

2021 年上半年并购项目细分行业

STEAM 教育引领投融资细分市场

在教育行业的投资领域中,STEAM 教育、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投融资热门的三大领域。2020 年,STEAM 教育赛道投融资项目数量达到 76 起,占比 33%,成为行业内最受关注的赛道;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赛道投融资项目数量达到 67 起与 41 起,分别占比 29%与18%。其中教育信息化赛道几乎与 STEAM 赛道齐头并进,同样人气颇高。2021 年职业教育和STEAM教育继续延续 2020 年热度,占投融资事件数量分别占总数的 23% 和 19%,在这两大热门投资领域中,处于 Pre A,A,A+ 轮的投融资事件共 12 起,占比整个教育行业中该阶段时间的 46%。

3bb4ca59a1b8992e1f85e48755a294bb.jpg

2020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教育细分领域投融资情况

STEAM 教育为首的素质教育赛道受到青睐。STEAM 教育的热度上升标志着素质教育赛道开始代替 K12 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2021 年上半年,素质教育赛道共有 32 个投融资项目,其中艺术类素质教育最受欢迎,囊括了素质教育的 41%。值得注意的是,编程教育热度在 2021 年稍减,资本将目光放在音乐、美术、象棋等更多领域。

5369403d42c94ae559c66712f5456fb4.jpg

素质教育领域投融资细分

df3f5164eeaa40c651cc9ae6aea898f0.jpg

职业培训市场规模

近年来作为政策利好下的素质教育,持续受到家长的青睐,而家长对孩子在能力方面的期望,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细分领域的投资热度。

数字经济和疫情发展下,教育信息化需求增加。受互联网普及率,未来 5G 大规模应用,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 2.0 的推进,教育信息化赛道的发展也在资本市场中崭露头角,2020 年投融资项目达到了 67 件,位列教育细分赛道内第二。在 2020 年疫情的推波助澜下,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智能化教学方式将是未来学校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学生培养模式个性化,教育资源公平化,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直接采购方为公立学校,因此市场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全套服务来满足公立学校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的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这也是成为教育信息化市场供应商的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互联网巨头先后与学校合作并提供底层的数字基础建设,教育信息化赛道未来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

职业教育受益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看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发布以来,国家助力职业学校的建设、职业技能的提升及产教融合。这也将催生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面的有扎实人文社科基础并初步了解技术科学知识的人才。另外,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将催生许多新兴职业,例如主播、育婴师等,但是同时也要警惕此类新兴职业的周期性特征。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专业技能类培训有所限制,导致 2020 年整体市场规模下滑,但有望在未来三年持续稳定增长,预计 2023 年职业教育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3,671 亿元,线上培训规模达到 1,254 亿元。

受到国民经济的引导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教师资格培训、财会培训等执业考试报考人数持续创新高。能在这些「小而美」的领域发展成熟业务,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亦能备受青睐。另外,因职业教育大部分面对成年人人群,因此他们更加看重培训时间上的灵活性,因此职业教育的线上加线下融合的 OMO 模式或将在未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发展方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利用新兴技术与职业教育场景融合的职业教育企业将在资本市场上更有主动权。

职业教育开启创新之路

「十四五」以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格局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科技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取代了依靠人口红利、出口和投资拉动的旧有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不同领域知识和技能交叉日益频繁,各类企业对混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满足此要求的劳动力供需缺口不断加大,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

未来,资本市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加,建筑工程、医疗健康、财务经济等分散领域产品众多,中小型参与者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传智教育、中公教育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优势凸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在教学、测试、评估、用户运营等职业教育各环节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个性化、差异化的优质教育提供者更受客户青睐,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

4.1中国职业教育市场现状

职业教育是指通过体系性的技术技能培训、短期专业知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相关能力素质。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根据是否颁发学历证书,可以将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分为学历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教育两大板块——学历职业教育分为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两类,运营主体以公办院校为主、民办院校为辅;非学历职业教育属于行业需求的辅助教育,根据培训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试培训三类,以民办机构为运营主体。

在政策法规鼓励支持、产业升级调整、职场环境变化和科技应用推广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德勤对 2013 年以来的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发现,未来 3 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的增速将达到 12% 左右,2021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7,000 亿,其中非学历职业教育将达到 4,600 亿元左右。

48074dd9f281ffd267d74c0361a0dc00.jpg

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2013-2023F)

政策支持红利持续释放

自 2019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 20 条)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份政策文件,强调「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理念;《「十四五」规划纲要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未来将从突出特色、顶层设计、办学模式、提升质量、职普通融五个方面,提升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该领域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完善。2020 年疫情期间,工作、学习的线上化加速了在线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2020 年 2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配合多项鼓励政策支持,在线职业教育日益升温。

2021 年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主要发展目标:到 2025 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 2035 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意见》首次提及「2025 年职业本科招生目标」和「鼓励上市公司举办职业教育」。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将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地位,并从制度、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多项配套支持措施,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围绕「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和「开展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工程」两大重点促进职业教育行业蓬勃发展,增强科技创新、社会资本等多种元素的参与程度。这一系列政策红利,为职业教育及其相匹配的上下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6ac17c6c7cb2728c6953501ae31c371.jpg

职业教育行业重要政策法规(2019-2021)

经费支持方面,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逐年提高,持续助力职业教育深化转型。根据教育部数据,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入从 2010 年的 2,409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5,630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 8.9%。今年 4 月,财政部、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 2021 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提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中央财政分类分档,对满足要求的高职院校给予奖补支持,具体标准为:高水平学校分 A、B、C 三档,每所每年支持数额分别为 5,000 万元、2,500 万元、1,000 万元;高水平专业群分A、B、C三档,每所每年支持数额分别为 1,000 万元、700 万元、400 万元。

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多方面需求旺盛

「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来,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提质增效。2020 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仍保持正向增长,GDP 总量首次突破 100 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同比上年增长 2.3%。2021 年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上半年 GDP 增速达 12.7%。经济恢复促进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创新活力显著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205%、69.8% 和 48.1%,科技创新驱动效应表现突出,产业结构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优化,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早在 2016 年 12 月,针对「中国制造 2025」,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就曾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 2025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及缺口做出预测,提出加强企业、学校和社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近年来,随着包括 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等在内的「新基建」大力推进,将会有更多新兴行业和工作岗位需求涌现。

供给端来说,根据 2020 年 6 月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通信业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行动实施方案》,我国目前就业人员有 7.7 亿,技术工人则只有 1.65 亿,其中高技能人才仅 4,700 多万。近年来,全国技术工人求人倍率(即岗位需求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一直在 1.5 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更达到 2 以上水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达 1,000 万人,高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就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该方案同时指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面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等制造、网络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未来,这些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凸显。

56980c06f27755832642a20c4885b8fe.jpg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2010-2020)

540a74e2dfac7575a2f6a9846f6e5b3e.jpg

2025 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及缺口预测
e52b6d73c3de4ebd1a54a9ff112baa0c.jpg
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2016-2025F)

d1929aed1e879e59a2b7fb9ce4275941.jpg

2021 年 6 月在线职业教育头部 APP 用户活跃规模

数字、科技与资本赋能带来新机遇

2017 年,OMO 概念(即 Online-Merge-Offline,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首次在新零售领域提出并成功实践。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推动了在线教育行业持续升温,职业教育赛道的众多市场参与者加速布局 OMO。结合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战略部署,去年 7 月,发改委等 13 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 15 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有效发挥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首当其位。长远看来,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能够促进 5G、人工智能、云计算、VA/AR 等新兴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也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根据易观数据,2021 年 6 月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头部 app 可达百万月活规模,包括公考类、综合类、教师类、会计类、企业培训类、法考类以及编程类等职业培训平台。

在政策鼓励下,资本加速入局教育行业,职业教育和 STEAM 教育成为近年来两大热门赛道,分别占 2021 上半年教育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的 22.92%、18.78%;职业教育的投融资轮次多为战略投资,尚处早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6 年是近 10 年来职业教育赛道融资事件的高峰,之后虽事件数减少,但资金额度不断上升,仅 2021 上半年该赛道融资总额达 62.1 亿元,创造历史新高。

具体看投资细分,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领域中最热门的方向,近七年占整体职业教育投资事件比例高达 60-80%。据胡润百富发布信息,2020 年高估值教育独角兽企业有 10 家,职业教育占 3 家,分别为高顿教育麦奇教育科技和慧科教育,均为在线职业教育公司。另外,一些企业还会选择通过 IPO、反向并购的方式,在 A 股、美股或港股上市,寻求企业转型契机;2020 年 12 家 IPO 的教育企业中职业教育公司以 4 家的数量占多,分别为众巢医学、王道科技、东软教育和传智教育。但由于疫情影响及监管趋严,去年教育企业整体 IPO 数量有所下滑,预计未来短期内不会显著增加。

e16e1df798b7bfd2be3b1d098030e118.jpg

中国职业教育股权金额情况(2013-2021H1)

4.2学历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学历职业教育方面,主要分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在市场构成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涵盖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中等技工学校四类,而高等职业教育涵盖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高等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四类。在主管部门方面,中等技工学校、高等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受人社部主管,而其他细分类型的学校受教育部主管。

3c87ca1398a94e2ce96d3c01ea2183f3.jpg

中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数量与招生规模(2015-2020)

趋势一:民办学历职教院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0 年,教育部等 9 部委联合发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类别、同等重要,巩固横向融通、双轨并行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优化财政拨款制度,建立公办学校拨款和民办学校补贴联动机制,加大对民办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

2021 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将于 9 月 1 日开始执行。新法规明确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权利义务和在审批、设立等各环节的要求,并对其收费、管理、监督、支持等方面的行为做出详细规范,与义务教育阶段设置清晰「红线」不同,职业教育范围内的民办学校以鼓励为主,坚持扶持和规范并重的导向,允许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办设营利性职业学校,结合自身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用、教师评聘和收费标准方面给予更多自主权。

根据教育部发布数据,2015-2020 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尽管由于政策调整,部分教学质量低下的中职院校被关停,导致整体数量有所下降,但中等学校和民办高校普通本专科的招生规模均不断扩大,2020 年分别达到 101 万人和 236 万人,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4% 和 5.8%。「大浪淘沙」过后,民办职教院校总体质量有所上升,在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下,预计未来民办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校生人数继续增长,该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据 Frost & Sullivan 测算,中国民办学历职业教育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2%(2015-2024),2024 年市场营收达 776 亿元人民币,增长势头强劲。

以粤港澳大湾区最大、中国第五大民办学历职业教育服务提供商——中国华南职业教育集团为例,该公司在今年 7 月 13 日成功登陆港股主板。中国华南职业教育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经营两所学校,分别为岭南职业技术学院(12 个二级学院)、岭南现代技师学院(7 个二级院系),共开设 70 门以上的专业,2020-2021 学年两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 27,033 名。公司主要从学校学生支付的继续教育课程学费和寄宿费中取得收益,2020 财年从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总收益约为 4.5 亿元人民币。

受惠于大湾区经济的高速成长和政府的利好政策,中国华南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支持 TMT、大健康等新兴产业的人才,这两个领域相关专业学生占该集团院校学生总人数 64% 左右。2017-2018、2018- 2019、2019-2020 学年,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 92.5%、92.3%、84.5%,岭南现代技师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分别为 99.5%、99.4% 及 99.2%,在大湾区同类民办职教院校中表现突出。

趋势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深化

当前,职业教育高校多采取集团化办学的方式,在政府财政支持下,采取「1+X」证书等制度,有效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据教育部发布数据和名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实施以来,全国有 29 个省份,共计投入省级财政经费 89.9 亿元,推动优质企业与职教院校共建共享 2,522 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020 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共有 9,553 个立项项目,参与企业达 328 家。该计划主要包括学科建设项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师资培训项目、实践条件和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六大类,旨在规范和引导企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职教院校发展。其中,师资培训项目支持资金最低限度为 2 万元/项,实践条件和基地建设项目支持资金最低限度为 20 万元/项,其余四类支持资金最低限度为 5 万元/项。

3cf1276da425bac6d1c9dc03c0bb23ee.jpg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运作模式

4.3非学历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非学历职业教育方面,根据培训目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企业管理培训(如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如IT类、语言类、市场营销类)和职业考试培训(如公考、教职、财会、建筑、司法、医护及大健康等)。非学历职业教育受众群体涵盖广泛,多为非全日制受教育人群,教育形式多样化、碎片化,以民办职业教育机构为运营主体。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加、技术人才需求旺盛,以及劳动者观念的变化导致个人提升需求增强,近年来非学历职业教培行业快速发展,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显著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细分赛道涌现头部市场参与者。2020 年,建工类、金融财会类、应急管理类、医药护及大健康类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分别为 1,018 万人、1,245 万人、276 万人、457 万人,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为 97 万人。

去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由于转向在线职业教育培训,整体市场规模实现逆势增长。预计到 2023 年,企业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考试培训的市场规模分别可达 3,004 亿元、1,771 亿元和 1,122 亿元,2015-2023 年非学历职业教育整体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4.41%,发展前景良好。

87367e25763ea942c5344cfc13f190a1.jpg

中国非学历职业教育市场规模(2015-2023F)

a90ac669dba854b942ddab29166b3ba9.jpg

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情况(2016-2020)

趋势一:下沉市场前景广阔,三四线城市机会增多

当前,非学历职业教培的用户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以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为主,如北京、重庆、上海、天津等地,但占比并不高,总体而言呈较为分散的情况。根据百度发布的搜索流量大数据,2019-2020 年间,会计、烘焙、IT 编程等细分领域的职业教育在一、二线城市已趋成熟,三、四线城市机会增多;建筑工程、数控编程在二、三线城市发展态势较好。随着教育增强普惠导向以及在线职业教育模式的推广,未来下沉市场潜力巨大,是新兴价值蓝海。

1ad75a17279e628fd05e6104156faa39.jpg

2020 年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用户城市分布情况

趋势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打造教育生态圈

在线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转型。教学创新方面,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5G 等新兴数字化科技手段,职业教育提供者可将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各阶段、各场景的学习数据进行整合,针对用户特点,定制「内容自适应」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增强互动参与感,提升用户学习体验。

平台运营方面,企业可借助线上运营数据管理,优化销售前台、教研中台和管理后台的运营方式,提升用户留存率。除此之外,线上线下模式转向有利于打造职业教育生态圈,推动智能自适应平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数据管理等多种创新企业入局职业教育培训领域,与职业教培机构开展合作;也有利于教培企业延长自身产业链,增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d072515af27aa2c4fb0b22eb9b9a98b6.jpg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图解

另外,随着短视频传播方式的迅速普及,「短视频+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普惠和教育资源共享。得益于精简获客流程、轻量内容属性和多元表现形式等特点,短视频职业教育爆发式增长,课程内容消费者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交互形式产生反馈,内容生产者通过此售卖课程和流量变现后的广告收入得到激励,一定程度上成为传统职业教育形式的补充。

未来,在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教育消费需求增加、教育科技手段更新加快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学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实现横向融通,社会资本躬身入局,赋予持续发展动能。同时,对师资、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要素的竞争更加激烈,行业进入整合窗口期,需要企业及时创新业务模式,开拓下沉市场,提供更多元、优质的职业课程品类,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德勤Deloitte”(ID:deloitte_china)。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德勤Deloitte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德勤Deloitte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21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