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教育思想网(ID:eduthought)
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今天我们来交流一下关于新加坡的教育改革。
新加坡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近邻,亚洲四小龙之一,我们对它可以说相当熟悉,也可以说很不熟悉,它的教育和社会的内核我们还是不了解的。我们知道一些概念,它是一个城市国家,总人口567万,面积724平方公里。这724平方公里什么概念呢,就将相当于北京城区的面积。那么它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航运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被马来西亚驱逐独立建国的时候还是非常贫困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目前仍然是4种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它的社会问题是很复杂的。它能够从这么一个贫弱的状态发展到今天,那的确是一个奇迹。
新加坡经济奇迹背后,实际上是教育奇迹
新加坡的经济奇迹的背后,实际上是教育奇迹。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非常发达,他们的领导人说得很清楚,新加坡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源,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人力资源。就是通过教育来发掘资源。那么小的一个城市国家,有两所世界知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是非常亮眼的,像PISA的测试,2015年的时候是世界第一,2018年是世界第三,都是在第一梯队的。
在新加坡,教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起薪最高的行业是教育,其次才是政府公务员,第三为金融行业。
筛选和分流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是以精英教育而闻名的,这个精英教育跟早期分流的制度密切结合,在亚洲国家当中非常少见,是把筛选培养少数精英作为基础教育系统最重要的目标。所以它的分流非常早,而且非常复杂,包括三年级毕业有一个考试叫小四分流,六年级毕业一个会考叫小六会考,然后中二还有一个分流,到了中四以后还有两次不同水准的英语考试。一般认为12年当中,一共有5次高利害性的分流选拔考试。
因为三年级以前只是按照你的语文的程度分班,但是小四分流它是分成三种,一种是1%的学生进入,他们叫英才班或者叫天才班,剩下来的学生分别进入快班和慢班,但1%的学生是很小的一个范围,在整个新加坡每年就是500个学生这么一个概念。进入初中以后也是分为叫快捷班、直通班和高才班,也就是说它的分流是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高中一直持续不断。
这种早期分流的制度,在欧洲,像德国这样子的德语系的国家,过去是比较时兴的,但是早期分流它有很严重的后果,一是导致学生在他的学习能力、他的人格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就给他分类了,这是会牺牲很多人才;另外,是会造成很大的所谓叫教育公平的问题,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选拔英才的时候,它往往是偏向于一些优势家庭、优势种族,很难避免这个问题。
所以从进入2000年以来,新加坡的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革早期分流的制度,200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改了好几轮了。
2004年的时候,首先就是小学的教育改革,就是把快班和中班的生源合并,只是保留刚才讲的1%的英才的选拔;到了2008年的时候,小学分流全面废止了;到2019年开始,小学一、二年级的所有的考试被正式取消,同时到2021年改革小六会考的评价方式。就是小学毕业的会考,不再用过去的总分评价的方式,而用积分等级制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区别学生进入几个不同的轨道,竞争性要更低一些。
另外就是改革中学的分流,新加坡已经公布了一个重大的教育改革的计划,到2024年全面取消中学分流。因为现在新加坡的中学制度,它是分为4年制的快捷班和5年制的普通班,就是把学生分到这两个轨道当中。那么到2024年以后合二为一,合并成一个统一的体制,取代分流制度,建立了另外一个评价制度,叫做“学科分级计划”,以便实行“统一的中学教育,多元的学科分级”。也就是说,新的评价不是按你的学习分数来分类,而是根据你的不同学科的学习表现来分级。
简单地讲,就是比如说对于英语、母语、数学和科学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进度进行分班教学,每一个班比如这个英语班它可能包含了原来的快捷班、普通学术班和普通工艺班的三类的生源,它按照英语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班,那么同样数学也是按照数学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班,这种学科分班里面都包含了原先的就是所谓快班、慢班或者英才班的生源,就是不是按照原来的总分评价来分班,是按照他每一个学科的实际表现。一个学生可能英语也是在分层教学的高层的,可能你的数学是在中层的,可能你的母语是在中层的,就是他在不同的学科当中有不同的表现,而不是给你一揽子地贴上一个标签,给你一个总体的评价,这样子就减少了贴标签的这种歧视的现象。然后到中学结束以后再根据毕业的考试的成绩、课外活动的特长来加分申报高校。
所以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认为,按学科分级的这种分流模式是一种“保底不封顶”的政策,就是用人唯才,保持社会的流动性,使得教育更加包容和开放。这是一个方面。
央视纪录片《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读》截图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
新加坡的分流制度的改革第二个方面,是在课程改革和开展素质教育的努力。其实按我们中国的标准来看,新加坡的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相对是比较低的,因为它中小学都实行半天上课制,它的小学12:00到1:30之间放学了,然后下午都是课外活动时间,所以它的课内教学的时间要比中国要少得多,它的半日制就是可以让学生从课堂当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参加更为丰富的课外活动;在下午放课以后和在假期由学校为学生提供上百个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的艺术活动,而且这个课外的文艺体育活动都是纳入毕业成绩的,表演类的、艺术类的体育类的各种兴趣社,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至少一个,而且都是财政买单的。
另外,新加坡的中小学不用统一教材,老师上课依据的都是自己编写的讲义,这样子就更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改革上,近20年来新加坡也走过了几步。首先是1997年的时候,新加坡教育部提出"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教育改革的计划,改变原来的一考定终身的观念。为了和这个目标相衔接,当时学校减少了30%的课程教学内容,那么到了2005年的时候,新加坡教育部就发起了第二次教学改革,内容叫做“少教多学”,在这次改革当中,学校进一步削减了20%的课程,为学生积极独立的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那么我们这样看就在2000年前后新加坡中小学就减少了50%的课程,第一次30%、第二次20%,所以能够实行半天上课。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到2018年,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第三轮的教育改革,这次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叫做“为生活而学习”(Learn for Life),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加坡公民,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新加坡公民,加强了品德与公民课程的改革,数字素养,了解亚洲的课程的教学。这里面我特别感兴趣,就是“了解亚洲”这门课程。因为他们认识到,东南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最活跃的地区,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构成了新加坡天然的腹地,而因此未来的新加坡公民,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语言和文化技能,加强对亚洲事务的了解和参与,我觉得这个想法是非常具有前瞻性。
新加坡的高考作文
如何来评价新加坡的教学,我们可以从它的高考作文考试这是一个侧面来认识教学改革达到的程度,它高考作文包含了大概11个方面的题材,就包括经济、历史、政治、政府、国际关系、法律、哲学、媒体、科技、宗教、教育、艺术、生活和运动,一篇作文可以涵盖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主题,它提供可供选择的清单:
1.“从小说改编成的影片,电视剧或者歌舞剧是永远无法和原著媲美。”请讨论。
2. 考虑到钱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不应该获准承办大型体育赛事?
3. 在现代科技的多大程度可以让一个人无需数学计算能力。
4. 分析 “给女性机会的平等,是一个人人渴望但不现实的目标。”
5. 分析这个观点:绝大多数自然灾害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6. 竞争是否总是好的?
7.“每个人都有观点,但不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同等价值。”你怎么看?
这里举了一些新加坡高考作文的命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一个特点,它是非常宽泛的,涵盖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键在于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考察的就是你的批判性思维,你的阅读或者阅历的广泛性,就是能不能对于这些复杂的问题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使我们看到了新加坡的教学的灵活性和这种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
但是对新加坡的教育有些亲历其境的中国家长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北京的家长说,尽管新加坡的学业竞争非常激烈,分级制度非常残酷,但是好像比北京的小升初还是好多了,让他的小孩在那感到生活的很幸福;但是也有一个北京的家长说,他决定让小孩放弃新加坡的学习,回到中国,他觉得竞争的程度要比中国要残酷得多。
所以我想为什么这两个中国的家长有这样不同的评价,可能他们自己的目标不一样。
如果你确定的是前1%的目标,竞争肯定是比较残酷的;如果你确定的是前10%,或者前30%的升学目标可能就很轻松了。我想这个问题在中国也是同样存在的。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ID:eduthought),作者杨东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