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邹帅、唐亚华、王敏、宛其、李秋涵,编辑 | 王敏
互联网的尽头是考公?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今年的竞争尤其激烈。据统计,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人数已经连续13年超过100万,今年首次超过200万。国考全国共设置16745个职位,计划招录31242人,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
越来越庞大的考公大军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就是重新站在命运抉择路口的互联网人。互联网行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节奏快、压力大、不稳定,还有35岁的年龄高压线,尤其2021年来,大厂集体过冬,互联网行业裁员、优化的消息频频传出,这些因素都导致转换赛道的人增多。
无论是因为裁员、优化被动离职决定考公,还是受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影响而主动离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决定放弃原有轨道,涌入考公洪流。
今天,深燃和几位选择离开互联网行业去考公的人聊了聊。他们当中,有人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几年落下一身病痛,还遭遇失业,感觉人生黑暗、备受打击,回家调养时开始考公;有人发现在互联网公司工作难以平衡事业和家庭,快速扭转方向,离职脱产备考,还花了3万多报名辅导班;还有人为了备考,把自己关在宾馆上课一个月。
“上岸”之后,他们发现,公务员的薪资待遇与互联网公司相比会有大幅缩水,而且工作也远远不是传言中上班喝茶那么轻松,有时甚至要义无反顾往前冲,但相比以前互联网工作的紧张和高压,公务员工作确实某种程度上让他们能够达成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有人终于有时间看书、练字、喝茶、做饭,有人甚至还参加了广场舞比赛。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在哪里工作都辛苦,我需要我的辛苦有保障
小岸 | 23岁广州前互联网公司内容运营
我大三就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毕业之后顺利转正,做内容运营。我在这家公司待了快两年,今年离职了,目前在脱产备考公务员。
我家里人一直希望我进体制,但以前我自己执拗地决定去私企做有趣的工作。我是学传播的,本身就很向往互联网公司,找的那份工作可以接触到项目,做策划、做执行,总体是符合我对于职业的想象的。
来源 / 视觉中国
想要离职,原因有三点。一是当时换了一个团队,配合很不默契,和领导相处得也不好。
二是我逐渐发现,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节奏和我自己期待的生活状态是背道而驰的。我的人生规划是要结婚生小孩,但我观察了公司里30岁往上的女性高层少之又少,结婚生子的更少。当然,也有家庭事业双管齐下的女领导,晚上10点开完会还能打电话监督小孩写作业。我想了想,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这样,我没有信心兼顾家庭和事业。
三是互联网人常见的身体问题。因为我做直播行业,熬夜、熬通宵都是常事,才做了不到两年,我就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在透支。
决定考公是有一个契机。我当时在做一个项目,整个团队付出了很多心血,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没有人关心你在工作中做得如何,只要你数据搞得漂亮,汇报的时候会包装就行了。
我当时选择进入互联网,就是觉得在私企里大家都是各凭本事,不用勾心斗角,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所以,在我看破真相的时候,我想,既然哪里都一样,那我为什么不选择一份更有保障的工作呢?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已经从大厂离开去考公,还有几个也在计划当中。我当时为了坚定自己离职的决心,还和也计划考公的朋友建了小群叫“离职bot”,在里面记录下我们每天遇到的想离职的事,等到约定的离职时间又犹豫时,就回去翻一翻。
离职至今,我已经参加过几次考试了,还拿出我的积蓄报了3万多块钱的考公辅导班。珠三角这一带考公、考编的机会我都想试试,备选的方案还有考教师和考研,反正是先不回私企了。
体制内的工资确实不比互联网公司,我应届毕业的薪水是1.2W,身边朋友跳了几次槽,工资更是一番接一番地涨。但我可以接受,因为我想要稳定,想平衡工作和家庭,那就少挣点钱,不可能十全十美。
我想进体制也不是怕在互联网工作辛苦,因为去哪里工作都很辛苦,我有个公务员朋友也会凌晨3点下班,还有疫情期间,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更忙更累。如果辛苦是必然的,那我就要我的辛苦是有保障的,我不想倒下的时候没人管,也没人看见。
对确定性的追求,可能是人本性的一部分
乔乔 | 33岁前媒体人北京
考上公务员之前,我在两家媒体前后工作了六年多,第二家在北京。当时工作强度非常大,长期处于高压和焦虑状态,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对孩子也疏于照料。家人和朋友们也都觉得我太辛苦了。
人不是永动机,有自己的精力曲线,30多岁的我们,很难回到刚毕业时,能常常熬夜写稿还乐在其中。新闻365天×24小时无休无止地出现,媒体人只能在没选题的焦虑和抢首发的高压之间来回切换,那种欲求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感觉,我想大多数媒体人都懂。
我选择考公务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比较稳定,还有就是在媒体工作总感觉是旁观者视角,越写就越觉得隔着一层,进入公务员行列,其实是想成为一个实践者,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
考公当时也只算是一种尝试。成功了,就去探索另一种人生可能;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
我之前就考过一次,最后面试没有通过。去年第二次备战,我没有报培训班,平时每天下班后,会做一些行测方面的练习。媒体行业在笔试阶段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我基本上就是把工作当作复习,会有意识地关注和整理时政新闻、重点评论文章,所以申论基本上没有专门复习。
我最集中的备考就是笔试前请了5天年假,最后笔试能过,可能是以前储备的一些知识无形中起到了作用,因为我本硕都在985院校读书,高考数学当时是149分。
于我而言,面试要更难一些。由于常年从事文字工作,文字就是我的舒适圈,这也导致我有轻度社恐。但面试,要充满自信、大方得体、侃侃而谈,所以比较难的是跟自己“较劲”。我当时就看《挑战主持人》、《奇葩说》,去感受他们的表达热情、表达方式,不断地矫正自己。
来源 / pexels
工作之余,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准备面试时可能会遇到的所有问题。我当时安慰自己: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即便失败了,自己也从中收获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虽然社恐依旧,后来还是侥幸通过了面试。
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备考压力之外,当时自己背负的外在压力也不小。一方面是年龄,我参加考试时已经32岁了,机会已经很小了。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工作,因为面试备考阶段需要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这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已经提前交了“辞职信”,如果面试失败,脸面还是其次,基本上就得换工作了。不过,好在还是顺利上岸了。
但上岸之后才发现,公务员工作比设想中要忙很多,加班是常态。不过,我起码能踏踏实实吃个饭,中午休息半小时。比较满意的是同事们都很优秀,让自己总能找到不足的地方去进步。
尽管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和以前比下滑了不止一半,但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我对生活品质没有太高的追求,日常消费水平也不高,穿工服、吃食堂、坐班车,也不会有太多额外消费,简单生活会少很多焦虑。
考公越来越热,我觉得,对确定性的追求,可能是人本性的一部分。社会该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无论是选择做大海中的浪花还是海岸边的沙砾,只要是主动而为的选择,都应该被尊重。无论考公与否,决定人生价值的,不是某个大厂或是哪个机关,而是自己。只要永远保持求知的心,不辜负每一份工作,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不会走错。
失业后备受打击人生黑暗,现在能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得其乐
刘婧 | 30岁前互联网公司文案策划甘肃
我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互联网行业,2019年底跳槽进了一家新公司,面试时感觉和直属领导非常投缘,入职之后日常和团队碰撞创意也很畅快。我以为会在这家公司待很久,但没想到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两个月后领导就找我谈话,认为我跟公司的价值观不符合,不太适合这家公司。于是,我就丢了工作。
当时,自己受到了很大打击,原本以为能一路高歌猛进往前冲,没想到新工作才刚开始就戛然而止。
2020年初,疫情爆发、线下停摆,大家只能通过网络交流,找工作也不顺利。我面试了几家公司,也拿到了offer,但总有落差感,工作内容没有突破和惊喜,就没有入职。更令人沮丧的是,由于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平时工作节奏太快,经常熬夜加班,工作压力比较大,落下了一身病,时常背疼、胃疼,失眠焦虑,觉得自己虚弱得会随时倒下。
那时,在北京工作没有着落,还要付房租,各项生活成本太高了,家人劝我不如先回老家,先调养好身体再说。回老家后,我还去了离家比较近的西安面试了几家公司,也是互联网相关,但是面完之后发现,这几家公司类似于个体户,管理也不规范,就没有去。
那段时间我的状态非常不好,工作上没有方向,很迷茫,身体的病症也时常发作,浑身没有力气,跟丢了魂一样,自怨自艾,感觉人生一片黑暗。后来,家人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既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休息,不如去试试考公务员。我妈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就去试试,也不用有太大压力,就当成出去旅游散心,顺便做了一套卷子,其他什么都不要想。”
来源 / 视觉中国
耐不住家人一直在耳边念叨,我就报考了隔壁省和老家的两场考试,买了资料和网课开始备考。决定考试的时候,其实离隔壁省的考试只有十几天,离老家的考试还有一个月,按常理说复习备考的时间挺紧张的,但当时我的身体很虚弱,心力交瘁,只有每天状态好的时候才能硬着头皮学习一会儿。
最后,隔壁省的那场考试我连面试也没进,那个岗位非常热门竞争很激烈,没通过也不意外。不过,我们老家一个县城的岗位我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去年11月正式入职,成了一名公务员。
到现在,公务员上岸一年多,工作并没有以前想象中“朝九晚五、上班喝茶”那么轻松,我这个岗位周六日还是会经常加班,有时可能一个月才有一次双休,但好的是,下班之后基本就完全是个人时间,而且也不用熬夜。
今年上半年时,我的身体还是很虚弱,经常风一吹就感冒发烧,走路没有力气。有一回要搬一摞半人高的资料到办公室,走着走着突然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胸闷气短,涌上来一种窒息感,还请了假专门到北京看了医生。
经过一年时间的调养,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变好了。作息规律之后,每天也有时间看书、练字、喝茶、做饭,和朋友们爬山、钓鱼、逛公园,我还自学中医,上山采药。精神得到滋养,我的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得了十几年的鼻窦炎竟奇迹般的痊愈了。
回顾这两年,感觉自己就像渡了一场大劫,一度可能挺不过来,但好在最终还是熬出来了,收获了新生。留在老家认真生活后,会发现老家发展特别快,远不是以前想象中保守、落后的样子,而且日常工作很接地气,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最让我满足的是,现在我不仅可以享受经常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也可以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得其乐,细细品味生活的点滴美好。
居家办公焦虑之下考公,适应新生活后还参加了广场舞比赛
小花 | 27岁前电影营销从业者湖南
我下定决心考公,是因为2020年疫情后长期居家办公带来的焦虑。
2020年春节回老家后,疫情就爆发了,本来公司发通知说待到元宵节后可以回公司,但后续疫情越来越严重,实际上我一直待到当年8月份才去公司。
其实,那年元宵节刚过完,爸妈就轮流来游说我,不要去北京了,在家考个公务员或者做个老师挺好的。我起初并没有太在意,可时间一长,而且我是做电影营销的,去年上半年影院连门都没开,居家办公又没事可做,内心开始动摇了。
当时正好家里有一个刚应届考上公务员的堂弟,和他简单交流了一番,又向他借了些能用的资料,就下定决心考公了。我本人学习成绩还不错的,重点本科毕业,英语和政治底子不差,集中复习了申论。
老家在四线城市,我当时对考公的要求也不高,只报了一个街道办。整个考试过程都很顺利,我笔试和面试都是第一。
来源 / pexels
8月份,我回了一趟北京,组织了一些同事去公司附近吃饭。聊天中才发现,仅仅半年,大家都有很大的变化,有人依旧选择原地留守,有人已经转行,也有一些人和我一样就不打算再回北京了。
之后几天,我办完离职手续,退了租的房,把一些衣服寄回家,一些日用品送给还留在北京的朋友,挥挥手,也就彻底离开了。
我目前的薪水很低,只有几千块钱,工作内容也偏资料整理,没什么难度。碰到节假日和街道活动,也需要加班,不过大家的节奏不像之前一样整夜整夜熬,焦虑感减轻了不少。
刚开始去单位上班,我还有点抵触。原来在大厂上班,周围的同事都是年轻人,有活力,很洋气,追潮流。现在的同事年龄差挺大的,有些都已经当奶奶了。不过,我已经开始适应了,最近加入了街道组织的广场舞比赛。
我打算工作一段时间,再继续考别的单位,会更加留意省会城市的招聘。毕竟,我以后要买房,现在的工资负担不起。
也是疫情,让很多人都意识到“稳定工作”的重要,所以开始考公。大多数人即便是进了大厂,收入看起来还不错,但晋升空间还是有限。在大城市的生活花销也很大,我自身的经历就是“北京挣钱北京花,一分别想拿回家”。不过,作为考公的过来人,还是劝大家不要盲目,有些人考了三次还没考上,心态很容易崩溃。
不想30岁还熬夜工作到三四点,
考公路上“没有最拼,只有更拼”
彩虹 | 25岁前互联网公司策划黑龙江
我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两年多,换了三份工作,最后一份工作是策划,那时考公务员的想法就很强烈。当时我们项目来了,得熬夜到后半夜三四点,回去连卸妆时间都没有,早上八点多起来再坐地铁去上班。看见主管家里孩子四五岁也没时间照顾,跟我们一起熬到后半夜,我想到,干到30岁,就算升为主管,也还是得这样熬,这不是我想要的。
当时还有一个同事,因为工作强度很大,一周会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流鼻血三四次,让我觉得挺害怕的。厌倦了这样没有生活的日子,我决心回家考公。
第一年报了一个考公班,学费3万,承诺没考过可全额退款。当时我们住在一个宾馆里,楼上住宿,楼下上课。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吃早饭,学习,一直学到晚上11点,有更努力的,会熬到凌晨一两点。考公这条路上,真的“没有最拼,只有更拼”。
那段时间过得挺充实的,但其实心里也会过意不去。之前在北京工作没存下什么钱,这些开销也得跟家里要。这跟刚毕业考公务员压力不一样,那时还是学生,管家里要钱,心里相对好受一点,工作了之后,还要爸妈养我,就觉得很难受。
这个课的资料我保留着,因为有第一年的基础,第二次终于上岸了。
大家想象中的公务员生活,不仅稳定,福利待遇好,每天还很悠闲,好像没什么活儿。但实际上真的不是这样,拿基层工作人员来说,疫情严重的时候,经常一个月都连轴转,周末都没有休息,单位的领导主任也都天天晚上加班到10点多甚至更晚,第二天一样要8点开始工作。
来源 / 视觉中国
成为公务员以后,很多时候要义无反顾地冲上前。比如疫情严重,需要组织人员做核酸检测,我们就得在旁边维持秩序。东北冬天特别冷,我们从中午12点开始,一直得站到下午五六点才能结束。这些工作落到你身上的时候,你就必须得去做,工作时候的责任感更重了。
虽然也会加班,没有互联网公司挣得多,但整体工作我还是满意的。我也喜欢同事之间的关系,他们会关心我,问我住哪里,吃什么,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单位上哪位同事,还急着给我介绍对象。虽然工资少了,但因为就在家里住,其实我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这之外,我还有时间跟朋友吃个饭。
我也感觉到这两年考公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并不是说考公就一定好,有的人上岸后,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没干多久就辞职了。总之,要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生活。
*题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岸、乔乔、刘婧、小花、彩虹均为化名。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邹帅、唐亚华、王敏、宛其、李秋涵,编辑王敏。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深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